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芳 《老年教育》2013,(11):1-1
人的一生究竟有多少不如意呢?一位作家说过:“人活一辈子不容易。忧伤是活,开心也是活,既然都是活,为何不开开心心地生活呢?”道理虽然很浅显,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人?生活中,谁都会有磕磕绊绊,谁都会有苦恼忧愁。只不过有人走得平稳,有人走得坎坷,有人走得壮美辉煌,有人走得暗淡无光……无论怎样,生命的精彩不会因平凡而短暂,生命的意义也不会因伟大而延长。人的一生就是一次生命的旅行,怎样对待这次旅行,其实就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可以让生命的旅程变得美好。  相似文献   

2.
作为教师,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始终不能忘怀:教育指向一个个具体的人,教育的功能在于"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点化生命,润泽生命",教育必须关注生命,超越世俗功利,完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人生,帮助他们实现生命价值。因此,我们的教学是  相似文献   

3.
蝴蝶的精彩不仅在于“带着一身的美丽与哲意”“轻盈飘飞而来”,更在于她对“生命苦楚”和“生命短暂”的超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词典中,自庄周始,蝴蝶就成为极具魅惑力的花间精灵,给人以不尽的玄想。她似乎是不经意间撞临了哲学的圣殿,从此周身的每一个花纹便都隐藏着一个关于哲学的悬念。  相似文献   

4.
李商隐诗歌残缺美具有多重价值:确立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包含着一种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体现了晚唐没落、颓废、消沉的时代精神;找到了生命的存在价值。生命每一个阶段都自有价值,人应该活在当下,把握现在。生命的价值还在于执着努力追求的过程,而不在于结果。  相似文献   

5.
人要成长为人就必须受教育,因为受教育可以促进人的人格化、人类化,使人获取基本的人之秉性和人之资格。人是一种“可教化的生命”“,可教化性”是人所特有的“先天的性格”。人受教育的旨趣在于:超越自然生命,走向文化生命;超越现实生命,走向未来生命;超越符号生命,走向实践生命;超越个体生命,走向人际生命。  相似文献   

6.
生命超越是人的生命的本质特征,当人与外在世界发生关系时,希望摆脱外在自然规律的限制,超越动物那样的自然奴隶的身份,实现人与外在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人更渴望摆脱自身内在的限制,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达到神那样的无限性和神圣性.生命超越一开始就是一种精神超越,它是一种信仰、态度、理想、希望,本质上是人面对一个异化的世界既无能为力而又心有不甘的产物,表达着人不满足于不完美的生存状态而渴求完美、升华的追求."生命超越"存在于各种话语中,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对其解释各有不同.但就人的生命本身而言,则积淀着人类代代相袭又生生不息的内在诉求,是人类永恒不灭的情结.当这一情结诉诸于文学世界时,就构成了文学的最深层的永恒主题:"生命超越".正是"生命超越"主题的存在,人们可以俯瞰人类生命的过去,把握人类生命的未来,生命在文学显现中得以永恒.生命超越主题研究不同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生命超越研究,它立足于非概念的形象性、非逻辑的想象性、非信仰的情感性,来探讨不同民族文学经典中超越主题的价值及其差异,追寻一种超时空的文化意义,具有跨越国别和民族界限的共通意义.这不仅是一种超越意象的外在把握,也是一种超越意义的内在探求;不仅是一种超越形态的历史整理,也是一种超越心理的文化剖析;不仅是一种超越意蕴的显意识描述,也是一种超越逻辑的潜意识的揭示.  相似文献   

7.
<正>"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观点。这个观点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向死而生"站在哲学高度,用"死"即生命短暂的客观性激发我们把握今天、珍惜当下,用生命的宽度、厚度补足短暂的长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吗",引进了"向死而生"的观点,其目的是让学生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  相似文献   

8.
东汉末特殊的社会形势促使文人们生命意识的觉醒,并在诗歌中表现出来,表现得尤为强烈而集中的以"三曹"为代表。他们的生命意识超越了悲叹生物生命短暂的局限,慷慨高歌追求建立自我社会生命的价值,实现社会生命的不朽。他们这种对生命的清醒的认识,对后来生命情绪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一个历久不衰的主题起到了首开风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不但关注学术,而且关注人的发展问题,尤其关注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学政治教学参考》让我如坐春风,真正感受到我们需要什么。部编教材"探问生命"单元,给了我深刻启示,让我想起了政参人的办刊理念、思路、宗旨与目的,其共同价值指向都是人,都是关注、解决人的发展问题。人来到世界上,怎么活,为谁而活,如果不解决这样的问题,说什么都无用。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不但要为  相似文献   

