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是多民族、多语种共存的国家,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行政语言。国家教育实行"双语政策——英语加上一种母语",即以英语为第一语  相似文献   

2.
赵厚勰 《学子》2012,(1):9-11
新加坡约有280万人口,其中约75%是华人,10—15%是马来西亚人,10%左右是印度人,还有0.5%左右是其他种族人(新加坡籍欧美人)。使用的语言有英语、华语、马来语等。由于历史的原因,新加坡的官方工作语言是英语而不是各族母语。新加坡人大都掌握两种或更多的语言。他们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感...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个只有260多万人口的小国(华人约占70%),国土、矿藏等资源贫乏,国家经济的支柱是贸易、旅游与加工业,对外交流频繁,语言复杂(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四种语言为官方语言),在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中,人的语言能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新加坡教育法规定:“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水平的英语、数学和母语,按照每个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教育。”换句话说,新加坡的小学教育,是一种以语言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双轨制教育。  相似文献   

4.
王兵  杨荣华 《教师》2012,(18):5-7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华语、英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四种官方语言。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马来语为新加坡国语。因曾是英国直辖殖民地,所以政府机构一直采用英语。华人占总人口74.1%(2011年数据),新加坡政府在1979年推广“讲华语运动”,目的是要扭转华人使用方言的习惯,改以华语(普通话)作为新加坡华裔的沟通语言,效果显著。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华文日渐式微,使用人数和水平都在下降,其原因是深层次,多维度的。但诸多人士对华文在新加坡的使用价值和未来还是充满信心。诸多学者和专家也对华文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作者由“四大关系”说开去,问诊新加坡华文教学。.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约有280万人口,其中约75%是华人,10~15%是马来西亚人,10%左右是印度人,还有0.5%左右是其他种族人(新加坡籍欧美人).使用的语言有英语、华语、马来语等.由于历史的原因,新加坡的官方工作语言是英语而不是各族母语.新加坡人大都掌握两种或更多的语言.他们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感情,几乎人人都可讲英语.新加坡在教育上实行双语教学政策.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懂英语者在总人。中所占的比例要比所有东南亚国家都高。然而遗憾的是,许多新加坡人实际上讲的是一种所谓的“新加坡式英语”(即英语、汉语、马来语和印地语的混合体),类似于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华人占77.7%,马来人占14.1%,印度人占7.1%,其他占1.1%。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马来语为国语。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的双语制度成功地架起了新加坡与其他国家沟通的桥梁.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新加坡政府规定,英语是新加坡的共通语言,第二语言是各民族的母语,即华族的华语、巫族的马来语、印族的淡米尔语。新加坡的小学生除了用英语修读大多数科目外,每天还要花一定时间学习各自的母语。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母语的口语能力测试。以下着重介绍新加坡华文口试的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侯静 《江西教育》2007,(11):17-18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居民有华人(约占75%)、马来人(约占15%)、印度人(7%),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仅官方语言就有马来语、英语、华语和印度泰米尔语四种,用任何语言作为国语都不利于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移民国家,有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四种官方语言。其中英语是商务和官方语言,使用最为广泛。一般在学校的教学媒介语是英文和华文,所以大多数新加坡人民都能掌握两三种语言。因此在日常交往中,避免不了频繁出现语码转换现象。本文通过对一部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来分析语码转换的类型和功能,说明语码转换在新加坡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是使交际顺利进行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1.
海南人"下南洋"后在东南亚地区,尤其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接触了当地的语言,包括英语、马来语等。海南华侨归国后,大量的英文借词也因此进入了海南话。以此为背景,探讨海南话中英语借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侯静 《江西教育》2007,(22):17-18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居民有华人(约占75%)、马来人(约占15%)、印度人(7%),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仅官方语言就有马来语、英语、华语和印度泰米尔语四种,用任何语言作为国语部不利于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的双语制度成功地架起了新加坡与其他国家沟通的桥梁,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新加坡政府规定,英语是新加坡的共通语言,第二语言是各民族的母语,即华族的华语、巫族的马来语、印族的淡米尔语。新加坡的小学生除了用英语修读大多数科目外,每天还要花一定时间学习各自的母语。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母语的口语能力测试。以下着重介绍新加坡华文口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新加坡政府如何在历史、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确定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四种官方语言的语言政策,制定下同阶段的双语教育规划,形成新加坡目前绝大多数国民掌握两种官方语言,英语必居其一的特殊的双语现象,并使绝大多数华人在短短三十余年间经历了由讲不同汉语方言转变为讲华语(普通话)的语言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一、现行学制与初等教育课程新加坡是个只有 2 6 0多万人口的小国 (华人约占 70 % ) ,国土、矿藏等资源贫乏 ,国家经济的支柱是贸易、旅游与加工业 ,对外交流频繁 ,语言复杂 (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四种语言为官方语言 ) ,在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中 ,人的语言能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此 ,新加坡教育法规定 :“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水平的英语、数学和母语 ,按照每个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教育。”换句话说 ,新加坡的小学教育 ,是一种以语言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双轨制教育。新加坡小学的学制 ,也是一种以语言教育为基础的双…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的语言政策可以分为英国殖民时期的“独尊英语,放开其他”、独立前后的“独尊巫语,多语并重”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多语并存,英语独尊”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其语言政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尊重国内各种族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多语政策来谋求文化传承、民族和谐与政治稳定;以英语的通用来掌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利器,推动经济繁荣和国际沟通.冀求建立对国家的忠心和认同。在这样的语言政策的制约和影响下,马来语、华语、淡米尔语和英语四种官方语言的地位和功能呈现出明显的分工并存的态势:马来语是名义上的国语,是马来人的共同语,是各种族之间的底层通用语言;华语是华族的民族共同语,是华族社群的高层语言:淡米尔语是印度族的通用语言;英语是实际上的国语,是社会的顶层语言,也是各种族之间的通用语言。  相似文献   

