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教育之经济功能的现实形态开始显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之经济功能的现实形态具体表现为:教育消费的挤占效应已大为减弱、产学研结合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高校园区形成教育经济岛屿效应、教育资源分布的经济影响凸显、教育投入拉动经济的潜力较大、大学生就业直接带动经济的增长等。根据当前我国教育之经济功能现实形态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助于建立高等教育与现实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2.
探讨高等教育质量与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明确高等教育机构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功能以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等教育质量与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显,理论上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产品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衡,而导致这种失衡的现实原因主要包括个人高等教育需求膨胀对于高等教育供给规模的刺激、扩招政策的影响、社会需求的增长滞后以及众多现实制约因素。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需要适当控制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速度、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消除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渠道与失业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4.
就业质量的提升与良好的就业稳定性紧密相关,对于大学生就业,不能光看就业率,就业质量亦非常重要,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性应纳入政府考核大学生就业的核心指标之中。提升就业稳定性对于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促进企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增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大学生要做好职业规划;高校要提高教育质量;企业要以员工为本;政府要担当责任。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契合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当前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预就业"实践对大学生综合就业能力有较大提升,显著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并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赢。  相似文献   

6.
黄振宣 《高教论坛》2014,(7):100-102
当前教育与就业之间呈现的不确定性关系以及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革是大学生就业中高校责任有限性的现实依据。厘清大学生就业中高校的有限责任,明确它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且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教育内容,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应有之举。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形势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对于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的进一步加大,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日益引起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从择业教育的角度入手,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容以及通过择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进而基于择业教育视角指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所要实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条主要途径:合理安排课程、增加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指导性内容,增加就业指导的宽度和深度,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参加与就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丰富心理疏导方面的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残酷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心理带来重重困惑:理想择业与现实择业的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矛盾、理想教育与现实教育的矛盾。高校德育应从渗透大学生择业观念矫正、就业常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择业心理教育等方面入手,消除大学生心理困惑,使之以积极姿态面对就业。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各级政府和高校普遍把提升就业率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主要目标,而大学生就业质量逐步下滑的现实问题日益显现。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面临问题与挑战,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我国理论和实践部门应当关注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