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感觉到怕冷、鼻塞,但嗓子不疼时,可用葱白2寸、生姜5片,加红糖适量煮水喝(煮10分钟左右即可)。喝姜糖水后最好盖好被子卧床发汗,切勿着凉。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2.
“朋友,如果我向您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请您帮我煮一个饺子,地道的韭菜、肉末、虾仁做馅儿,精白粉做皮儿的‘三鲜饺子’;但不要多,只煮一个。您一定会说,别开玩笑了,要吃,咱应好好下一锅,只煮一个,谁那么傻? 是的,即使只煮一个饺子,也得买菜、剁馅、擀皮儿、包馅、生火、烧水、下饺子……一道程序不能少,饺子虽然还是饺子,那成本,恐怕就高得令人咋舌了。 但是朋友,您可知道,在咱们的一些地  相似文献   

3.
2月1 0日,我在报纸上读到了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的这样一篇文章——《中国大学为何培养不出顶尖记者》: 深夜一点,在电脑前埋头几个小时批改采写作业的司久岳突感不适,想起身伸展一下僵直的身体,没站稳,一头倒地,昏厥过去.4个月后,已经偏瘫了的这位清华大学国际新闻教授对我说,他在清华大学办理了停薪留职的手续,将离开清华新闻课堂,坐着轮椅,奔向他心爱的新闻战场——到前南斯拉夫重新当记者.  相似文献   

4.
神游物外     
有国外媒体报道,加拿大某位女同学能在睡前灵魂出窍,看到自己漂浮在身体上方,或是自上而下观赏本人肉体。据说渥太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很重视,一番研究之后称她是首个没有任何脑部异常就能出现超越肉体体验的人。  相似文献   

5.
文职捐纳在特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状况下产生,财政体系中赋役制度无法适应社会情况的变化、救灾体系的废弛、防御力量的下降等.明中后期频繁开捐,致使捐纳渗入社会各个方面,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相似文献   

6.
[原文]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座,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①。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②。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③,子不佣矣。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  相似文献   

7.
《陕西档案》2013,(1):58-58
身体的免疫力一旦下降,身体上的一些小病都有可能成你的致命伤,因此千万不要忽视任何一个疾病的信号。  相似文献   

8.
一百年之后或许更久,中国作家面对的还是毛泽东同志早就教导过的那两句老话:写什么、怎么写。 《中国农村大写意》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首先得益于她的题材自身。中国历来是个“重农主义”的国家,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性用一句话概括:搞不好整个民族就要饿肚子。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袖一生充满感情地关注农民,毛泽东同志甚至这样告诫全党:不要忘记农民,忘记  相似文献   

9.
最近常听人宣讲经济学。讲者崇拜科斯、弗里德曼、张五常,甚至有点疯狂。听了很多,只有两个字印象深刻:成本。 他爱用生动的小例子。他问:人类社会为什么有家庭?然后自己回答:因为家庭减少了寻找异性的成本。由此洋洋洒洒分析下去,容易懂。 有位听他宣讲的朋友开了窍,回忆大学的时候做过的事情:他五音不全,逞能学吉他,第一手曲子是《莫  相似文献   

10.
采编工作绝不能等闲视之,因为采编工作就意味着创造性工作。采编新闻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新闻界的行话,发现了一条新闻,叫“捉了一条活鱼”。发现了新闻要制作,犹如捉了一条活鱼要煮。怎么煮呢?水煮?油煮?酒煮?据说温州人有这样的祖传秘诀:“酒煮特好,可除腥气,又可保原头原尾之  相似文献   

11.
王凯 《出版科学》2004,(3):61-61
风险与渠道开发、规模扩张之间成正比:风险小,渠道就不一定多,规模就不一定大;反之,规模大,渠道多,则风险就会相应增大.如何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就成了关键.不要单纯为了渠道多、规模大就不管风险的大小,也不要为了没有风险就任意缩减渠道、减小规模.  相似文献   

12.
短小精悍.短小精干错例:不论讲话还是写文章,都应该力求短小精干,不要让那些空话套话浪费听众和读者的时间。辨析:短小精干应为短小精悍。短小指事物短而小,又指人的身材矮小;精悍  相似文献   

13.
王再承 《声屏世界》2016,(12):25-26
我国电视娱乐新闻在其光鲜亮丽的背后,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三方面探讨解决办法,一是净化节目空间,要娱乐不要"愚乐",二是体现传播者立场:要品质不要跟风,三是承担媒体社会责任:要引导不要迎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留意报纸上的逻辑错误,所见大致分为四种情况。本文摘取一些文章为例,分析如下。 一、论证错误 题为《道义相砥是诤友》的小言论第一自然段写道:“《颜氏家训》曰:‘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这就告诉我们交友要慎。《资本  相似文献   

15.
三毛导语:自从我客串到编辑部,日久混熟了,那几个编辑就老拿我开涮.  相似文献   

16.
写作重型评论需要调查研究,至于几百字的小言论还要不要这样做呢?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因为一第三四百字的小言论,同样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要有的放矢,要以理服人。这就非对客观事物有个具体的调查了解,从而取得深刻认识不可. 说服力来自对事物本质的真知灼见还是先从两篇小言论的立论得失谈起吧。文章发表在8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如今读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发表的背景是这样的:当时,北京有一些青年,不管白天夜晚,天气阴晴,鼻梁上总是架着一副太阳镜,镜片上商标照贴,以示舶来,这种追求“洋味”的现象,反映了某些青年程度不同地存有崇洋媚外的思想。对  相似文献   

17.
《北京档案》2008,(5):45
错误一:一次采购过多蔬菜。研究发现,采购回来的蔬菜存储时间越久,它们所含的营养就越少。在冰箱保存大约一周后,菠菜中有一半的叶酸和40%的叶黄素会自然流失。建议每次采购食物不要过多,一周买三次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原文]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座,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①。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②。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  相似文献   

19.
《报林求索》2009,(5):95-95
<正>收放自如,追月流星,学习功夫上乘,双手剑。"只有做死的人,没有做死的行业……只要创业的人想要去发现并且努力,就一定能找到发展的方向。重庆火锅更是如此。"火锅特色:最大的特色是这个火锅吃了不上火。掌门人徐勇经过多年探索研制,终于发名出"不上火的火锅"——奇品红锅,该锅汤色洪亮,久煮不会浑  相似文献   

20.
母亲一直说她身体不太舒服.五奶奶得了乳腺癌,也是一样的症状,母亲是个坚忍的人,小病小灾从没放在心上,这次她说自己不舒服,肯定是把它当成大事了,我们故意轻描淡写地说那是小病,是身体偶尔不适,每个人都会碰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