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制图》是技校机械类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图、制图能力,即培养学生的看图及空间想象能力和制图能力.  相似文献   

2.
非机类《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程制图》是非机类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机械类专业必须具有的基本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中等专业学校工程制图的培养目标“以识图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这是社会用人单位对中等专业学生的定位要求,也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非机类工科专业学生,主要是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图示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基础。笔者围绕这一任务,根据现有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工程制图》课程进行了教学探讨。课时改革,过去中等专业学校对《工程制图》课时安排是机械类专业120,非…  相似文献   

3.
随着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其精准识图能力和快速识图能力;这需从基础作图开始,正确规范学生的作图习惯;强化执行国家专业制图标准的意识;学习基本制图理论,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设计制图与透视学》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画图、空间想象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必须根据课程及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听课、理解、画图和实践等方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工程技术人员相互交流的语言。对于技校学生而言,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注重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  相似文献   

6.
许圆 《科技风》2024,(8):13-15
《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是高职土木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本文研究了《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素材库建设的意义、作用和要求,探讨了该课程素材库建设流程以及使用方法,力求让学生既具备工程应用技能,又具有较高的工程素养。为今后的素材库建设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机械制图》培养学生读图和制图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构图能力,难点在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尝试将三维实体设计软件引入到教学中来,利用UG软件来辅助《机械制图》教学。  相似文献   

8.
谢钢 《今日科苑》2007,(20):296-296
笔者从培养学生绘图、识图的应用能力方面着手,结合制图在毕业设计、答辩以及施工生产的重要性,主要从教学的内容上、方法上、态度上详细叙述如何提高学生的制图水平。  相似文献   

9.
《机械制图》课程是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识图能力极为重要,同时也会引发创造力的培养,因此课程在整个教学与学习过程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随着职业化教育不断发展,已趋于成熟的课程体系也需要在教学环节进行优化整合,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0.
和文云 《科教文汇》2011,(16):92-92,108
本文通过对机械制图与CAD的关系分析,指出三维几何造型是制图课程教改的内容之一,利用多媒体在机械制图几何画法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等教学过程中运用CAD软件三维几何造型,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识图和绘图能力,培养设计和创新意识等;通过CAD二维辅助和三维几何造型训练,学生不仅了解了CAD软件,且能够认识到这种现代工具进行工程设计的便捷、准确性,以及CAD技能对工科大学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机械制图与CAD的关系分析,指出三维几何造型是制图课程教改的内容之一,利用多媒体在机械制图几何画法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等教学过程中运用CAD软件三维几何造型,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识图和绘图能力,培养设计和创新意识等;通过CAD二维辅助和三维几何造型训练,学生不仅了解了CAD软件,且能够认识到这种现代工具进行工程设计的便捷、准确性,以及CAD技能对工科大学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电气制图课程在电气教学中的地位是容易被人所忽略的,但电气制图课程却具有理论课没有的实用性。现阶段,我国的电器相关专业的学生缺乏实干技能,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就变得无所适从。因此,电气制图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有着极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学生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并从几个方面研究了电气制图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莹 《科技风》2014,(19):177-177
《机械制图》教学是机电、数控类专业中的重要学科,其教学实效性关系到后续课程的开展和学生制图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应从全面分析学生情况、借助实体模型、发挥现代教学手段优越性以及重视教师示范作用四个方面入手,多角度分析,多手段配合,以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9)
《机械制图》课程是我国中职类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学好本门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以及今年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需要对本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认真的探讨,才能提高学生识图、绘图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就业形式日趋严峻的今天,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已不能仅用优异的成绩打动用人单位,更重要是具备过人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对于应用技术性较强的农业工程类学生而言尤为重要。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工程制图教学,要明确该课程与专业课程和毕业设计的关系,将工程制图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相衔接。  相似文献   

16.
机械制图是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着重阐明识读和绘制图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突出以识图为主,读画结合的特点.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方法的教学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要考虑学生不同的知识层次,在教学中通过分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就业形式目趋严峻的今天,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已不能仅用优异的成绩打动用人单位,更重要是具备过人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对于应用技术性较强的农业工程类学生而言尤为重要。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工程制图教学,要明确该课程与专业课程和毕业设计的关系,将工程制图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相衔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Pro/E软件在《工程图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的相关问题,重点介绍了Pro/E软件中的Part模块、Drawing模块、Assembly模块等在《工程图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通过使用Pro/E软件动态的视觉效果,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制图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机械制图》是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的基础课程,是机械专业教学中一门含有丰富系统理论和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基础专业课程。其在教学的过程中最终目的的要求在于培养学生绘图、识图和空间思维了能力。本文通过对传统工程图学与CAD的关系分析,指出了在现阶段机械制图教学中三维几何造型方法的改革措施和要求,分析了在教学中三维几何造型的作用与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机械零部件识读与绘制》课程是在原《机械制图》的基础上结合普遍存在于高职机电类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开发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课程的特点是将教学过程和具体的工作任务融为一体,围绕具体的工作任务构建教学内容体系,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图纸的识读及绘制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掌握识图、绘图技能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进而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