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代,中国人民加速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步伐,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助力实现美好生活是时代赋予的重大命题。从现实之维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兼顾当下与未来,开启了“弘扬马克思主义辩证之域”“追求马克思主义幸福之境”“夯实马克思主义实践之基”三种场域;从理论之维来看,“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现实的人”为基点,既要关注“现实的人”,也要关注“现实的事”;从目标之维来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指导人们进行理性的训练与选择,培育出兼具德性、自由、理性的“好人”;从实践之维来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转化思维方式、培养情感、促进交往三种方式帮助人们“成己”与“成物”,从而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2.
郑军 《江苏高教》2020,(2):107-112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有效供给方面存在引导力不强、适应性不足、系统性不够。高校思政教育有效供给的集成创新需要运用集成创新思想,发挥其“互补、相容”“整体功能倍增”“融合创新”等特点和效应。文章从治理目标、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以及治理文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兰荣  张震 《教育与职业》2006,(21):124-125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趋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社会生活之上,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缺失。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必须把教育主体置于生活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实现教育目标的现实化;使教育内容源于生活,实现教育内容的具体化;使教育方法融入生活,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阮成武 《教育研究》2021,42(4):52-63
历史上,思想家和教育家描绘的“美好生活”皆与教育内在联结,构成一部朝向美好生活的教育寻绎史.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其创立的社会发展理论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实现对各种朝向美好生活的教育寻绎的理论超越,为教育与美好生活关系构建提供学理依据和思想基础.现阶段,教育与美好生活可谓期盼与制约并在、动力与压力交织,需要从各种朝向美好生活的教育寻绎中获得启示,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其批判超越取得的理论成果中国化和现实化.朝向美好生活的教育发展的时代方位,需要立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所标定的新的历史方位,围绕美好生活及“更好的教育”,不断摆脱“物的依赖性”,明晰教育价值、目标、体系和路径,探索形成新时代朝向美好生活的教育理想及其实现的中国之路.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人是什么”的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以人为本”的精神缺失,高校必须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为指导,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队伍和教育服务体系五个方面构建“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学生实际,以生活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改变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泛政治化、教条化等问题,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教育的核心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育途径等方面全面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运行机制和实效性等方面构建人本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而创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8.
建党百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引导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初心和使命,形成“目标引领”“问题导向”“规划赋权”“精神激励”“制度依托”的引领经验。通过聚合不同时期社会最大公约数,规避需要的负面倾向,顺应需要的发展趋势;坚持问题导向,以不同时期社会主义矛盾为牵引,鼓励人民创造满足需要的手段,实现美好生活的需要;合理运用规划,生成美好生活的价值图景,推动需要有条不紊地实现;构建精神谱系,发挥激励作用,满足与发展精神需要;坚持制度建设,邀请人民参与到政治过程中,保障美好生活需要发展的持久性。这一经验,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智慧结晶,又是形成中国式生活模式的最佳确证。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伟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2):102-107,12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化、知识化和工具化等弊端,要从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教育理念的人本化;注重实践道德生活,实现教育目标的现实化;取材于现实生活,实现教育内容的具体化;通过实际的生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和创设"合乎人性发展的环境",实现教育环境的德育化等方面来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时代大学生整体呈现认同弱化和信仰缺失的趋势;信息化、网络化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不可控性”;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必须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科学内涵和存在问题,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长效机制,使客观环境成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手段。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教条、教学效果积弱等问题。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发挥其鼓舞人、教育人、塑造人的功能,应该引入“对话式”教学。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问题、教学环境、教学目标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对话式”教学的课堂设计策略,并总结出“对话式”教学具有的优势:创造性、开放性、合作性等。  相似文献   

12.
曾晨曦 《教师》2023,(1):12-14
在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下,高校理论社团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一环,有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文章重点讨论在当前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理论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及高校理论社团在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面临着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对大学生理论素养的培育不够、对大学生思想引导力度不够等问题,需要从“强化思想引领,完善社团管理”“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活动载体”“改变活动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等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实现高校理论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化、知识化、工具化使其生活化缺失现象日趋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境遇决定了其生活化的必然性。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路径应注重目标生活化、内容生活化和载体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着深刻的原因。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新观念、新内容、新方法、新手段,对于切实发挥“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不仅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更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缺失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想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工具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过于呆板。因此,要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必须做到:教育目标上要“立足现实”,构建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教育理念上要树立“以人为本”,实现教育主体间的情感交融;教育内容上要“取材于现实生活”,实现教育内容的具体化;教育方法上要“通过实际的生活”,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佘凌燕 《文教资料》2014,(34):128-129
本文针对某些大学生精神生活中精神缺失、心灵空虚的现状,力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思考和探讨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问题,旨在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本质,即“从思想上把握人,实现人的精神塑造与建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维度探讨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问题,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诉求从工具化向人本化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校园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极其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高校校园化建设丰富和充实了它的内容,拓宽了它们的空间和途径,拓展了它的方法和手段,高校校园化建设要想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必须要体现“中国先进化”的性质,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李振礼  王盼 《教书育人》2023,(36):47-49
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由“灌输式”转为“启发式”教育,发挥美育的功能。当前,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存在美育缺失、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和学校、教师、学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健全学校“美育+思政”育人体系、挖掘美育中的“思政资源”、提升教师队伍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行性路径,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媒体的"自"特征在于其的自为、自我、自主与自由,这些特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高度的内在一致性。自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定位为六大功能:教育载体功能、意识形态功能、舆论引导功能、因材施教功能、精准推送功能、监督反馈功能。然而,自媒体本身的一些弱点影响了这些功能的实现,如自媒体的碎片化特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把关,娱乐化倾向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去中心化特征冲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分散化布局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配置不均衡。要解决这些影响自媒体思想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就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及载体三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自媒体平台建设,二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三是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20.
沟通法则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贯穿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沟通是人类经由“封闭教育”转向“开放教育”,而后选择的教育新理念,是一切社会关系赖以形成的基础,是现代社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全面贯穿沟通法则,从教育定位、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目标等几个方面狠下工夫,无疑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