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常怀宇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4(6):144-144,F0003
常玉作为中国写意性油画早期的实践者,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中国油画发展史的跳跃性,一度被历史尘封,不被世人所认同.但是在世界绘画大变革的今天,常玉的油画艺术成就不再被忽视.当我们再品味常玉的油画艺术,会得出其为中国油画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该文主要从常玉油画写意性的形成原因,与中国传统绘画传承的具体表现这两方面进行分析,来诠释常玉油画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
意象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意象问题是哲学、心理学、美学、文艺学研究中的一个理论难题,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主要阐释审美意象论.对古今中外有关意象的经典言论加以辨析,提出意象为“意中之象”的命题,并对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象论作了阐发.最后对审美意象的本质、结构、形态和功能等作一概括.  相似文献   

3.
由于当今社会中,经济、物质、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信息交流的便捷,使得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艺术交流是那么的频繁,文化的交融、相互的借鉴如此广泛的深入,艺术的形式和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颠覆式的改变.传承了几千年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裂变,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沿袭千年的艺术形式,时代要求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承袭精华,弃其糟粕,使这中国传统的中国工笔画呈现新的,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4.
司空图提出了"思与境偕"的诗歌形象理论,这一理论是在总结唐代诗歌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国古代"韵味说"的继承和发展,从追求"滋味说",再到追求"味外之味",这是古代诗人努力追求文学作品表达思想内容的最大化的工作不断深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观念强调的是"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艺术境界来源于具体形象之外,所有的这些形象只是一个载体,构成了完整的一个外貌特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整个艺术表象的拆解。中国的绘画美学观点是主张其所运用的艺术表象是一种非表象的表象,是一种象外之象。画者是用"以形写神"的笔墨,画出了"气韵生动"的形象,即美学的"非表象的表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绘画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直接同画中之白联系在一起。画中之白总是潜藏着画家的某种情思意趣 ,它能使画面直观的主题得以充分、突出的表现 ,保证了画面艺术形象的概括性。它从整体的观念出发 ,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 ,依据民族的的审美心理 ,承袭、坚持、发展、创新了以线为主的造形艺术手法 ,从而使空白的运用带上了民族特征 ,提高到出神入化、通幅皆灵的艺术境地 ,最终使空白美在中国画苑中奇葩独放。  相似文献   

7.
再现艺术以再现的对象审美客体为参照,艺术真实的特质是形神俱似,合事实,合物理,即艺术形象与客观物象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都相吻合;表现艺术以表现的对象审美主体的情意为参照,艺术真实的特质是神意交融,合心境,合情理,即艺术形象与审美主体特定心境和心灵体悟相融洽。艺术真实在于形神俱似、神意交融二者居一或兼之。  相似文献   

8.
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相互借鉴、吸收、共融,推动了绘画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发展。既具有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绘画理念,同时又涵盖着油画本质特征的写意油画风景更能融汇中西,有着较强的艺术生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着未来中国油画风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不说“画”而说“写”,这是很有意味的。“画”指向客观对象,是从再现的角度看问题;“写者,泻也”,发自主体的心灵,是从表现的角度看问题。表现是心性的表现,情意的表现,所以必然重情意的抒写而轻形貌的描绘。人的心性和情意在本质上追求自由,而“逸”是自由的纯粹境界。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在形式上已开始摆脱西方写实传统的束缚,逐渐开始借鉴和融入中国画的以形写神、传神默照、自由潇洒的写意手法,中国油画的发展愈来愈显示出民族特色和风格。意象理论是在意象与意境,以及形与神的辩证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绘画美学体系,并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绘画和审美实践活动之中。我们提倡意象美学精神,实际上就是要在借鉴西方写实油画的基础上,大力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绘画美学传统,以促进中国当代油画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考察儒释道思想与中国山水画中"水"的意境的关联认为:儒家思想表现在对山水画整体的和谐统一观上;道家思想表现在通过"水"追求愉悦流畅的心情表达、水墨为上的观念形成、以及无墨处皆成妙境的意蕴;禅学思想表现在山水画中"水"的地位提升、"水"的审美趣味、"水"的表现风格与种类发展。儒释道思想为山水画之"水"的意境提供了价值依托,山水画之"水"的意境也是儒释道思想的一个展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比较与定性研究,认为古典抒情诗歌语言与一般语言分属不同编码系统的语言,古典抒情诗歌语言符号才是纯粹的文学符号,其中那类符形与所指结合,所指对象为物象的符号称为物象符号;它源于客观物理世界或虚拟世界,最早产生于《诗经》时代,通过想象或联想产生,通过社会的约定而具有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它是一种意象符号:呈现的是一个具体的形象,蕴含着诗人主体寓意,并与诗人主体心理之间存在对应性关系;它又是一种文化符号:从起源伊始就具有文化特征,既反映时代的文化共性,又反映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领会中国传统抒情诗的一把钥匙。分析了意象内部和意象之间的特点,并且指出是中国传统化孕育和产生了中国传统抒情诗意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意象论是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的基本范畴。意象的发生过程呈现出三个阶段: “意”与“象”分述的孕育期; 刘勰“意象”论的萌发期; 历代文论家阐发“意象”并使其理论化的发展期。“意象”一方面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另一方面其理论在“意”与“象”、“形”与“神”、“意”与“境”等二元互动关系中构成, 赋予其文论内涵及其审美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种高凝点原油降凝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高碳酯、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三元共聚物,研究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降凝效果的影响,将三元共聚物与双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使辽河油田原油凝固点由原来的50℃降低至41℃。  相似文献   

16.
“气韵”论自六朝谢赫提出后逐渐成为中国美学极其重要的理论,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具有指导性与总结性的意义。作为审美准则的品评标准同时又作为绘画创作过程的具体方法,“气韵”论在创作实践中的意义体现为“气韵”与笔、墨、势、意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作者就中国油画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中国油画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对中国油画目前的路子给予肯定,同时通过层层深入论述,总结性地提出了中国油画任重道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面对西方当代艺术的冲击,当代中国油画面临着困境和发展机遇。振兴中国油画、振兴民族艺术成了中国艺术界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上,威廉姆·布莱克是英国第一位藐视情理规则、反对18世纪古典文学传统、珍视个人想象的浪漫主义诗人。《虎》诗为布莱克创作并被收入到其诗集《经验之歌》中,是一首反映作者进步思想的著名中短诗。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听觉意象、象征意象、动感意象、引喻意象来具体表现其思想,读起来使人感到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对《虎》诗进行评论,旨在领会诗中的深刻涵义、挖掘其中的美学价值、借鉴诗歌中的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水彩的多元格局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支撑的意象水彩成为当今水彩发展的生力军。本着关注和弘扬当下的意象水彩.就意象水彩的造型过程而言,文章从具有相互关联的五个角度阐述了在水彩意象的造型过程中。中西融合的必然性和其积极意义。在肯定水彩意象造型语言的同时,为其发展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