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篇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偏误分析是偏误分析理论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但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语篇引起的偏误分析研究不足。这一偏误现象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拟从语篇偏误产生的原因,语篇偏误的类型这几个方面入手,简要谈一下语篇偏误在偏误理论分析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汉语学习》、《语言文字应用》以及一些大学学报上刊载的论文为依据,对1994年以来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词类偏误分析的文章予以简要介绍。并提出我们应该进一步重视将汉语与若干小语种作对比研究并将成果应用于教学实际。而且要注意理论的简明性,做到深入浅出,以便教学人员把理论用于实践时的操作方便。同时,还得走出偏误分析的老套路,争取从方法到内容都取得更大进步。  相似文献   

3.
偏误分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认识中介语,理解语言习得的过程起重要作用,同时对语言教学实践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偏误分析的定义,对外汉语教学中偏误现象,偏误产生的原因,以及偏误分析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等四部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通过收集《汉语病句辨析九百例》中错把正确的句子判断为病句的语料,分析这些"假"偏误的形成,总结出假偏误出现的四大原因:拘泥于规则,忽视了语言事实;对汉语语言知识掌握不足;口语、方言的因素;过于强调用语的地道。  相似文献   

5.
基于搜集到的留学生使用介词“对”的偏误形式进行归纳,并按偏误性质把它们分为遗漏、添加、误代、错序四类。以这四种类型为基本框架,对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介词“对”的偏误现象进行解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对单音节动词重叠中的单音节动词"AA""A一A""A了A"进行研究,通过设置合理的调查问卷,对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使用动词重叠产生的偏误进行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偏误类型,并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提出对策及教学建议,使留学生在短时间内能更好地掌握动词重叠形式。  相似文献   

7.
动量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留学生在习得动量词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许多偏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在语料库基础上研究动量词的偏误很有必要。文章以动量词为研究对象,分析掌握第二语言课堂对外汉语动量词的习得情况,讨论动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对策,从而有利于动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在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回答"是非问句"中的错误的基础上,阐述此理论,揭示偏误的来源,以及我们对待偏误的态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9.
谢冰蕾 《教师》2010,(19):26-28
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很多重点和难点.物量词就是其中之一。物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单位的词,又称单位词,可分为专用物量词,如“个、件、本”,临时物量词,如“头、口、桶”以及计量物量词.如“尺、丈、斤”等。物量词不能单独做句法成分,通常与数词组合来修饰名词,除了计量物量词外.量词可以重叠使用.例如:个个、件件等。  相似文献   

10.
近义词"原来"、"本来"的常用义项和用法都极为相似,然而又有细微的差异,二者在其它义项上的差异则较大。这些相似和相异点都影响了留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习得,使之产生偏误。  相似文献   

11.
周彤 《中国轻工教育》2019,(2):35-39,49
"在"在现代汉语中是集动词、副词、介词、助词词性于一身的语法词,是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之一。本文总结归纳"在"的用法,采用偏误分析法对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学习"在"时所产生的偏误进行了归纳分析,旨在对于对外汉语教师在教授语法词"在"时,提供些许分析偏误类型的思路,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成语是汉语言中的瑰宝,也是汉民族文化的结晶。少数民族学习成语有诸多困难:对成语意义理解的偏差,句法功能难以掌握,搭配对象含混不清,活用错误,汉字的书写问题等。本文对少数民族学生在使用汉语成语出现的偏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成语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3.
"把"字句是汉语中较常见且常用的一种句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却是个令众多学生困惑不已的"老大难"。虽然前人也总结了许多使用规则,但任何规则都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许多留学生过度依赖规则,造出的错句也因而花样百出。本文对留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部分"把"字句偏误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对"把"字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声调对于大多数留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同时也是他们在学习汉语语音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因此,汉语声调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一直是重难点。本文重点分析了母语为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出现的偏误类型,并归纳总结了留学生声调偏误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声调偏误,提出了设计合理的教学顺序、声带控制练习、运用合适的教学技巧三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偏偏"作为一个语气副词,在汉语口语中非常重要,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立足于语篇研究,在分析"偏偏"句式语义类别的基础上,指出"偏偏"的意义主要表现为情态意义,分为故意态、意外态、例外态,总结其句式的深层逻辑语义结构,并统计出其常用句式形式。另外还考察了其分布特征、使用条件。针对学习者的偏误,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有助于"偏偏"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各类偏误是在所难免的。对越南学生来说,语法偏误尤其是句法成分偏误较为普遍。本文对越南语(下文简称越语)与汉语的定语、状语和部分补语进行比较,揭示其共性和差异,分析越南学生学汉语时由于母语的干扰而产生的各类偏误,希望能够为越南的汉语学习者有所帮助,为汉语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这不"常用在口语中,最早出现在明清的小说和戏剧中,这说明当时已经在人们中口语中广泛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仍旧使用,本文将从句法、语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借助认知理论进行偏误分析,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外国学生出现错误的频率,增强教学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性,加强教学计划的合理性、针对性;另一方面,更为深远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对大量语言错误的剖析。可以揭示对外汉语教学的原理及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专化现象是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外国留学生由于文化背景、知识背景的差异常忽略专化意义的学习,因而常出现由于没有掌握专化意义而产生的种种偏误,导致产生语言交际障碍。对外汉语教学可以从教师意识、教材编写及词典编纂等方面对专化意义予以重视,从而减少留学生因专化意义而造成的偏误。  相似文献   

20.
“被”字句是表达被动语态的一种句式,是被动句的一种.它产生于战国末期,两汉时期逐步发展,魏晋以后逐步取代了其他被动标记,成为汉语被动式的范式.“被”字句的使用从句法、语义到语用都有很多限制,与英语、日语等语言不同,汉语是一种较少使用带被动标记的被动句式的语言,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被”字句的教学成为难点,也成为很多外国学生规避使用的对象.针对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本文着重分析北大CCL语料库中的“被”字句偏误语料,进而总结出偏误原因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