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糍粑好吃,家乡的人们也通过打糍粑这一习俗迎接春节的到来.大人们挥舞着木棒打糍粑,孩子们围在周围蹦跳着、欢呼着,等待香气四溢的糍粑新鲜出炉.小时候的我感觉只要打起了糍粑,整个冬天都是暖暖的.  相似文献   

2.
魏娟 《现代语文》2006,(4):114-114
读苏童的作品就如同在剥蚀着自己的灵魂一般,让人感到一种痛后的快感,《私宴》就是这样一篇作品。 这是一个极其简单也极其普通的故事:故事就在马桥镇——这个充分记录了作品中所有人物的童年经历的地方展开:博士包青春节回到家乡,已成为家乡首富并把握着家乡经济命脉的老同学——大猫宴请了这位在北京已小有成就的博士同学。由于童年时期饱受大猫的欺侮,此时的包青对大猫既有反感,更有愤怒。然而,经不住大猫的软硬兼施,包青终于还是来到了大猫的酒桌。较量也在酒桌上展开了。不过是老同学简短的春节聚餐,却上演了知识与金钱、善与恶的较量。当然,更叫人深思的却是作品所展示出来的人性的弱点与人格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李琼香 《师道》2022,(2):56-58
<正>"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冬至已至,朋友圈里满是温馨的祝福与问候。走进教室,黑板上一颗大红心里"冬至快乐"四字很是醒目,而学生们都在欢快地进行着"冬至到了,寒假还会远吗"的设问和反问。紧接着,各个教育网站纷纷发出"各地师生就地过元旦、春节"的倡议。寒假、春节,就这样手拉手地伴随着冬至节来到了我的面前。遥远的家乡、在家乡过年的那些美好时光,一瞬间也都浮现在了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4.
一步、两步,步步都在向家乡靠近; 一声、两声,声声都是家乡的呼唤。要回到久别的故乡了。这一次回来,我将永远在家乡了。我要在这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扎根、成长。每每想到这,我总感觉有一双沉重而又满含期望的眼睛在盯着我,那是父亲——一位从事三十多年小学教育的教师的眼睛。离开父亲已近三年。记得离别时,他老人家用他那深沉的目光,满吐着悲戚,似乎在说:“学好后,你一定要回来,波儿。”  相似文献   

5.
家乡的团子     
今天是元宵节,按传统习俗,这一天,人们都会回家团聚,一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我们家今天的餐桌上摆的不是汤圆,而是一个个大大的、圆圆的、白白的东西。妈妈说,这是正宗的家乡团子,在乡下老家,正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子。城里的一些土菜馆也有卖团子的,但都没家乡的团子好吃。家乡的团子做工比较讲究,外面包的皮必须是用碎米碾成的粉子炒熟后制成的,里面的馅必须有腊肉和熏干子。所以每当临近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在灶台上挂上一串干子,熏好后用来做团子。吃着家乡的团子,感觉它油而不腻、喷香爽口,味道好极了!我问爸妈  相似文献   

6.
距离     
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首先给我的感觉是距离。儿子长大了,正是由于长大,才一步步拉大了我和他之间的距离。说几件小事吧:儿子是北京军医学院的文职军人,每年春节回家一次,全家其乐融融,可也难免话不投机。我和儿子一块上街,他非拉着我靠人行道最右边走。我说:“你看中间人少吗?”儿子说:“也许他们中间不乏文盲、法盲。”我无言以对,从此不敢再往中间走。和儿子一块在广场散步,咳嗽一声,他立马会奉上卫生纸。我说:“这不是北京。”他说:“北京也不是一个公民后边跟一个警察,自觉与否取决于文明程度的高低。”我只好乖乖地接…  相似文献   

7.
乡情     
<正>提起乡情,我的内心一直是有一丝歉意的。住在衢州有小十年了,不经常离开家乡的我,对于家乡似是有着难以形容的熟悉感和疏离感——我在这儿长大,可真要我说出个对家乡的完整而强烈的感觉,老实说,还真是没有。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我对故乡的情感多是平淡的,没有更多的五味杂陈。但在我的记忆中,家乡也是有趣的,对我而  相似文献   

8.
宠物店生意     
晓光 《大学生》2014,(10):52-52
正临近春节,北漂们要回家乡,一对小夫妻将他们的小犬寄养在小区的宠物店里,小犬被放入三层笼子的中间一层,眼巴巴地看着小夫妻俩,一声不吭。这时笼子的门还没关上,小夫妻很难受,但也不知所措,男孩握住它的一只前爪,只是连声说:"坚强些坚强些坚强些……"这是我那年看到的一幕,后来如何我不知道,不知道他们和小犬是如何艰难分开的。  相似文献   

