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学校语文教育的学科实质和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0(3):115-120
明确当代学校语教育的学科实质和社会责任,是发挥语教育应有作用的基本前提,是深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紧迫害要,是转变教师语教育观念的重要措施。在当代,语学科的实质,是以教学科目形式出现的关于中华民族通用语和人类优秀化的教育。学校语教育主要应承担起三大社会责任:(一)发挥通用语的示范、推广作用,提高中华民族的语交际水平;(二)发挥优秀化的传承、创新作用,改善现代化建设的人环境;(三)发挥健全人格的涵养、教化作用,促进我国公民素质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到教育上,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和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及总量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也表现为由于中小学教师不合理流动所加剧的城乡间、地区间、校际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和教师专业发展受限而制约教育的整体提升.当然,这与现实条件的阻碍和相关主体对教师流动价值的认识不足不无关系.因此,新时代需要正确认识教师流动的价值,充分做好教师流动保障工作,提高教师流动的质量和效益,不断释放教师的潜能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增加优质教师总量和提供更多优质教育,从而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到教育上,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和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及总量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也表现为由于中小学教师不合理流动所加剧的城乡间、地区间、校际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和教师专业发展受限而制约教育的整体提升.当然,这与现实条件的阻碍和相关主体对教师流动价值的认识不足不无关系.因此,新时代需要正确认识教师流动的价值,充分做好教师流动保障工作,提高教师流动的质量和效益,不断释放教师的潜能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增加优质教师总量和提供更多优质教育,从而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修订的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采用多因素实验设计,测查了1-5年级高、中、低三类社会赞许性水平的197名小学生在积极、消极、中立三种教育情境下诚实性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1)社会赞许性的高低会对被试的诚实性行为造成显著影响.社会赞许性越高,儿童发生不诚实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2)教育情境与年级因素存在交互作用.在积极的教育情境下,年级因素对诚实行为的作用显著.随着年级升高,儿童出现不诚实行为的概率增加.在消极与中立的教育情境下,年级因素的作用不显著.(3)教育情境与社会赞许性存在交互作用.在消极情境下,社会赞许性的高低会对儿童的诚实性行为造成显著影响,儿童的社会赞许性越高,其发生不诚实行为的概率越大.在积极和中立的教育情境下,社会赞许性的高低对诚实性行为不会造成显著影响.(4)社会赞许性与年级存在交互作用.高社会赞许性儿童中,儿童的不诚实行为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变大.中等和低社会赞许性儿童的诚实性行为不会随年级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要求特别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理解在数学学习中占有核心的地位.高中生一致认同对数学理解性学习最重要的10个特征依次是:思考、进取心、勤奋、学习的欲望、学习方式、毅力、自信心、独立思考、抓住问题核心、领会.因素分析把高中生数学理解性学习内隐观汇聚成了6个因素:新颖灵活思维风格、情感与习惯品质、常规思维方式、知识整理的途径与策略、问题发现、操作经验.普通班学生在题型反复训练上超过重点班学生,而在灵活思维等方面不如重点班学生.女生在题型反复训练上显著超过男生,而在其它方面也稍强于男生,但没有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7.
Michael J. Dumas 《理论付诸实践》2016,55(1):11-19
I argue that analyses of racial(ised) discourse and policy processes in education must grapple with cultural disregard for and disgust with blackness. This article explains how a theorization of antiblackness allows one to more precisely identify and respond to racism in education discourse and in the form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policy. I contend that deeply embedded within racialized policy discourses is not merely a concern about disproportionality or inequality, but also a concern with the bodies of Black people, the signification of (their) Blackness, and the threat posed by the Black to the educational well-being of other students. Using school (de)segregation as an example, I demonstrate how policy discourse is informed by antiblackness, and consider what an awareness of antiblackness means for educational policy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8.
