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象学的学科理论来源于直观的实践体验、旨在释疑世界中的困惑与难题,寻求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现象学能够促使教育者体验到教育的本真形态、感悟人生之"爱"、积极反思教学模式并能够为教育者提供先进的数字化教学设备。因为有了现象学,教育者们才可以如鱼得水般地感受教育和解读教育。  相似文献   

2.
理解教育现象学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育现象学是受现象学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现象学研究反对教育研究中的简化、经济原则,强调研究要关注教育生活中教师、学生丰富的体验世界,在教育的具体情境中整体地把握教育经验的意义,从而开创了一种新的教育研究取向,为多元化的教育研究增添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教育现象学为教育智慧的养成提供了方法论。生活世界中的生活体验是教育现象学的方法论核心,是教育现象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教育智慧的养成有赖于对生活体验的探寻。教育现象学视域下教师的教育智慧养成机制包含通过“悬置”的现象学态度和诗化的语言追忆、描述“此刻”的教育生活体验,通过对教育生活体验的惊奇、教育现象学主题意义分析和洞见创造进行教育现象学“反思—还原”,教师智慧成长共同体等维度。基于教育现象学的教育智慧养成,应当成为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从现象学的视角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显现教师之教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直接把握和理解教的本质。教师之教何以成为学生之教?取决于教师对教育意义的清醒意识。追求实现教育意义之教.是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5.
体验作为人的一种精神实在,它是现象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体验则赋予了它教育意义上的规范性。教育世界中传统认识方式往往强调抽象的逻辑理性,但它并不是对事物本身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它还是一种单向度的静态认识,遗漏了教育的意义,也失去了教育特有的规范性。教育现象学为此所作出的改变是直接以教育体验为研究对象。研究者首先应悬置各种感性表象和逻辑理性,直面个体的教育体验;在对现场体验的重构中,挖掘出丰富的教育意义;所提炼的研究主题要贯穿教育的规范性,促进学生良好教育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现象学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哲学精神,更是一种有指导意义的全新理论。在现象学视域中,意义先于概念,存在大于本质。现象学“回到事情本身”的宣言将教育引向体验之源,引向意义发生之处。同时,本文也展现了现象学的实践品性与教育实践性的契合。教育改革关键在于观念的变革,现象学对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超越教育知识的积累,实现教育智慧的生成。教育学应摆脱传统教育的偏差,以便确立新的研究方向,用体验和智慧来探索教育之真。只有回到教育本身才能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此理论是教育诗意地栖居和诗意地言说的结晶,是教育智慧的自然流溢。  相似文献   

