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活动的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建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学概念的教学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如何在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的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开展一系列数学活动,使学生成为数学概念的自主建构者,深刻理解概念的意义,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解析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建构和基于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基础上,通过大量教学实践,提炼出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数学活动的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建构的中观设计,最后辅以案例说明这一教学设计在数学概念类知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莹 《科学课》2014,(5):52-54
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探究式教学模式——5E教学模式,模式中解释环节中的数据分析、现象解释是科学探究活动的核心部分和重要环节,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桥梁。运用5E教学模式教学小学科学“物质世界”内容,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更加有效地建构“物质世界”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3.
近来小学科学教育领域对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日益关注,而科学概念建构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升,也是每一位科学教师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那么,科学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呢?正如维果斯基曾经说过: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正是基于这种意识和理念,科学教师必须把握好科学概念建构教学的本质,做好学生科学概念建构的引路人。结合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单元的教学与实践,谈谈一些粗浅做法。  相似文献   

4.
科学概念是对科学领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科学学科内部规律的高度提炼与概括,它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在阐述科学素养视域下小学科学课程概念建构的教学价值的基础上,以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压缩空气》的教学为例,探讨了科学素养视域下小学科学课程概念建构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概念课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课型,针对初中科学概念课中概念的建构、理解、应用中的常见问题,本文以初中科学中“物质的密度”教学为例,设计以“真实问题解决”的概念课的教学模式,呈现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教学框架.通过“创设真实的中心问题、主动探究建构概念、围绕结果理解概念、首尾呼应应用概念”四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在概念建构时能水到渠成、概念理解时更加深入,应用概念时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6.
科学思维作为科学精神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主线,需要学生形成以概念获得为基础的逻辑思维,学会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而概念获得理论旨在指导教师进行逻辑与思维教学,帮助学生习得概念。基于概念教学模式一般过程,围绕高中思政课提出建议,以对接教材梳理核心概念、融入教学注重过程评价、调动学生参与等措施活化概念教学,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叶水明 《福建教育》2020,(36):55-56
<正>"大概念"是小学科学教育的热词之一。《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以"大概念"为引领,帮助孩子在童年时期建立对世界的初步了解。实践证明,科学课程围绕有序列的科学大概念来组织教学,可使学生对核心概念的建构和理解更有层次,有助于学生更完整地建立概念框架,也有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本文试以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观察一瓶水》为例,对如何建构概念框架,推进项目化学习,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课要以科学探究为中心,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科学合理的指导,自身主动探索和创新,完成科学知识结构重新建构。笔者试从探究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运用入手,探索探究教学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实用价值,并针对本学科探究教学进行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5E”教学模式,关注概念、方法、思维,引导学生在“参与-探究-解释-迁移-评价”的科学探究式学习中树立问题意识,通过问题解决,发展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为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和实践创新等学科关键能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10.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丰富的知识,还要让他们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小学科学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就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通过自己的分析和研究,能够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问题导写”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在明确“问题导写”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重视创设互动情境、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准确把握作文主体,始终紧抓情感主线以及注重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等方面有序的组织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建构小学作文“问题导写”教学模式,以期激发小学生的写作欲望,开启作文思路,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朴素理论在儿童科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重视科学探究和科学概念的建构之间的天然联系和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科学教学的15条原则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随着建构主义理论在科学教育领域中的运用与逐渐流行,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新的科学教学模式正在兴起。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在科学教学中,应把科学知识的学习看作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应把科学探究作为学生建构科学知识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视学生为科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承认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了解并正确处理学生的前概念;运用概念转变策略,帮助学生实现概念转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持条件;提供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获得经验,在情境中建构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发问,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建构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对话,在对话中建构知识;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为知识的社会建构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反省,学会自主监控学习过程;重视学习方法指导,为学生知识建构提供认知工具与策略;提供学习资源,让学生参与寻找用于解决问题的信息;采用形成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跨学科概念组织和连接了不同科学学科的核心概念,提供了一种联系所有科学领域内容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建构对科学世界的整体认识。概念为本的教学理论和“5E”教学模式共同支撑跨学科概念教学活动的开展,以跨学科概念理解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路径包括五个主要步骤,即确定跨学科概念教学主题、明晰跨学科概念学习目标与引导性问题、制订跨学科概念教学的表现性评价方案、设置跨学科概念教学的表现性学习任务、设计跨学科概念教学的学习活动。将跨学科概念教学运用在科学教育中,对促进学生深度理解跨学科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深化科学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孟玥 《课外阅读》2011,(10):201-201
随着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滞后的问题显现出来。本文试图通过建立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课程的教学,更有效的提高学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杨雪娇  陈俊红 《教师》2022,(27):15-17
小学班级管理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核心之一,也是促进本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升的关键课程之一。在该课程教学中引入4C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建立“联系—建构—反思—拓展”的教学螺旋,为教师提供实践活动参考样本,也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亲身实践、主动建构的契机,从而解决教学过程中案例资源陈旧、实践活动缺乏、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实现小学班级管理理论性知识向情境性知识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概念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造成这些缺陷的深层原因是简单性科学观念的制约。在复杂性科学的视野中,概念教学是一个复杂系统,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概念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生命性、注重交往与互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评价形式多元化等。教师可以采用包括确定问题、创设情境、搜集资料、合作建构、实践应用、多元评价等在内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呼唤新的教学艺术,本文作者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通过科学地运用设问教学,充分发挥设问教学艺术,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学习,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概念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着重论述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概念建构的体系,促进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的关键点以及在有效建构科学概念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课程中蕴含着诸多科学概念,教学中需要整体把握科学课程核心概念。建构凸显"层级结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科学课程核心概念体系,可从具体科学概念入手,以科学事实作为载体,自下而上逐级建构核心概念,使学生在不同课程内容中不断加深对科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强化各领域间联系。通过核心概念建构教学,能培养学生建构式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