17.
据1990年5月统计,新加坡总人口略超过300万,77.7%是华人,14.1%马来人,7.1%印度人,1.1%其他人。官方语言有4种:马来语、汉语、泰米尔语和英语。马来语是国语,而英语是行政用语。英语也是所有学校和大学教学的主要用语。1990年,10岁以上人口中,有文化的人口占80.1%。  相似文献   

18.
正连话都说不清楚的老师会被送去进修目前新加坡的主要种族是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所以常常可以听到三种语言:华语、马来语和英语。由于新加坡对外开放程度很高,很多印度人、菲律宾人,甚至欧美人也会来这里工作、生活。超市的收银员大多是印度人或马来人,他们讲英语的口音很重。跟他们对话时,我几乎每几秒就得问一句"Sorry?"至于"新加坡式英语",我也很难听懂。虽说英语是新加坡人的母语之一,但Sin-English的口音非常怪异,用国内新东方老师的话来讲,"新加  相似文献   

19.
短短三十年间,新加坡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岛国一跃成为发达国家,以英语为共同语的双语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行动党政府最初决定以马来语为共同语,独立建国后改英语为共同语,主要是基于三大因素:首先,历史因素。历史上英语是各类学校教育中的主要科目,是殖民地政府和劳工阵线政府早期双语教育蓝图中的共同语,也是新加坡历届政府的工作语言;其次,政治因素。英语是唯一中立的语言,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相互沟通,统一国家意识;最后,经济因素。新加坡的主要经济支柱是国际贸易,英语能协助新加坡跟发达的西方国家接轨并从中获取巨大经济利益,同时也为国民的事业前途带来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由华人(约占75%)、马来人(约占15%)、印度人(约占7%),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仅官方语言就有马来语,英语,华语和印度泰米尔语四种,用任何语言作为国语都不利于民族团结。同时,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必须普及世界语言。此外,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需求,英语实际上成为新加坡人的工作语言。因而,教学语言问题,在多民族,多语言的新加坡成为敏感的政治问题。各族人民既要保存本族文化,又要和其他种族人民进行交流和相处,而且还要保持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以及和世界各国广泛交往。因此,双语教育政策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