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9):27-32
当前的课程论争主要围绕"新课改是否轻视知识",是否应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新课改"是否脱离中国国情"等重点问题展开。这表明教育理论界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发展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笔者从三个方面入手,结合我国教育教学实际。对课程改革的合理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政府、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角度,就如何深化改革,促进我国教育的持续、和谐发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如何处理课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这是课程社会学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回顾课程思想史,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一直存在分歧。在课程是否要将社会文化作为其基本内容的问题上,19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学校课程应以社会文化为基本背景,为社会文化的传承服务,但卢梭(Roussear.J.J.)却主张自然主义课程,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的“牢笼”,使人依天性自然发展.在课程如何反映社会文化的问题上,人们的意见更见分歧,“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长期斗争,“文饰课程”与“实科课程”的激烈对抗,都是这些分歧的反映。这些争论深刻地…  相似文献   

3.
说到教育争鸣与探讨,不能不提起2004年的一场震动全国的南北争论。这场争论直到今日都在不间断地延续——[事件回放]2004年第三期《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上刊载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学论权威专家、教育部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导师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一文,这篇长达4万余字的文章尖锐地指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流行,反映了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它有复杂的社会、思想根源和片面道理,未能全面把握个人发展的社会机制和认识机制。它干扰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决克服。针对王策三的观点,2004年10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钟启泉在《全球教育展望》上发表《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就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中的问题进行论述。两位学者的争论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和对改革方向正确与否的认识,引起了广大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观点     
正社会领域课程内容应取材于各类人文社会学科王伟、李静在《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4年第7、8期中撰文指出,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旨在帮助儿童认识和了解社会生活,因此,宜将儿童所熟悉的事物置于历史、地理和文化的多维视角中,以此拓宽儿童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综合了知识、技能、信念、价值观、态度和行动等方面的内容。因此,社会领域课程需要从各类人文社会学科中提炼核心概念和经验,并以此确定课程内容。具体而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青海、海南、浙江、西藏等省市自治区乡村中小学的调查,从课程社会学研究视角进行分析,发现长期以来乡村中小学体育美育课程被轻视或忽视的深层次原因,即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导致体育美育课程成为“副课”、体育美育知识成为“低地位知识”,严重影响了体育美育师资队伍建设。针对这些原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构建国家、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乡村中小学体育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文化哲学的视角下,以“知识”为讨论平台,个人性课程对存在性课程发起两大冲击:对个人意义的肯定,对知识权威的破除。借助知识的自为价值和功能价值的分析框架,在前课程研究领域,伴随着激烈的文化选择,存在性取向和个人性取向同样朝向了现实的幸福生活,但初步萌发了争论的焦点。现代学校的建制奠定了存在性课程的合法地位。在现代课程研究领域中,围绕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怎样对课程进行逻辑的组织”的问题,个人性课程从课程框架入侵,而后发展到课程结构的渗透;围绕着对“谁的知识”、“怎样的知识组织”、“怎样的知识传递”的问题的回答,存在性取向课程和个人性取向课程的争论又重新融合,再次走向人类的理想未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实践推进,学界围绕着理论与现实存在的"轻视知识"思潮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概括地说,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知识教学主要面临三方面的挑战: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冲击;人道主义、人文主义的勃兴;前现代和后现代夹击堵截、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同步推进的现实国情。这三大挑战在知识教学的方方面面都有所表现,对知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作为理论回应,我们在本体论上要坚持系统传授-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这一基本理论主张,在知识的"质"和"量"上审慎选择,同时积极有效地统领和科学提升学生在学校教育之外的各种认识渠道所获得的信息;在方法论上坚持多样综合的行动策略,对知识教学的具体实现机制加强研究,不断优化传授-掌握知识的过程;在价值论上坚持科学、高效、人道的基本诉求,同时因地制宜,避免单打一、一刀切等极端主张和做法,实事求是地向着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8.
儿童的经验是学前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学前教育课程不仅要关注有利于儿童理解和认识外部世界的物理的、逻辑的经验,还要呈现出与儿童的自我成长有深刻联系的独特经验。基于此种儿童经验,围绕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建构展开探讨,从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课程开发的本质一定程度上就是知识的选择.目前,校本课程多停留在教学层面的计划和课程的具体实施上,而较少从课程开发、知识选择的角度去考虑课程内容的设置,更缺乏根据儿童的生活实际去选择适合其兴趣爱好、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内容.在民族地区,校本课程中的知识选择,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对学生发展的切实关照;要在注重文化多样性的基...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理论界,人们对于教育学的认识还存在着分歧,表现之一就是: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学科?也就是对教育学的认识问题及教育学体系问题。澄清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弄清科学、学科、教育学各自的概念,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语言学角度来把握这些术语是我们理解他们的一个前提。《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中对“科学”定义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认识体系,它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每门科学通常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观从现代向后现代的演进,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被知识的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消解。这必然会对课程选择产生影响,因此从选择主体多元化,选择内容多样性和选择原则多维度等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多样的实践模式:创新模式、整合模式、调适模式、选择模式。课程创新是校本化程度最高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课程整合是以超越不同学科知识体系而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的,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整体育人的功能;课程调适是对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和审定的教材在学校实施层面中由教师所进行的校本化处理,使之对教师和学生更具适切性;课程选择是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挑选、确定学校实施的课程的过程。四种实践模式各具特点又相互补充交叉,反映了课程开发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课程的基本问题。内容标准是经选择和组织之后的课程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呈现。明确、科学的内容标准对语文课程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的制订,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必须以语文学科基本知识和能力为基点,同时服务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的科学表述是有效呈现课程内容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知识是课程的基础性源流。课程知识观包含课程知识主体观、课程知识本质观、课程知识评价观,它们分属课程知识的意识形态、选择与组织以及评价问题。基于课程知识观三方面的相互关系,依据课程知识主体类型可将西方课程知识观划为社会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个人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和个人—社会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三种类型。在逐一梳理与批判三类知识观的基础上,借助中国文化的历史性向度,重建一种新的课程知识观,即个人—社会辩证伦理主体的课程知识主体观、辩证唯物主义课程知识本质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课程知识评价观。  相似文献   

