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时间反转TR(time-reversal)具有空-时同步聚焦和空间的超分辨率聚焦特性。基于已有随机介质中TR的理论方法,进一步分析随机介质对TR聚焦成像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探讨不同光学厚度条件下阵列稀疏化、随机介质位置及随机介质参数对TR聚焦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机介质中的多次散射可以提高TR的成像和聚焦能力,达到超分辨的特性。同时,在随机介质场景下,TR成像对所讨论的多种情况体现出良好的容忍度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运用小角度平面定点扫描拍摄技术,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的5次腾空飞脚分解动作进行了现场拍摄,并用国产爱捷录像分析系统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助跑阶段的频变化不大,而步长呈减小趋势;腾空阶段第二次击响处在上升阶段接近但还未到达最高点,这就为身体处在最高空时作好优美造型腾出了时间;落地时重心偏低,下落的时间较短,造成了缓冲的范围较小。  相似文献   

3.
1用途和特点 (1)用途 利用高速旋转的活动光屏来演示透镜成像。 (2)特点物理教学中的透镜成像演示实验,找准最清晰的成像位置需要反复多次移动光屏才能成功;在说明物体与透镜距离的变化,成像也会随之变化的原理时,操作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4.
研究压缩感知(CS)理论在运动目标ISAR成像中的应用问题,结合CS理论的使用条件和ISAR雷达系统探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随机重复频率的采样方案. 针对毫米波ISAR观测运动目标时有严重的多普勒模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重频的运动目标CS成像方法,并分析随机重复间隔的变化区间宽度和最小变化间隔对该方法性能的影响. 计算机仿真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以HJ-1C卫星为研究对象,针对合成孔经雷达(SAR)卫星成像算法复杂,以及计算量大等特点,在研究GPU并行处理技术的基础上,给出GPU平台下针对HJ-1C地面快视系统的CS算法实现.经测试表明,SAR实时成像处理系统成像处理速度优于600 Mbps,能够满足地面接收系统对HJ-1C实时成像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日本汉诗的时空意境构成受唐诗影响有四种表现。同“时”异“空”的意境给人以时间绵延背景下的持续感和运动感;同“空”异“时”的诗歌情感又多表现为沿时间流动而不断蕴积的特征。同“时”同“空”关系下的意境显得宁静而安详;异“时”异“空”的意境则是借助时间方向的无序变动和时间属性的频繁转换,全方位地揭示诗人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7.
建立典型滑动聚束SAR(合成孔径雷达)斜视成像模型.在考虑不同方位目标回波信号多普勒空变性的情况下,详细分析两步算法方位滤波恢复滑动聚束SAR方位欠采样信号的原理.对结合两步算法和传统CS算法的ECS算法进行了在斜视成像模型下的修正.针对滑动聚束工作模式的特点,讨论其中关键处理参数的选择问题,给出算法的处理流程.最后,用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反转法是这门课程中用于机构综合的一种常用方法。那末,什么是反转法?反转法是根据相对运动原理,给整个机构加上一个公共运动后,各构件之间相对运动关系不变的方法。本文仅就反转法在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轮系中的应用作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哲学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楼梦>不但具有最精彩的审美形式,而且具有最深广的精神内涵.<红楼梦>哲学是悟性哲学,是艺术家哲学.它的哲学视角是没有时空边界的宇宙极端的大观视角.<红楼梦>的基本哲学问题是存在论的问题,它的最高哲学境界是"空空"、"无无".它的艺术大自在,正是永恒不灭的大有,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空"的升华,经历了对色的穿越与看透.<红楼梦>具有自身的哲学主体特色,是一种以禅为主轴的兼容中国各家哲学的跨哲学.它兼收各家,又有别于各家,是一个哲学大自在.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叠层成像技术在增加参与成像的波长数量时,可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成像质量和抗噪声能力。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成像及测量等领域。但其复杂的机械移动式曝光方式,导致系统存在抖动、数据采集效率低且精度较差等问题,在增加成像波长数量时更严重地影响系统成像和测量性能。采用针孔阵列型双波长单次曝光叠层成像技术,经过实际的光学实验和数值模拟论证,在双波长情况下实现对实验数据的高效和高精度采集,避免了传统多波长叠层成像技术的弊端。