10.
庄子是一个生命哲学家。他对人生命运的深切感知和思考,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人生命运的形象画面:人就像被无数绳索捆缚的、时时刻刻处于挣扎状态中的活的机体。但人并非只有被命运捉弄,当我们透视了生命的本真,就可摆脱生命的种种桎梏,达到接纳命运、重视生命,实现生命的超越和精神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庄子是一个生命哲学家。他对人生命运的深切感知和思考,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人生命运的形象画面:人就像被无数绳索捆缚的、时时刻刻处于挣扎状态中的活的机体。但人并非只有被命运捉弄,当我们透视了生命的本真,就可摆脱生命的种种桎梏,达到接纳命运、重视生命,实现生命的超越和精神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李元凤 《学语文》2012,(6):17-18
著名女作家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是一篇促进学生构建审美意识系统的佳作。作者通过对审美对象——紫藤萝的直觉观照,以一个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细腻的心灵解读了什么是超越死亡之后的生的喜悦。如何引领学生跟随作者的审美体验而感受生命的短暂和恒久之美并认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生命若花:穿越古今的人生感悟人的审美活动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情感,即  相似文献   

13.
汤显祖自异其伍、离致独绝的超越时代处,正在于他对生命之重、生命之贵的深刻觉解。《嗤彪赋》正是一则人生无辎重而行的悲剧性寓言。“人有所不可宜”是汤公一生所坚守的生命存在原则。杜丽娘是晚明第一个生命辎重意识觉醒的东方女性。  相似文献   

14.
奋斗     
我们总是向往幸福的人生,希望可以不工作不学习,干自己爱做的事,不愁吃不愁穿。但当我们真过着无需奋斗的日子时,无聊郁闷就会接踵而来。“生命的意义在于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许多有意义的事。”这是许三多给我的启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奋斗,发掘生命更本质的内涵,只有不断前进,我们才能生生不息,找到幸福的彼岸。  相似文献   

15.
梁德林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1):52-54,62
人称秦观为“古之伤心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敏感是秦观成为“伤心人”的重要原因,秦观的“伤心”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与此相适应,秦观词中出现了不少诸如“斜阳”、“落花”、“东风”、“流水”等象征时间的意象。秦观虽有大志却性格脆弱,总是有人生短暂、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词中的感情显得分外沉痛。秦观词的生命意识。更注重生命的质量,而不在于绝对时间的长久。  相似文献   

16.
精神生命在于寻求超越。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意味着人类听从存在的召唤,回归本真的自我,恢复与自然万物相融合的原初生命状态,找回人类原初的生命智慧,使人重新成为真正的人生存在于天地之间。诗人正是在风中静静聆听大地回音的人,诗人在这样的言说中回到了本然的自我,与天、地、神合一,这就是人的本质存在,生命的美和诗意。  相似文献   

17.
《职业技术》2007,(19):1-1
动物的一生通常只停留在对生存的追求上,为活而活着,而人类现已进化得超越此境界了。在几乎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的设计未来时,有一个事实让我们已经无法逃避:谁能够把自己的未来设计得更好,谁就能够取得生命的最佳位置。这就是让现在的行动拥有未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晓莉 《华章》2007,(9):136-136
语文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活"之所以被视为语文教学的"关键"与"生命",其原因就在于它创造了教师、学生、教材融为一体的和谐境界,这也恰恰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以最大的热忱和毕生心血所上下求索的理想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作文题目蜉蝣是目前已知的寿命最短的昆虫,朝生暮死。希腊哲人亚理士多德给它起的学名是ephemeron,意思是"短暂"。小小蜉蝣,引起人们对生命的思考:苏轼《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句,正是借蜉蝣感慨生命的短暂。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请以"短暂与永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出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二.写作导引这是一个关系类作文题目,由  相似文献   

20.
<正>生命情调,这是一个十分复杂而且很难下确切定义的一个词,但可以简单地说,所谓"生命",即一切有灵与肉、血与脉的物质实体;何谓"情调",即生命所启示或揭示的被某一群体或民族认同并受个体情感所限制的对物我在某种环境下的内心体验。生命在于"真",而情调在于"美"。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人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