15.
张莉娜  王磊 《学科教育》2013,(5):106-112
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和我国的现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比对分析中澳两国课程文本在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方面的异同,发现:我国课程内容覆盖面全,以内容模块体现选择性,课程评价提出多样化评价理念和建议;澳大利亚课程内容只选择部分学科核心知识,注重学科观念建构;课程评价注重学科核心技能,对多样化评价特别是活动表现评价提出具体可操作建议.澳大利亚课程标准不求知识点全,力求建构学科观念的课程内容设计,以及注重核心技能评价、落实多元化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的具体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课程知识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选择出来,并经过精致编码的知识,它在学校中作为教育的栽体存在,本身具有明显的特征.课程知识的生成过程,实质上就是从实践上回答关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也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和传授给学生.自教育学作为一门专门化的学科开始.课程知识的选择和组织的问题就成为教育理论特别是课程理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信息社会的到来,大学课程知识选择实践逻辑正逐渐发生改变,知识选择范围和对象已由"教育知识"向"教育资源"转变,知识选择主体越来越呈现出由"教育者选择"向"学习者选择"发展,知识选择价值取向呈现出由"优胜劣汰"的精英价值取向朝"机会均等"的个性发展价值取向发展,知识选择模式则呈现出由强调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公共服务"模式向强调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事业"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优化、课程内容的改革三个方面论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视野,确立了从实用、社会责任、知识的内在价值、哲学价值、丰富孩子的童年时代等五个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并阐明其基本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们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论争,都关涉到人的存在与发展的问题,即人学视域的问题。人学揭示出人的存在的一般特征为:人是现实的生命活动的存在,是社会文化的存在,是自主超越性的存在、整体性(或完整性)的存在,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理性的存在,是具体的、个体的存在。尽管新一轮课程改革体现出强烈的人学追求,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因而在人学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实现基于知识选择的课程与生活的整合,立足本土与传统的课程与文化的整合,关注实践的课程与活动的整合。  相似文献   

20.
近现代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主要基于科学课程的理论,当前大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知识的联结。复杂性科学关于整体性、关联性和开放性的理论观点,为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视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理论应当从传统的精义论、均衡论和进步论转向联结论;通识教育的课程编制也应从学科中心、问题中心和方法中心转向以主题为中心的关联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