还指出并论证,在选择参与成像的激光波长时,有必要考虑两个重要的波长参数:中心波长和波长间隔,为多波长的叠层成像技术提供有效的指导依据。与传统的双波长、多波长叠层成像技术相比,基于针孔阵列型的双波长单次曝光叠层成像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地面运行目标指示(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round moving target indicator,SAR-GMTI)系统的数据按一定方式重组并处理后,可认为是由表示地杂波的低秩矩阵、表示运动目标的稀疏矩阵和表示噪声的矩阵这3部分组成.但已有的基于矩阵分解的GMTI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飞机一类惰性较大的目标作机动飞行时,在ISAR成像的短时间内,同一距离单元的回波可近似看成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的叠加,且调频斜率各不相同. 因此,在ISAR成像的横向压缩处理中,先利用局域波分解方法将每个距离单元的回波分解为若干个线性调频信号,然后再进行Wigner-Ville变换(WVT),获取目标的瞬时多普勒谱,进而实现目标的二维成像. 该处理方法不仅避免了WVT交叉干扰项的产生,而且在保持WVT的高时频分辨能力的同时减少了计算量,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把通常用于图像处理的CLEAN算法引入到SAR成像处理中,提出一种基于CLEAN的SAR图像旁瓣抑制方法.分析算法流程,比较点目标仿真结果和RADARSAT-1海洋稀疏目标场景成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成像分辨率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旁瓣.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多基线合成孔径雷达(SAR)三维成像的信号模型,得到了利用高度向观测数据实现目标三维成像的矩阵方程,并引入QR分解算法求解矩阵方程,形成了多基线SAR三维成像的QR分解算法.使用该算法对多基线SAR仿真数据进行了三维成像实验.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单源单中继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下行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规则块对角化的收发处理设计.考虑源端无法获得第二跳的信道信息和用户无法获得第一跳的信道信息的场景,对源-中继链路和中继-用户链路进行独立的收发处理设计.在中继处采用传统的规则块对角化方法抑制用户间干扰和噪声,并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联合接收矩阵设计改进的迭代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较快,且很好地降低了低信噪比区域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16.
双星滑动聚束模式合成孔径雷达(SAR)既保持了双星SAR的灵活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产生高分辨率的图像对,对于观测和测绘具有巨大的潜力.这种模式下需要兼顾双星成像与多普勒带宽显著增加的问题.分析双星滑动聚束SAR系统下目标的多普勒特性,结合双星成像算法与频谱分析法,提出一种基于双曲等效的双星滑动聚束SAR 2步成...  相似文献   

17.
提出利用合成孔径雷达简缩极化干涉数据的目标分解方法. 将全极化干涉目标分解方法扩展到简缩极化干涉数据处理,由简缩极化互相关矩阵分解出3种散射分量. 针对简缩极化数据量减少造成的方程欠定问题,利用极化度估计体散射功率,通过遍历简缩极化相干区域寻找最长轴和判断地表相位获得偶次散射相位估计,最终得到各散射分量的功率和相位中心高度的估计. 利用L波段全极化干涉仿真数据合成简缩极化数据集,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二维频域成像算法,提出一种基于RD域分块的改进距离徙动成像算法,并将该算法与近似算法和一般逆变标算法进行了点阵目标仿真和运算效率比较.当测绘带较宽且距离徙动较大时,该算法聚焦性能优于近似算法和一般逆变标算法.通过比较还可看出该算法运算效率高于逆变标算法.最后用实测数据仿真验证了该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合成孔径雷达(SAR)三维成像能解决SAR二维成像中的叠掩、顶底倒置等几何失真问题,在军事侦察、灾害预测、资源调查和地形融合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波束形成原理开展了SAR三维成像方法研究,通过在航迹向及跨航向上同时进行数字波束合成,实现对观测目标的三维分辨成像,分析了距离近似条件对三维成像处理的影响并验证其正确性,通过仿真实验数据验证了本文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开展仿真实验和理论分析,系统地研究大气、靶标倾角、靶标对比度和随机噪声、边缘探测精度和ERF拟合模型对调制传递函数(MTF)评价精度的影响,并对各种仿真参数下的MTF总体评价精度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对利用刃边法开展在轨MTF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