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处上海西区的南洋模范中学,困其悠久的历史,高质量的办学和卓著的成绩而闻名沪上。追本溯源,南洋模范中学是从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1901年设立的附属小学演变发展而来的。因此,南洋模范中学与南洋公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要谈南洋模范中学的来历,得从南洋公学谈起。 南洋公学系清朝大臣盛宣怀于1896年创立。为解决师资与学生来源,公学先后于 1897年设立了师范院、外院(相当于小学),1898年设立了中院(相当于中学,1908中改称中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学出版溯源——纪念南洋公学译书院1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洋公学译书院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出版机构之一,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前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盛宣怀上奏清政府,动议成立译书院。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聘请张元济为主任。直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因经费紧张,译书院停办。(一)南洋公学译书?..  相似文献   

3.
曾在济南南洋读完初中的宁小荷(化名)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她在南洋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是初三时那次罢课。那是2004年冬天,学校突然决定对整个初三年级分快慢班。  相似文献   

4.
对话任靖玺     
2004年10月,彻底退出南洋教育集团的任靖玺在网上发布了长达8万字的个人自述——《教育炼狱十年》(以下简称《万言书》),震动了当时的中国教育界。文中,任以激愤的口吻将南洋的命运归咎于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5.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坐落于辽宁大连市黑石礁高校学府区。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1953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校档案馆成立于1997年6月.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馆藏文书、科技、教学、外事、  相似文献   

6.
赫赫有名的南洋教育集团,曾经的中国民办教育的翘楚.最高峰时。在全国拥有12所幼儿园至高中一贯制学校,2003年时总资产价值人民币13亿元。在2004年底被中国教育联合会授予惟一的“中国民办教育最佳品牌”。 仅仅一年后,南洋即全面崩溃。2005年入秋。到期的各校教育储备金无法兑现。从而引发全国南洋学校的挤兑——至年底,济南,青岛南洋学校停办,大同、洛阳等校由各地政府接管,南洋集团董事长帅建伦以涉嫌集资诈骗罪被定为A级通缉犯并被抓捕。更为惊人的是。2006年5月.济南南洋学校的两任校长和一任财务主管被押上法庭,被控犯有”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 在最辉煌的时候,无数媒体曾把南洋比作中国民办教育的旗帜。那么这面旗帜是如何落地的?这座民办教育“王国”的坍塌又意味着什么?有教育局官员说,南洋是一场持续十年的骗局。有家长说,南洋的失败,是中国教育的失败。也有老师说,是中国教育的失败,决定了南洋的失败。[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刘平  胡亚南 《档案时空》2014,(11):23-25
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第一任校长何嗣焜(1843—1901),字梅生,武进奔牛人,家中世代耕读,何嗣焜十七岁就能为乡人作传,他二十岁以一介生员身份入伍淮军,在军中他深得两广总督张树声的信赖。光绪八年(1882年),张树声在何嗣焜的强烈建议下,果断出兵,一举控制了朝鲜皇宫内乱,同时堵住了日本出兵。  相似文献   

8.
自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中国商界以个人身份携带产品参展起,对博览会所具贸易互通、创意展示、技术交流及其广告效应就有了深刻的认识。早在1894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就提出“设博览会以励百工”。然而,封建王朝民不主政,言之无用。1905年底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的端方出访欧美后,对博览会的作用有了一定认识,于1908年12月18日向朝廷奏请在江宁(南京)举办“南洋第一次劝业会”。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编教科书,始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上海南洋公学所编的《蒙学课本》。自此以后,随着新式学堂的产生和民间出版机构的出现,编写教科书之风日盛,其中尤以文明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被上海报界称为‘四大金刚’的是:《申报》的席子佩、史量才,《新闻报》的汪汉溪,《时报》的狄葆贤。△外国传入中国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是日本松本君平著的《新闻学》。这本书于一九○三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出版。  相似文献   

