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风教育对于少年儿童孝亲敬长、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爱国情怀等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兴起的教育竞争却严重介入了家风教育的思想路径和行为路径,使得家风教育日渐式微。为此,社会、学校、家庭三方要从降低教育竞争热度、提高对家风的重视程度两个方面入手,助推家风教育重塑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是大学生进行优良家风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不同于传统媒介的特征,既给大学生接受优良家风的教育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新媒体监管机制的建设,净化新媒体环境、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大学生接受家风教育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意识等途径来展开大学生的优良家风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在党的正确领导之下虽然取得不少成绩,但是必须看到我国高职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依然受到教育理念滞后、产教融合不深入、资金匮乏等诸多现实困境的影响和制约.面对这些现实困境,应采取转变高职教育发展理念,实施"专门教育";发挥政府宏观指导职能,深化产教融合;完善高职教育机制,加大经费支持投入;完善自身管理机制,提高教育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一方面要塑形,另一方面也要铸魂,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既要抓物质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繁荣乡村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是关键,而家风文明是乡风文明的缩影。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分析新农村家风文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家庭结构简化、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流失、学校德育教育不全面等问题,提出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的合力来有效推进新农村家风的传承和发展,促使优良家风文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家风是属于每个家庭特有的文化风貌,是优良传统的传承,是充满正能量文化的延续,是社会价值的一种缩影,是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从古至今,已经在中国人的心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似文献   

6.
家风家教的内容实质是国民教育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将家风教育贯穿于高校思政教育中,可以有效发挥我国传统家风家训的育人作用,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文章在研究新媒体传播特点、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的基础上,提出新媒体下高校开展家风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儒学对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儒学在现代条件下重新肯定儒家的价值系统,强调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力主返本开新;强调传统文化中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的一面,力主弘扬传统文化;强调哲学的超越功能,力推道德理想主义。这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我国教育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民族教育,吸取西方教育的精华;必须积极地革新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必须以育人为本,加强人文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8.
优良家风是一个家庭的宝贵财富,也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它有助于家庭的健康发展、家庭成员的进步及其道德提升,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探索家风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可操作性的策略,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素质修养,提升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精神基因,对家庭成员具有良好的熏陶感染、浸润教化作用,熔铸成一个人良好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要求,概述家风的历史传承、家风现状及重提家风的重要意义、新时代新的家风体系的构建,相信通过良好家风的约束和规范,定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美好道德情操和处事行为,让个体在新时代家风体系指引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0.
家风既受制于社会风气和共产党的党风,又反作用于社会风气和党风,主要有五大特征.实践性是其本质特征,还有时代性、独立性、继承性和理论性.研究探析家风特征,对培养健康文明的家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力量、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基础。在传统社会中,家风是勤俭道德养成的主要途径,对勤俭道德的养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庭是道德养成的最好场所,通过家风建设促进全民勤俭道德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当前普通高校教务管理中存在的制度、模式、理念问题的分析,分别从管理者、管理制度、管理手段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构建符合现代化管理理念的新教务框架。同时对培养现代教务管理人才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宋代士大夫家风教育主要是家长劝勉子弟通过对儒家经典、伦理道德、为人处事、居家治生等方面的学习,用以规范家人行为、处理家庭事务、确保家族繁荣昌盛、使子孙长期保持世代荣华富贵。尽管宋代士大夫家风教育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封建纲常礼教的思想,但是对于现今我们如何实现良好家风建设仍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系统教育工程中,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家风。夫妻恩爱共担责任是优良家风的基础,诚实勤劳节俭是优良家风的核心内容,礼仪守法善良是优良家风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现代化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也包含了政治现代化过程。政治现代化是实现我国长治久安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党的重要任务。政治现代化离不开成熟的公民社会的支撑,而公民教育作为转型中的中国对现代化进程的回应,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培育具有公共意识、公共美德和公共理性精神的公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合格公民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公民教育——也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爱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家风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供有机土壤。通过研究家风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含义、关系及问题,探析以家风建设为着力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旨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进而把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付诸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7.
家风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风、政风、民风以及社风。优良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既符合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客观要求,也对和谐校园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党员优良家风教育,包括提高思想认识、做好顶层设计,创新内容与形式、提升教育针对性,贯穿线上与线下、拓展教育渠道,连接理论与实践、巩固教育效果,旨在促进大学生党员学进去、悟得到、做出来,为健康优良的校风、学风、党风以及社风建设加推助力。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中小学的教育存在着结构性、制度性、素质性和工作性等问题,因此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改善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的素质以实现教育现代化。培训机构应该根据中小学的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近期改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优良家风家训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关注的焦点。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从小就接受优良的家风家训对他们就显得尤为重要。优良家风家训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更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保障,同时也是社会安定和国家富强的重要精神支柱力量。如何将优秀家风家训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联系起来,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优良家风家训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抓手和载体,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本篇论文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红色家风的内涵及主要内容,论述在“互联网+”背景下将红色家风融入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策略:挖掘红色家风资源,凸显红色家风的价值;依托新媒体,丰富红色家风学习形式;知行合一,传承红色基因;家校联动,增强学生对红色家风的认同感,培养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