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分为三”是人类认识最普遍的规律和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西方哲学充满着“一分为三”的辩证思想。哲学意义上的“一”具有本原意义,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无任何规定性的存在。这与老子“一”相似。“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广泛的包容性和强烈的可变异性。“三”具有“类”的意义。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美德是一种适中”的观点,构成“过度、不足、适中”的“一分为三”模式,相似于我国孔子“过、不及、中庸”模式。“适中”是法律、自然、良心等。黑格尔提出了“正——反——合”即否定之否定的“一分为三”思维模式,并将自己的哲学体系划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这与中国哲学思想都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
《辽宁教育》2010,(12):F0002-F0002
始建于1957年的大连市第五中学是一所绿树环绕、清新幽雅的花园式学校。学校办学设施齐全,具有先进的网络系统及完备的教学仪器。近年来,该校全面实践“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以特色求发展一的办学宗旨,努力建设“激情”、“活力”、“朴实秒、“创新”的教师队伍,坚持实施“阳光”、“健康一、“感恩”、  相似文献   

3.
在孔子以前的春秋文化乃至于三代文化背景下,“君子”一词就已经具有了“德”的涵义,而不仅仅是“位”的象征。孔子的思想来源于西周礼乐文化传统的“经典化”,而“君子”一词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意味,使其成为孔子表述自己道德伦理思想的载体。“君子”在孔子的手中,变成了一种理想人格,这其中既有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同时又是孔子的创新和发展。“君子”在孔子的思想中,首先具有道德性,其次还具有智能性,具备相当高的学习能力。“君子”一词的涵义经过孔子的“改造”,获得了新的外延,最终成为孔门的“君子之学”,并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4.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既是有效教学的起点,也是一种巨大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对“个体差异”的原有态度,由消极的“讨厌”、“压制”和“应对”转向积极的“欣赏”、“鼓励”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现代化”modemization,意指tomakemodem,即“成为现代”。‘Modem’具有表示时间的含义,是‘0fthepresentorrecenttimes’,原意是“现世的”或“现代的”,“近世的”或“近代的”;‘modem’一词除了表述时间外,也有“时新的”(new,up-to.date)、“...  相似文献   

6.
曹斌 《上海教育》2009,(8):57-59
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一位优秀教师,不但应具有较高、较深的专业知识,做一个合格的“经师”,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师德,敏锐的育人意识,做一个合格的“人师”。  相似文献   

7.
王亚元 《语文知识》2010,(3):89-90,F0003
近来有学者提出“雕虫”的意思是“雕饰”,“雕”与“虫”同义连文。追溯“彤”、“镂”、“虫”三字的本义、本字以及“雕虫篆刻”一词的由来和词义演变脉络之后,可以得出在古今文献材料中“雕虫篆刻”主要用来形容文章小道或词章小技,然而由于其最初所指对象“赋”这一文体的特殊性,“雕虫篆刻”逐渐具有了“雕章琢句”这一非常用义位。“雕虫”作为“雕虫篆刻”的缩略语,其意义所指与“雕虫篆刻”是一致的,同义连文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8.
“内圣外王”一词出自《庄子·天下篇》,虽然不是儒家首创,但儒家学说讲的正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该词后来被儒家所采用。而且儒家也有许多术语与“内圣外王”意义相近。“内圣外王”在儒家思想中不仅具有人格意义,还具有政治意义、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我们可以分别用儒家的“成己成物”、“修己治人”、“明体达用”和“中体西用”等术语来表达。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主观能动性 1.意识的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主观能动性 ①意识的能动性不等于主观能动性,它仅限于“想”,不包括“做”,属于意识范畴;而主观能动性除了“想”,还包括“做”以及人类在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做”属于实践,是一种客观物质性活动。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数学》课启发式教学浅析邓志平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学的一种指导思想,不是指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具体教学方法。探讨《高等数学》课的启发式教学,既不具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也不具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无论是“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还是“实验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