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教育已经引起国家和地方的重视。新生命教育是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区别于以往从生命问题出发的治疗性生命教育,是从生命完整性出发的发展性生命教育。围绕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新生命教育提出三大任务:热爱生命、积极生活、成就人生,并由此设计了生命教育课程的六大领域:安全与健康、养成与交往、生涯与信仰。  相似文献   

2.
新生命教育区别于以往工具化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发展性的生命教育。它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理念,以“生命”为中心和原点,围绕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展开教育,旨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成就人生。美育中的音乐教育在塑造“人”的感性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介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教育史上,刘百川的大港乡村教育实验值得再现和再认。一20世纪初期,许多知识分子把救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农村的复兴上,诚如梁漱溟所说:"要农村兴盛,全社会才能兴盛;……没有农村的新生命,中国也就不能有新生命。"一批爱国的教育精英们推开了乡村教育运动。  相似文献   

4.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阶段。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充满着生命气息,为生命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目前,由于部分语文教师对生命教育重视不足、对生命教育资源挖掘不充分、生命教育融入方式不当等原因,直接制约了生命教育效果。语文教师要从更新生命教育理念、深入挖掘生命教育素材、讲究生命教育方法等方面做起,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伟大和神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生命教育的融入,让学生感知生命的美好,为学生追求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基于此,文章以“新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展开对于科学教学的创新思考与实践,以期实现生命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使学生不仅能够发现科学的真谛,而且还能够理解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一直秉持"成全每一个健全而富有个性的生命"的根本目标,构建适合儿童成长的新生命教育,建设富有生命情怀、充满生命气息、涌动生命活力的"五品学校",为儿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格素养、厚实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艺术素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实践的创新素养。一、新生命环境,营造生命眷恋的惬意家园"唯有文化,才能让学校拥有灵魂。"漫步通源小学,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近年来,我校(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创造性地把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文化特色——新生命教育之中,从生命的高度审视艺术教育,从生命的意义角度构建艺术教育,从生命的价值出发推动艺术教育,让每一朵生命之花在艺术教育中美丽绽放。  相似文献   

8.
<正>生命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因为其关注生命、强调生命意识、注重生命意义等特点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本应绽放光彩的小学语文课堂却存在着对生命的不重视。而生命教育理念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不仅仅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是教育对生命的皈依。因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学校文化与学校教育同质相关。尤其在当今,人类正置身于多元文化激烈撞击的复杂环境,任何一种理性的学校教育观念,都不单单是对教育的认识,也是对学校文化新生命的探究。学校文化的冲突、变迁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学校文化的现代化呼唤"素质本位"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0.
陈玉琴 《生活教育》2014,(17):33-34
正近年来,生命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那何为生命教育呢?查了资料得知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让孩子在教育中逐渐学会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而这,我想才是教育真正的核心和目标。作为一名普通的身在一线的小学老师,我也深感生命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有意识地向孩子们播撒着生命教育的种子。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生存价值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生命教育的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为"生命教育"是一种饱含着人性、人情、人道的教育,这种教育只有在民主、平等、合作的  相似文献   

12.
郑晓芬 《人民教育》2023,(22):72-74
<正>无论当下还是未来,教育都是生命的事业。未来的教育也一定是基于生命、围绕生命、为了生命的教育。关于教育的讨论,必然蕴含着对生命永恒的思索。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中心、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等组成团队,深入开展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团队在2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坚持开展以守护生命安全、促进生命健康、涵养生命智慧、激发生命意志、促进生命发展、追求生命价值等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实践,着力让学校教育回归生命的本质。《拓展生命“长宽高”——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建设20年实践探索》荣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作为这一项目的团队成员,我也在实践中获得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韩金华 《文教资料》2005,(20):86-88
美术等艺术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往往不被重视,但是在新时期这种不被重视而引发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中国传统教育模式正面临着一场危机;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正呼唤着一场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近年来,我校(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创造性地把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文化特色——新生命教育之中,从生命的高度审视艺术教育,从生命的意义角度构建艺术教育,从生命的价值出发推动艺术教育,让每一朵生命之花在艺术教育中美丽绽放。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期待回归生命。在海门市通源小学全面启动“新生命教育”的行动中,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关于阅读的生命课程。请随我们一同走进通小,感受读书与生命同行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观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和传统教育思想两者之间的一个首要的和根本的区别。作为一位生命教育家,杜威强调儿童生命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发展的,它是一个连续的自然过程,既包括身体的发展,也包括心灵的发展;主张教育目的应该是儿童生命的发展,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体的潜能,因而不要在教育过程外去寻找目的;指出学校教育造成的众多浪费中,居于首位的是对儿童生命的浪费,因此教师既要认识他们在学校课堂上拥有新生命,也要注重儿童生命发展中的个性需求。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从新生命的开始直至衰老告终,渗透在胎儿期、婴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各个阶段。它是关系到我国民族素质提高的大事,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教育工程。长期以来,我们坚持把学校的青春期教育作为生命教育和学生人格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授青春期生理知识、青春期性心理、性道德和法制教育等科学知识中,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命体本身成长的规律,懂得珍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价  相似文献   

18.
【活动背景】新生命教育是朱永新教授[1]提出的,指新教育视野下的生命教育,它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理念,提出了三重生命的概念: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生命教育在小学高年级学段的主要目标是:初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使学生产生对充满生机的世界的热爱[2]。高年级段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高速发展的时期,逐渐产生“我是谁,我为何而活”的思考。个别不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学生,容易因为生活挫折而降低自我价值感,甚至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丛滨 《辽宁教育》2014,(3):22-23
正没有影响力就没有生命力,没有生命力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学校的内涵发展。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命所在,文化立校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学校现状,2006年我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口号,处处以人为本。七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命教育特色之路。一、生命教育之内涵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科学教育,又要重视人文教育,它是一种关注师生生命状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教育史上,刘百川的大港乡村教育实验值得再现和再认。一 20世纪初期,许多知识分子把救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农村的复兴上,诚如梁漱溟所说:“要农村兴盛,全社会才能兴盛;噎噎没有农村的新生命,中国也就不能有新生命。”一批爱国的教育精英们推开了乡村教育运动。受此影响,1933年江苏省教育厅在镇江大港设立乡村教育实验区,为全省的乡村教育探索可行的思想与方法。但创办实验区以来,连续两任负责人业绩平平,民众和政府也都不太满意。1935年,江苏省教育厅委派在小学教育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刘百川接任实验区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