9.
我的家乡东港是黄海岸边的一个美丽城市。一年中,这里最热闹的节日就是春节了,而这里的人们最高兴、最幸福的时候也莫过于春节了。  相似文献   

10.
Q博士信箱     
博士,你好啊!初次订阅《创新作文》.感觉很好!博士啊。帮我一下下……在班上,因为我是班长,所以人缘特别好(不要说我自恋哦)。当然我也有特别要好的三个朋友。但我从其他同学那里听到,他们三个说我“离群”了,我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觉得他们不信任我。怎么办?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拜托博士.帮我一下.我应该怎么处理?  相似文献   

11.
情系田径──记宁城县城关镇总校马勤老师乔宏杉1995年.宁城县城关镇总校城关一中光荣地被自治区评为”优秀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在这荣誉的背后,是一行行闪光的足迹。这足迹是一位多年战斗在体育教学与训练第一线的体育教师马勤同志带领着他的学生们一步一步地踏出...  相似文献   

12.
家乡的变化     
今年春节,爸爸、妈妈带我回家乡过年。好久没有回来了,这次回来我感到家乡有了很大的变化。刚到村口,远远地就看见村中建起了许多新的楼房。我们家原先低矮的平房也变成一幢三层钢筋水泥结构的高楼了。我急切地跑过去,跨进家门。哗!家中的家具也焕然一新,一台纯平大彩电笑眯眯地蹲在立柜上。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从前在农村家庭中很少见到的书柜,此时也在我们家中出现了。我随意地看了一下,发现书柜里大多都是科技书。家里的大人们告开篇简洁明了。书柜的描写,突出了家乡变化的新特点。让我觉得家乡变化最大的,还是春节期间村里人们开展的活…  相似文献   

13.
弄堂的滋味     
家乡的弄堂是感性的,深入肌肤的,它温暖地游荡在记忆的深处。而弄堂的味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感觉,没有"暗香盈袖"的销魂,却一直缠在心间,挥散不去;对家乡的眷念也如同曹雪芹对黛玉的偏爱一样,无关理由,却偏偏是心灵最深处的爱恋……  相似文献   

14.
在成人学校的讲台上,在校办科技兴农服务部里,在温室大棚里,经常看到一位面庞清瘦、头发花白的教师在孜孜不倦地工作,他就是乐亭镇成人学校教师张凤岭同志。年近花甲的张老师做成人教育工作十六年如一日,学校、田间处处都留下了他辛勤耕耘的足迹,播下了他爱岗敬业的深情。他如一头负重奋进的黄牛,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追求者的拼搏。他常说:“我是个共产党员,是家乡的土地把我养大,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对得起党,对得起家乡的父老乡亲”。  相似文献   

15.
老街的味道     
家乡的老街是感性的,深入肌肤的,温暖地游荡在记忆的深处,而老街的味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感觉,没有“暗香盈袖”的销魂,却一直缠在心间,退散不去,对家乡的眷念也如同曹雪芹对黛玉的偏爱一样,无关理由,却偏偏是心灵最深处的爱恋……  相似文献   

16.
郴州的春节     
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郴州也算是我的家乡。可是这么多年,我们都是回杭州过年,今年我们终于回了郴州。郴州城虽然没有乡村那么浓郁的春节气氛,但是满大街的红色,还是将喜庆的感觉提升了不少。红灯笼,红挂饰,就连大街上走的人都是一袭红。不管是年过半百的老人,还是俏丽活泼的小姑娘,都将自己打扮成一团火,燃烧着节日的喜悦。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年     
1月20日 晴 当阴历翻到冬至这一天,春节就快到了。在我的家乡,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宰杀年猪,贴春联,蒸年糕,穿新衣,放鞭炮,节日的气氛在乡间开始热闹起来,过年了,母亲也开始忙碌起来。  相似文献   

18.
家乡的弄堂是感性的,深入肌肤的,它温暖地游荡在记忆的深处。而弄堂的味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感觉.没有“暗香盈袖”的销魂.却一直缠存心间,挥散不去;对家乡的眷念也如同曹雪芹对黛玉的偏爱一样,无关理由,却偏偏是心灵最深处的爱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弄堂的滋味     
古乡 《广西教育》2007,(12C):30-31
家乡的弄堂是感性的,深入肌肤的,温暖地游荡在记忆的深处,而弄堂的味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感觉,没有“暗香盈袖”的消魂,却一直缠在心间,退散不去,对家乡的誊念也如同曹雪芹对黛玉的偏爱一样,无关理由,却偏偏是心灵最深处的爱恋……  相似文献   

20.
讨厌三年级     
潘诗滢 《小火炬》2014,(12):20-20
最近我有种不想上三年级的感觉,确切地说是讨厌三年级。第一个理由是,上了三年级。多了很多课,书也变厚了,我的书包像一块巨石,而我就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地往亡爬。更悲剧的是,教室从三楼搬到了四楼,当背着重重的书包爬到四楼时,我就从“蜗牛”变成了—条软绵绵的“毛毛虫”。别说走了,我连多爬—步的力气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