Edward Fergus 《理论付诸实践》2017,56(3):169-177
In 1954, the Supreme Court ruled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needed to desegregate and begin integration. The decision was a radical departure from the facilities argument initially presented; it added the issue that the segregation of Black students was having a deleterious effect on their self-concept. Many scholars argue the integration has not been sustained (Orfield and Frankenberg, 2014); in fact, a recent report highlights Black, Latino and Native American students are less integrated with White and Asian students than in 1954 (Orfield and Frankenberg, 2014). However the Brown decision set forth another integration project – the integration of White practitioners (i.e., teachers and principals) with Black, Latino and Native American student populations! This article brings together an array of social interaction research that articulates the complexity of this integration project. More specifically, the article focuses on demographic patterns of intimate interactions (i.e., friendship networks, interracial marriage), research studies that document race-based ideas of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the presence of “passive” lowered expectations occurring through interactions such as stereotype threat (Steele and Aronson, 1995) and racial/ethnic microaggressions (Wing Sue, 2010) and “active” lowered expectations through school structures such as curriculum (Anyon, 1983)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Campaign for Fiscal Equity v. NYS, 2003).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教师课程理解是教师有效课程实施的先决条件,是课程意义生成的必要条件。教师课程理解可从对自我理解、对学生理解、对文本理解三个维度进行。方法时代的外语教师受制于"方法"的桎梏,外语课程理解存在教师主体迷失、相互理解分离、文本意义虚无的特征。后方法时代课程理解更加注重具体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在国家外语高考政策调整的当下,中学外语教师应从自觉学习、自觉坚守、自觉反思、自觉突破的路径夯实基础,并且从变换站位培育国际理解精神、问题导向发展高阶思维、优化整合实现意义创生的路径形成特色,实现外语课程理解重建。 相似文献
13.
人才选拔情境下社会称许性对人格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受测者的社会称许性(SD)量表得分高低,从样本中抽取高分组和低分组,并采用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比较两组的人格测验因素结构,以探索SD对人格测量的影响机制,为澄清SD是否影响人格因素结构的争议提供新的证据。结果表明:SD虽然未破坏人格因素结构,但它却往不同动机组的人格测量中加入不相等的系统误差,并且影响了人格量表的得分。 相似文献
14.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7,(11)
语文是一种工具,而且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然而语文决不仅仅是工具而已,哪怕是在强调"实用、够用、能用"的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应保持自身的特色。语文学科是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学科中的主干学科;语文学科是为其他学科服务奠基的基础教育学科;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 相似文献
15.
纪律之于人的发展十分重要,是学校教育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任务;学校一般在知、情、行三方面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然而其中却存在着通过灌输、诱惑、惩罚等手段规训学生,混淆纪律教育和规训的现象。因此,必须对纪律教育和规训进行区分,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规则、累积学生的积极情感经历和扭转对学生的人性假设,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纪律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以阐述学校体育教育中隐性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实质为基点,分析在学校体育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意义.学校体育自身具有的综合性素质教育优势,符合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体育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导向作用、调节作用、充实作用、激励作用、传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学校体育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途径:以教育观念转变为先导,树立为素质教育服务的体育教育观;以课堂教学为途径,弘扬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以体育竞赛为手段,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以身示范、教学相长,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充分发挥体育文化的独特功能,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限于显性层面的知识传递,还包括各种隐性层面的影响,即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所谓隐性力量,就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教育和生活中,通过交往、体验而潜移默化获得的非预期的作用和影响。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力量主要体现在知识、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在知识方面,知识具有控制力和再生产力;在情感方面,情感具有信号传递、感染、驱动以及控制的力量;在行为方面,教师行为对学生具有复杂力,学生群体行为具有同化力,教育制度具有规训力。 相似文献
18.
19.
2022年10月6日,第四届学科建设高端论坛在线举办,本次会议以“新时代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及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为主题,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学科专业目录修订的内涵与意义、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一流学科与交叉学科建设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探讨新时代新形势下学科建设的理论,总结分享高校学科建设的成果与经验,推动学科建设发展,2019年4月13日,首届学科建设高端论坛在南昌召开。会议围绕新时代学科建设的理论、高校学科建设的成果与经验展开深入的探讨,通过本次论坛,与会代表对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主要战略、行动举措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