11.
近代地理学家张相文(1866~1933),字蔚西,号沌谷,清同治五年四月十六日(1866年5月29日)生于江苏省桃源县(今江苏泗阳)。他自幼好学,爱好地理,博览史传,卓有见识。甲午战争后,因痛惜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萌发了研究地理学的决心,想通过传授介绍地学知识唤起国人的救国意识。1899年起,他先后在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广州师范讲习所、天津北洋女子高等学堂任教。他积极创办地学组织,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底到2006年初的短短数月内,曾经红极一时的南洋教育集团在各地的10所15年年制(从幼儿园到高中)分校接连倒闭,师生被分流。 究竟是什么倾覆了有“中国民办教育航母”之称的“南洋”?[编按]  相似文献   

13.
沈葆祯(1820~1879),字振宗,号幼丹,原籍浙江,1820年出生于福州,1847年中进士,历任江南监察御史、九江知府、赣南兵备道、江西巡抚、总理船政大臣,后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他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女婿,居官颇有政绩。  相似文献   

14.
陈蓉 《湖北档案》2010,(6):38-39
1915年.沈安娜出生在江苏泰兴的一个书香世家。1932年.沈安娜就读上海南洋商业高级中学.结识了中共特科的华明之。1934年.沈安娜由于经济拮据,选择了收费低且学期短的中文速记学校就读。  相似文献   

15.
汪汉溪在长期的办报实践中,特别是在主持<新闻报>的过程中,对受众的定位、心理需要等方面进行过有益的探讨,形成了一定的受众理论.这与当代的"受众中心论"不谋而合,具有理论上的超前性.  相似文献   

16.
我与《新闻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1900年出生的。我出生的前一年,恰好是福开森接办《新闻报》、亦即我父汪汉溪开始从事新闻事业的那一年。所以《新闻报》最初阶段的经过情形,是后来从我父亲日常谈话中得知的。我亲身参加报馆工作,已在1920年以后。本文所叙《新闻报》初期经历,只能是一些概要;以后较详。  相似文献   

17.
邹韬奋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里,从小受到的是封建思想和旧礼教的“熏陶”,刚满5岁时,就开始读《三字经》。1909年春,经过八年多儒家文化的“启蒙”后,韬奋走出了家塾,考进了福州工业学校,开始接受“洋学堂”的教育。1912年10月,韬奋17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把他带到上海,报考南洋大学附属高等小学。当时已开学一个多月了,而4年级中正好有一缺额。经沈叔速校长亲自主持考试后,韬奋作为插班生进入该校,开始了他在上海的求学生涯。(-)南洋大学当时已经是国内著名的工程学校,由附小毕业可直接升中院(即附中),中院毕业可直接…  相似文献   

18.
说起我国民族毛纺织工业,少不了会提到一位创办无锡、上海两家协新毛纺织厂的人物,他就是已故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委唐君远。奉父命禁助办丽新唐君远,又名增源,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农历六月初六出生于江苏无锡。世祖唐华甫于宋末自安徽迁移至江苏,定居毗陵(今常州)。19世纪中叶,家庭中的一支——东门支迁居无锡石皮巷。唐君远的父亲唐验廷.精国学、善经营,办事沉稳,对唐君远的成长影响很大。唐君远从小聪颖,读书刻苦、善于思索,青年时期就读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后转入东吴大学,攻读化学。此值五四运动,他与其他热血青…  相似文献   

19.
侨、港、台人士对图书馆建设的贡献陈福季,陈之珩(山东潍坊医学院)陈嘉庚先生1871年出生在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的一个华侨世家,少年时期就离家到南洋谋生。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嘉庚先生不计个人安危得失,挺身而出为国难奔走呼号,赢得了海内外同胞的尊敬。当时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张元济全集》(十卷本)出版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史料》2007,(4):80-81
张元济先生(1867~1959年),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清政府刑部贵州司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职。维新运动期间,在北京创办通艺学堂,传授新学,并受到光绪皇帝召见。变法失败,被革职,到上海任南洋公学译书院主事,主持出版严复译《原富》等一批学术名著和教学用书。在此期间,曾兼任公学代总理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