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初中生物教材在课文中增编了“看一看,想一想”栏目(以下简称“看想”栏)与之适应,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先感性后理性的认识过程来学习新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有助于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提醒教师在上课前,做好观察的准备”。但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着想”栏被一些学校严重忽视或淡化。为此,本文斌讨论“着想”拦在新教材中的位置及作用,期望引起同行的重视,忠实而又有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1“看想”栏在新教材中的位置“看想”栏是新教材区别于旧教材的重…  相似文献   

2.
寒竹  兵兵 《班主任》2006,(11):46-46
一 一个小女孩抱着一只小狗走进了一家商场.待她看见"严禁携带小狗入内"的警示牌时,小狗已无处可藏,这时恰巧商场的保安走过来,进退不能的小女孩只好乖乖地站在原地准备挨训.没想到,那保安竟笑眯眯地看了看她,然后抚摸着小狗亲切地说:"亲爱的狗狗,你怎么糊涂了?我们这儿是不准小狗带女孩儿进来的.当然,你既然进来了,也就不为难你了,离开时,请千万别忘了带走你身边的这位小姑娘!"  相似文献   

3.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编著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2 0 0 1年审查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 (下 )为现行新版教材。其第十二章第五节“动物的节律行为”一节里的“看一看 ,想一想”的内容原文如下 :【看一看 ,想一想】仔细看一看图Ⅳ -1 0 5 ,想一想 ,猫头鹰和田鼠在一天内的什么时间活动 ?仔细看一看图Ⅳ -1 0 6 ,想一想 ,大雁在什么时候迁飞 ?这两个例子说明动物有哪一种行为 ?这种行为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我们知道 ,学习生物学知识 ,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看到实物 ,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取真…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我国中学数学教育中的热门话题.教师应当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发现、总结、积累各种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才能使“问题解决”在教学中落到实处.如义务教材初中数学“想一想”值得教师认真地挖掘.当然“想一想”中的问题不可能也不必要放到课堂上去解决,我们可以放到课外活动小组中去研究,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身临其境领会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下面我们以“想一想”的问题为例,介绍解题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课程数学标准十分重视数学课堂的构建。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为兴趣而学"。现行一年级数学教材在编排时,十分突出了学生的"看"、"想"、"做"。下面,我就如何构建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的"趣学课堂"谈谈几点实践做法。一、"看一看",让学生趣学在情景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来说,进行正规性上课还不是很适应,尤其是学习新知识时,由于缺少学习的持久性,他们会觉得很单调。因此,我在进行一年级新生新授时,有针对性地利用教材的彩色图片,或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些情景,让他们的注意力始终保持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2页。师:同学们学习认真,肯钻研。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本第62页的“想一想”。想一想:100-48=□99-48=5151 1=52师:“100-48”除了书上介绍的两种方法外,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计算吗?生1:把48分成40和8,100减40等于60,60再减8等于52。100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2.加深学生对已学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3.利用数学工具量、画几何图形。在教学中,巩固对测量工具的认识和使用,并初步学会利用工具进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后安排了“想一想”,然而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未做到使学生都想一想,只是在教完例题后一带而过,没有发挥教材设置“想一想”的作用。这样不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数学知识。为此笔者就全日制数学六年级课本例题后的“想一想”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材除了正文、例题、习题(包括思考题)等主要组成部分以外,还安排有“想”和“想一想”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虽然所占篇幅不多,但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这部分内容还没有引  相似文献   

10.
我们学过的“see”、“look”、“read”、“watch”四个词都有“看”之意,但其也有区别之处、至于它们的细微差别,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see”作“看见”、“看到”,着重是指看的结果。see是个瞬间动词,后面可直接带宾语。例如:  相似文献   

11.
12.
九年义务教材《几何》第三册第185页“想一想”: 一种圆管的横截面是同心圆的圆环面,用刻度尺,只测量圆管横截面的哪一条弦的大小,就可以算出截面的面积?(如图1) 解设大圆的弦AB切小圆于点C,连结OA、OC,设大圆的面积为S_1,小圆的面积  相似文献   

