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科学家本·斯·布卢姆提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某种能力在某一特定时期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是这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理论还认为,“2~3岁是幼儿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以前是形状认识能力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2.
孙河川 《教育》2015,(8):78
2008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世界心理学大会上,全球心理学领域最热议的研究发现是"4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而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7岁,这为关键期下移奠定了理论基础。3岁左右是儿童看图、识字的关键期,3岁至4岁是儿童读图画故事书的关键期,4岁至6岁是儿童学习写字和数学概念的关键期,4岁至5岁是掌握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至6岁是掌握数学或数字概念的关键期。而儿童发育和学习的关键期恰好处于学前教育阶段。那么,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有  相似文献   

3.
有关研究表明,绘画对智力开发的影响取决于孩子接受绘画教育的年龄。绝大多数从2~3岁开始学画的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2~3岁又是孩子视觉感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家长应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孩子加以培养。两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尝试把  相似文献   

4.
<正>学期儿童的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也是学前儿童用于表达自己内心感受、意愿和情感的视觉语言。当儿童反复感知和多次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表象之后,他便想通过绘画等美术活动把头脑中形成的事物表象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参加艺术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增强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去感受和发现美,同时研究各年龄阶段适合幼儿绘画的方式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来打造具有美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体验活动的乐趣,丰富视觉和触觉感受,发展美术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加大手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园美术欣赏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美术欣赏活动既能为幼儿提供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又能提高儿童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产生创造的欲望。作为一种视觉心理活动,美术欣赏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开始,通过知觉与联觉、统觉而变成情感和意志的过程。我国古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曾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此揭示了量的积累与质的把握、认识的广度和理解的深度之间的辩证关系,也佐证了"见多识广"这一俗话  相似文献   

7.
徐仕梅 《考试周刊》2011,(91):239-240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能力发展中不同能力的获得存在关键期,只要抓住了这一时期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心理学家认为2—3岁是幼儿口头语言的发展期,4—5岁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法国教育与社会心理学家科恩撰文提出:"儿童在6岁前较之6岁后更容易学习阅读,儿童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应该平行,因为这两者的学习差别并不大,听、说、读、写应从最小年龄开始发展。"随着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深入,早期阅读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在儿童美术教学中,人们习惯把儿童学习美术的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幼儿期、转型期、成熟期。其中转型期是指儿童到了8~12岁这一年龄段后,对空间的知觉能力大大地提高,开始由平面的空间思维逐渐向立体空间思维过渡。儿童美术表现逐步由主观写实表现向视觉写实表现发展,这一阶段也叫“视觉写实期”。  相似文献   

9.
《儿童绘画与日记的结合》就是儿童运用绘画配合文字,记录一天所发生或所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表达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和自身的经历感受;它是一种提高学生绘画能力,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绘画造型能力的有效方式。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美术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美术极感兴趣,很多学生都准备了一个速写本,常常自发地画画,于是我就萌发了把儿童绘画与日记结合起来实验的念头。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运用形、色、机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手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研究表明:4岁左右是孩子形象视觉及感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如何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促使幼儿智力的迅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促使这一时期的孩子的色彩感受能力的发展水平,下面简要介绍几种色彩训练的方法,供家长参考: 一、涂抹法:就是引导幼儿使用各种颜色的蜡笔、油画棒等进行涂涂抹抹,鼓励幼儿使用多种颜色,这样有利  相似文献   

11.
《幼儿教育》2010,(11):31-31
专家指出,一个人对3岁之前所经历的事情会像海绵一样吸收,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父母和老师只有深谙育儿之道,抓住这一关键期,才能赢得孩子未来的成功和胜利。  相似文献   

12.
培智儿童是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教学模式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普通学校的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智障学生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并促进其大脑发育。那么,如何让培智学校的美术教学充满活力呢?  相似文献   

13.
俞东林 《小学生》2010,(1):23-24
美术欣赏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观察与感觉,从中得到美的启迪,享受美的过程,是一种给儿童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儿童要获得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把认知对象变为情感体验的对象。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并不能完全地被看成一种先天的才能,后天学习的结果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孩子们有一双亮眼睛,许多未知的世界与未见的事物都在熠熠闪光,吸引他们去探索和发现;孩子们也有一双小巧手,敢于去创造和破坏各种规则的游戏,感受探索和表现的乐趣。美术课程标准进一步凸显了美术课程的视觉性,那么美术活动可否尝试始于一种发现的喜悦进而带来表现的冲动,以视觉呈现带来视觉感受,进而引起感觉与情感的表达。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表现出多样化的视觉情境,而这样的媒体与学科的融合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更是屡见不  相似文献   

15.
<正>美术教学是学校美育的主阵地,对于学生的美育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它是学校教学中颇受学生喜欢的一门课,能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美术给人以视觉形象的承载,来表达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从而丰富人们的精神和物质世界。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彰显美术的魅力;在生活中让学生创设美术的情境;在实践中让学生创造美术。1.上好美术欣赏课。爱美是儿童的天性,学生对美的事物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增强,对于美的事物  相似文献   

16.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脑生理、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语言发展经过几个明显的质变:2岁以内是学习本国语言的关键期;2-3岁是口语发展的质变期;4-5岁是口语发展的第二个质变期,也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5-6岁是掌握词汇能力的关键期.为了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跨世纪人才,适应开放性社会的要求,努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引起广大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1,(10):157-158
由一种感觉引发到另一种感觉,即通感。通感是极普通的一种心理现象,美术课堂融入通感,可以培养儿童的感受与想象力、绘画造型能力和审美力,而这些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引发学生思维和想象。美术通感实施途径:(一)视觉→听觉,让感知能力自然发生;(二)听觉→视觉,让想象之门顺利打开;(三)味觉?视觉?触觉,让创意表现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8.
<正>美术是人的心灵通过视觉等感受外界事物,并将这种感受付诸感觉形态的艺术。心灵的感受和绘画的技巧是美术的最基本要素。建构多元视角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一、追溯美术起源,领略美术线条美东方美术起源,一般来说是与书写同步产生,所谓"书画同源"就是这个意思。最初的文字以象形文字为主,这便是书画同源的最直接证明,中国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开启了美术的先河。在儿童美术教育启蒙过程中,是否应该引入甲骨文基础知识的教育呢?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11  相似文献   

19.
喜欢绘画是每个儿童的天性。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语言,是儿童自我表达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些看似随意的涂鸦画,很可能是他们在日后的艺术领域中展现才能的起点和开端,如果在幼儿期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美术启蒙教育,就能使他们在这方面的潜能得到最大限  相似文献   

20.
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发审美创造力是美术教学的生命线。一、给学生以丰富的感受 ,指导学生深入鉴赏审美活动的起点是对美的感受和鉴赏。前者以感性活动为主 ,后者强调理性的渗入 ,这是美术教学应强调的第一点。1 丰富的感受能激发审美动机 ,给审美创造提供动力。“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美术教学如能让学生获得对艺术美的丰富感受 ,就能激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强烈兴趣。我在《瓷盘彩绘》一课中 ,一开始就运用投影展示一系列精美的醴陵瓷器 ,学生的视觉受到强烈刺激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