7.
教育现象学是教育学众多学派中一个独特的人文视域,其从现象学哲学中汲取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资源,但更强调人文性和实践性,它直面教育生活世界本身,去探寻“教育现象”(教育生活体验)的本质与意义.教育现象学不能用以解决技术性的问题,不把教育生活体验的意义变成实证主义的主题、理性化的概念、对象化的描述或抽象的理论,它旨在通过“描述教育生活体验——形成体验文本——组织焦点讨论反思”的研究框架,来探寻和理解教育生活体验及其意义,反思与教育相关的主题,从而促进教育者养成教育的敏感性与机智,发展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8.
秉持现象学态度的教师教育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秉持现象学态度,依据现象学还原原理进行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现象学的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新领域得以敞开。在现象学态度下,教师作为研究者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教师的教育研究对象与内容为教师的职业生活体验;教师的职业生活体验研究过程与方法是进行现象学的描述与解释;教师进行职业生活体验研究应按照现象学的反思方法去操作;教师的职业生活体验研究是态度、目的、方法与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教育现象学有两种涵义,一种是现象学教育学,它是现象学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这类研究试图通过现象学还原和现象学直观的方法研究教育实践中的个体体验,解释其中的本质意义。我们通过分析现象学方法自身的缺陷,论证了现象学教育学研究不可能是现象学的。教育实践需要另一种涵义的教育现象学,它是一门以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内容的科学。这里教育系统被定义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多个主体之间的信息流动网络;教育现象被界定为教育系统内部的信息流及其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探究现象学的实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教育现象学在行动研究中的适用性、可能性、价值与意义,并对深入到教育现象学的应用中的教育现象学写作与研究的方法、特征与意义做出了区分与描述。现象学不仅以其独特的价值与使命,为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提供汲养,其实证的科学之光亦照亮了真实的人的生活之路,为教育学研究真实的人做出了重要的方法论引导。教育现象学以生活体验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扎根于教育情境、面向实事本身、关注教育现象的意义等等方面,为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践性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于进入到实践层面的教育现象学的反思以及教师自身发展中的反思性文本的写作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育学不能从抽象的理论文章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生活的世界中去寻找。因此,他倡导以解释现象学的方法进行教育学的生活体验研究,这有助于教育学回归教育生活,使研究更深入教育的生活世界。教师以个人生活体验为研究起点,用现象学方法参与教育研究,在教育实际中寻找教育的意义,不仅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机智,也会使教育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方言地区的学生面临着学习普通话中的一个硬伤:方言。方言给交际带来不便,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言存在。现象学的口号是“朝向事情本身”。即回到最原本的事情本身,用心去体验、去感悟教育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Max.Van.Menen)运用现象学的独特方法,以教师、父母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原材料,对教育学进行了十分有益和深刻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教育学思想和概念,如"教育生活的体验、教师替代父母的关系和对学生主体性的体验"[1]等等,由此创立了教育现象学即他所称的"智慧教育学".他在教育研究中所展现出来的敏锐而细腻的分析、精辟而深湛的思想,对我国当代的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新课程对历史学科做出了以下阐述:“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历史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对学生人格养成与文化熏陶起着基础作用。”把学习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定位于学生成长的需要。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体验、情景体验、活动体验和生活体验的方式,发挥历史学科的价值功能,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新课程对历史学科做出了以下阐述:“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历史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对学生人格养成与文化熏陶起着基础作用。”把学习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定位于学生成长的需要。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体验、情景体验、活动体验和生活体验的方式,发挥历史学科的价值功能,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长。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育学不能从抽象的理论文章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生活的世界中去寻找.因此,他倡导以解释现象学的方法进行教育学的生活体验研究,这有助于教育学回归教育生活,使研究更深入教育的生活世界.教师以个人生活体验为研究起点,用现象学方法参与教育研究,在教育实际中寻找教育的意义,不仅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机智,也会使教育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隐性逃课现象较为普遍,已成为教学管理的难点。以10名隐性逃课的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现象学方法,通过观察和深入访谈的方式对其逃课的主观体验和经历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总结出高职学生隐性逃课体验的五个主题,涉及课堂学习和课堂环境两个方面。在课堂学习上,隐性逃课的学生面临着学习无力感和学习意义危机以及缺乏学习兴趣;在课堂环境方面,他们承受着排斥和隔离以及严格的身体规训。基于此,提出改革高职课堂教学与管理的策略:引导隐性逃课学生从经验中学习,探寻学习意义;改变教学管理模式,提升学习支持服务能力;搭建学习场景,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数学是高中学习中难度较大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较为枯燥,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情感教育可以对学生与教师、学科之间建立有效的情感连接,让学生增强对学科的喜爱。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梅培军 《广西教育》2014,(28):44-47
正何谓现象学语文?简而言之,现象学语文就是在教学论的层面提倡语文教学以"生活世界"和"学生体验"为出发点,用文化还原法还原、重组生活世界与主体间性的关系(胡塞尔现象学专业术语,意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这里指师生之间的阅读主体关系),将语文还原为多彩、真实、质朴、鲜活的语文。现象学语文汲取胡塞尔现象学的主体间性理论,提倡语文教学应将"学生体验"作为切入点,其文本解读观以理解、解释和建构文本的意义为指归。现象学语文认为,读者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总是通过文本与潜在地存在于文本中的作  相似文献   

20.
身体现象学自产生以后,由于其重视对人身体的研究而给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用身体现象学的观点来审视当下的教育,不难发现,在当下的教育中,存在着学生身体被忽视,生命力微弱;学生身体被规训,主体性式微;学生身体被分解,完整性缺乏等问题。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与哲学身心二元论、我国传统学习思想的影响以及功利化的教育现实不无关系。要改变教育中身体被贬抑的现象,超越当前的抑身教育,必须重视学生身体及其知觉参与,提高其生命活力;释放学生身体因子,焕发其主体精神;注重学生身体的知觉协调,培养其整体性认知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