13.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共出现了70多处“想一想”(不包括“这样想”与“想”的内容).如何教好“想一想”内容,使其充分发挥“想一想”的作用.本文试就“想一想”内容的不同形式的出现及其作用与相应的教法谈点粗浅体会.一、例题前的“想一想”其作用与教法.1.提供思维的内容.如第五册P8例5是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数的读法,是在学生已有的读万级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教材在例题前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已经会读万级的数.想一想:亿级的数该怎样读?”这个“想一想”,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内容,具体想什么?教学时,教师要预见到“亿级的数该怎样读”这个“想一想”的知识基础,很好地做好知识铺垫工作.温旧后及时地把“想一想”的内容作为问题提出来,有机地导入课例,启发学生类推,由此总结出读多位数的方法.最后把“想一想”的问题与多位数读法法则沟通起来对上号,从而解决了想的悬念.第五册P9例6前的“想一想”也是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共出现了近百处“想一想”。如何教好“想一想”的内容,使其充分发挥“想一想”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现仅就“想一想”内容不同形式的出现及其作用与相应的教法谈点不成熟的体会。 一、例题前的“想一想”的作用和教法 1.提供思维内容 第五册第8页例5是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数的读法,是在学生已有的读万级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教材在例题前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已经会读万级的数。想一想:亿级的数该怎样读?”这个“想一  相似文献   

15.
左(zuǒ)下九个图(tú)案(àn)的排(pái)列(liè)是有规(6uī)律(lǜ)的。请在右(yòu)侧(cè)6个附(fù)有号(hào)码(mǎ)的图案中找(zhǎo)出正(zhèng)确(què)的图案,去替(tì)代(dài)小猫挡(dǎng)住(zhù)的地方(fBng)。《“赶走”小猫看一看》参考答案:图6。"%%%%%%%%%%$"“赶走”小猫看一看@王化清  相似文献   

16.
幼儿对周围的自然环境,经常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对于来自孩子的各种问题,老师通常的做法是马上给予答复。这样,虽然满足了孩子一时的好奇心,使他能获得一些粗浅的知识,但由于他问你答,孩子是“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样的答案,孩子往往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转瞬就忘了。因此,这种“瞬答法”不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我们认为,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妨采用“静一静、看一看、想一想”的方法,就是先不要急于告诉他答案,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孩子静下来自己去看、去想、去得  相似文献   

17.
一、(1)排比、比喻;(2)夸张; (3)对比、拟人;(4)借代; (5)反问、反复。 二、(1)明喻;(2)暗喻; (3)借11俞;(4)暗喻; (5)借喻;(6)明喻。产叫卜.咯~李叫卜加令洲告,.弓卜洲李州,州卜“卜.咯.洲李州卜叫,.裙卜日上期“想一想”答案~~  相似文献   

18.
人平常上楼都是腿脚运动,倒过来让楼梯运动,如何?这种“倒过来想一想”的思维方法,导致了电梯的发明。挪威数学家阿贝尔,运用类比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的关系,倒过来考虑椭圆积分的反函数,从而发明了一大类新的函数。只是简单的“倒过来想一想”,就将几乎走到尽头的椭圆积分的研究引向一片新天地。我国一位小学生,根据螺丝钉容易被拧下来的道理,“倒过来想一想”,通过修改螺丝钉的开槽形状使它不易被拧下来,从而发明了一种只能拧进去,不能拧出来的“保险螺丝钉”这种特殊的螺丝钉,集普通螺钉与钉子的优点于一身,不可谓不妙。…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在每课中都增设了思考题“想一想”,该思考题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对开拓学生思路具有很大帮助,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些思考题,提高教学效果。一、“想一想”中所提出的问题,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应抓住这一主线实施教学。 “想一想”多从教材的重点、难点出发,提出问题,解决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和难以理解的问题,对学生可起到悬念效果,用之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应围绕这一主线,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层层诱导、步步深入,教与学紧密相联。例如,世界历史第一册…  相似文献   

20.
课本中的“想一想”的内容是研究性学习的好材料,其中蕴藏着数学的思想方法,应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下面对人教版几何第一册第59页的“想一想”作一些探索研究,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想一想:如图1,AB、CD、EF是经过点O的三条直线,找出所有的对顶角,按怎样的方法找,才能做到不重不漏?简析:图1中有6对对顶角.在寻找对顶角时,应从某一角的一边开始,按顺序找,还应注意对顶角是成对的. 上面所讲的方法适用于直线条数较少的情况,如果相交于一点的直线有许多条时,该怎样数出所有对顶角的对数呢?探究:如图2,直线l1、l2、l3、…ln相交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