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燕 《大学教育》2013,(15):1-2
本科生导师制模式对促进民汉教学一体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它能提高民族教学质量,促进民汉教学融合,提高民族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能够适应民汉并轨的导师制。民族教师的师资水平能够满足民汉并轨的导师制教学,促进了民汉师生的融合。在新疆高校推行民汉教学的并轨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可以提高民族教学的质量,增强民族学生的竞争力,也可以促进民汉师生的融合,使其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疆高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创新现状,提出适应新疆"民汉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建立民汉混合学习小组,积极促进传统教学与数字化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学研结合,并利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软硬件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实践教学环境,极大地促进了民汉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为新疆高校实现民汉学习共融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民汉合班"是新疆高校近年来为缩小民汉教育质量差距而采取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民汉一体化"教学思想的表达."民汉合班"的班级主体构成打破了以往单一民族成份的格局,由此也带来了班级文化呈现主流民族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共在的多民族文化并存态势.文章从文化共生班级文化内涵解析入手,论证了"民汉合班"追求文化共生班级文化的价值,并提出了构建文化共生班级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西方经济学》作为高校经济类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有效性对学生经济类知识学习至关重要。通过调查,新疆教学型院校民汉学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整体上都比较有效,但有效性的各个方面均存在差异,教学态度和教学表达方面民族生评价优于汉族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效果四方面则是汉族生评价优于民族生,据此判定,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落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上。  相似文献   

5.
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缩小民汉教育差距,是发展新疆教育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民、汉平行班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研,特别是对民、汉班级平行教学的学习结业成绩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找出新疆民族教育与汉族教育的差距,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以对发展新疆民族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新疆高校民汉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及民族间体育文化的交融,提高学生的双语水平,使学生能够在将来更好地适应在新疆的工作环境,研究者提出并设计的体育舞蹈选项课民汉混班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在体育舞蹈课程成绩考核上没有差异,但通过民汉混班教学的学生在提升双语水平、民族文化交流、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各民族同胞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在新疆的各个高校接受教育的同学中,少数民族同学也占了很大的比例。为了使这些同学和谐相处,了解彼此间的文化,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民汉合住模式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与支持。本篇论文将会以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的民汉合住模式为例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民汉合住的优缺点以及不足住处进行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民-汉-英"双语教育是自英语进入我国民族教育原有的"民-汉"双语教育体制后出现的新兴的教学形态.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校实施"民-汉-英"双语教育,现已成为民族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本文在广义的双语教育范畴中讨论"民-汉-英"双语教育概念并对"民-汉-英"双语教育概念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以内蒙古地区民族学校为例,分析"蒙-汉-英"双语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与问题.括多语现象.  相似文献   

9.
藏区民族团结是我国民族工作一个特别的重点。依据群际接触理论,考察藏区一所民汉合校师生交往情况,研究发现:学校管理呈现"民管民""汉管汉"的现象;汉族教师和藏族教师在工作、生活领域交往较少;师生交往侧重关注教学等工具性目标实现,忽视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关怀;混合编班的不同民族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族际友谊;民族班与混合编班的学生有交往的动机。因此,需要逐步推进民汉合校管理一体化,构建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搭建促进不同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审视当前民汉混合编班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外环境,分析在新一轮高校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民汉混合编班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困难、成因,阐述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有特色的、可操作的民汉混合编班课堂教学模式的对策,并总结出了一种交互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制——星级制。从星级制的建立、实施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同时从星级制实施前后学生成绩的对比,表明此学习体质的建立对于民汉混合编班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审视当前民汉混合编班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外环境,分析在新一轮高校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民汉混合编班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困难、成因,阐述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有特色的、可操作的民汉混合编班课堂教学模式的对策,并总结出了一种交互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制---星级制。从星级制的建立、实施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同时从星级制实施前后学生成绩的对比,表明此学习体质的建立对于民汉混合编班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课程考试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汉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差异,为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以具体课程为例,根据民汉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差异,提出具体的课程考试改革方案并进行检验,通过课程考试的评价、激励、反馈与导向功能,从根本上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为进一步深化和推进课程改革提供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3.
预科汉语课程是民族教学的"奠基"课程,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汉语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应用汉语,从而产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爱好,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成为民汉兼通的适应社会进步的少数民族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民族院校民汉混合编班新型教学模式已是大势所趋,符合时代发展过程中对民族高等教育的要求。以在内地办学的西藏民族大学为例,区内外混合编班模式在促进民汉大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和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时至今日,新疆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效果仍然不够理想,还达不到"民汉兼通"的目标。本位认为,除了教师、教学方法、体制等诸多因素,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也是影响民族学生汉语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民族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将期望理论运用到民需学生的汉语学习中,从提高民族学生对汉语的效价和期望值出发,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本文提出,要让学生意识到学好汉语对自身的重大意义,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期望值,采取合理的归因策略,制定合理的目标,保持适度的焦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乌鲁木齐市某中学为例,具体分析了乌鲁木齐市民汉合校后的变化。通过对民汉教师、民汉学生、民汉师生的调查,更加深入了解了民汉师生的思想情况。同时,本文简要概括了民汉合校后的成功与不足,以求能给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并且能够成功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7.
加强预科教育 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我国部分高等学校举办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少数民族预科主要面向少数民族地区招生,分为民考民(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参加高考)、民考汉(用汉语参加高考)两种,是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普通本专科学习之前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民族传统文化、科学信息素养、学习动机三方面对民汉大学生学习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民汉大学生在这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要求高校在校园文化、教师授课、过程管理中凸显文化融合、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9.
民汉合校就是在一个学校里,既有汉语班,也有当地民族语言班,同时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在这种管理模式的学校里,民汉教学的老师和民汉的学生,都可以相互地交流,更深一步地了解民族文化,这样提升了老师教学的能力,为当地学生创造一个很好的双语学习的环境,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在国家支持大西北发展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热情非常的高涨,他们非常迫切地需要消除语言障碍,得到更好的教育。民汉合校的建立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新疆地区的民汉合校就发展得很好,对于当地的学生的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个大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汉合校是必然趋势。此文分析了一下民汉合校下的小学,他们的双语数学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民汉合校作为民族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在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一所典型的民汉合校完全中学的各族教师调研,详细分析民汉合校中教师专业成长现状,提出了建立“学习共同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