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是一门实用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化学知识还原于生活和巧设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化学,变"要我学"成"我乐学"。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树立以探究实验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通过教师巧妙的引领,使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奥秘,不断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从而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以下就结合我的教学谈几点体会:一、创设情境,激发实验探究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发现,如果教师在实验前充分诱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实验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实验后引导学生通过已知去求异、创新,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下面,我以"热胀冷缩"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按照"诱趣→质疑→激创"三部曲来展开科学实验教学的.  相似文献   

4.
正课标明确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在"教学建议"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笔者认为,化学教师不但应认真组织学生完成好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必做实验,更要充分挖掘实验素材,凸显教育智慧。而"对比实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也不再被动地学习,而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为将来适应"学习型"社会打下基础。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教学中的做法和收获。一、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实验探究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开始的演示实验是教师做、学生看,在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基  相似文献   

6.
蒋录元 《成才之路》2022,(14):112-115
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素养培养存在以"教师理论讲授"替代"学生主动探究"、以"动画视频展示"替代"动手实验演示"、重"教材中实验"轻"教材外实验"、重"实验形式"轻"思维品质"的情况.基于此,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验,激发学...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几乎每节科学课上学生们都要进行实验,因为亲身实践体验比"接受式"教学好很多。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开展实验教学分"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个阶段,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一、实验前(一)准备充足的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器材就无法开展实验教学,所以在实验教学前,教师一定要准备好充足的实验材料。教师可以先试水实验,选择好合适的材料提供给学生,为实验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正>科学课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自主、合作、探究",就需要自己有较高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师要担任学生实验探究的组织者和引路人,必须自己亲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并对实验的原理做更深层次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沉浮子原理的探究实验做深层次研究,以提高科学教师的实验探究能力,更好地把握、引领学生实验探究。一、提出问题教学中的探究与真正的科学探究是有区别的。毕竟教学的探究是让学生"学习",而不是真正的摸索,教学计划、教材、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2008,(3)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个性化学习,可以改变传统科学课堂中"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布置你完成"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促使教师主动为学生创设探究活动的情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增强儿童对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客观事物、现象的探究体验,最终有效提升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正>初中物理实验实施探究性教学,可以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实施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验的探究性教学呢?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以期同仁们指正。一、对探究性教学的理解什么是探究性教学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等方式,对所学内容中的主要或重要知识点进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自主学习,从而较好  相似文献   

11.
初中实验探究教学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但现实情况是:有些学校教学硬件设施不足,教师将课程标准明显要求探究的实验改为"教师演示实验",为此,教师应该从生活中找器材、找设备,自制实验器具,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有待提高,为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实验探究教学观;学生知识基础和实验能力不高,教师要有耐心和爱心,多给学生探究机会,并引导学生规范地探究。  相似文献   

12.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要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学校应支持教师自制教具和学具,搞好教学工作。"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怎样贯彻这一要求,带领和指导学生在现有装配实验教学具的基础上就地取材,自制教学具,有效开展实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呢?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研制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科学课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达·芬奇指出"科学如果不是从实验中产生,并以一种清晰的实验结束,便是毫无用处的,充满谬误的。"所以实验在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科学课程必须重视实验。科学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做好演示实验,指导好分组实验外,还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需求,设计一些课外实验,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家庭科学小实验。一、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是对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家庭科学小实验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科学教学中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指导好学生开展分组实验的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在家庭中进行科学小实验。让学生  相似文献   

14.
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下水实验"指科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前,对课堂上学生要做的实验进行多次的预演或试验,从而为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科学探究活动)做好准备的行为。教师课前的"下水实验"对于提高整个探究活动的有效性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浙江省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科学》中就  相似文献   

15.
<正>"引导探究式"教学法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设计及实施流程如下:提出问题→科学猜想→设计实验→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一、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本学期初我刚好开展楞次定律教学。对于楞次定律教学,传统课堂教学设计如下所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楞次定律→讲解例题→课堂训  相似文献   

16.
正一、构建生物探究性教学模型的必要性我国现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然而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我教你学"的地位,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三尺讲台"更是教师的堡垒,这  相似文献   

17.
<科学>教材突出对学生能力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由于教师对科学"活动"的认识不够,往往会以教师"活动"代替学生"活动",使"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不精细.本文通过提高教师对"活动"教学的认识,转变教师"活动"教学的备课思路,增强学生科学"活动"的操作以及配置与新课标相配套的实验器材四个策略,以解决科学教材的"活动"教学.  相似文献   

18.
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教给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 "予人鱼,莫如授其渔"。教师要充分发挥在科学探究中的指导作用,教给学生一些重要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如经常用到的:控制变量法、类比法、归纳法等等,使学生掌握一些探究化学  相似文献   

19.
《课标》和新教科书已经将过去教学中的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明确写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如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变为"探究水的沸腾",演示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变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等,通过多年的课改实践,物理教师已经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多数教师能够较好地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20.
郑力里 《福建教育》2020,(31):57-59
<正>《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倡导探究式学习,科学探究以问题为起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然而,当下小学科学教学却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有意识强化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技能与方法,学生在教师指令下进行"探究",缺失思维的加工过程;科学探究格式化、扁平化,仅局限于知道、理解等低阶思维能力,缺少分析、综合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鉴于此,我尝试在具体教学中引入"探究问题串"设计理念,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