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拷贝游戏     
你们知道拷贝这个游戏怎么玩吗?还是让我来告诉你们吧!这个游戏的规则是:让一个老师或同学来做动作,另一个同学就把那个人的动作给记下来,再让第三个同学来听所记的动作,并且表演。今天早上,我来到了作文补习班,老师让我们玩拷贝游戏。一听可以玩游戏,全班都沸腾起来了。开始玩游戏了,我和林可新当表演者,张文俊当记录者。我和林可新被请出教室,我隐隐约约地看见张文俊正认认真真地记着笔记。我看着他那认真的样子,心里还是十分担心,因为如果他粗心,将会导致我和林可新表演错误。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张文俊写错了好几个字。本应该是用右拳碰…  相似文献   

2.
面对个体户学生赵亚兴最近,有两位班主任老师和我谈了他们班里几个个体户孩子的情况。一位老师不无忧虑地说,现在个体户的孩子大把大把地花钱,买高价衣服穿,买高价食品吃,有时甚至连作业也花钱让同学替做。这样,他们的品德,他们的学习成绩还不一降再降?另一位老师...  相似文献   

3.
今天下午的一节写话课,我和学生做了一项“复印”的游戏,就是老师每做一个动作,便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说出来,并用笔“复印”下来。我感觉这节课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首先,我从教室门口走上讲台,有位同学马上说:“老师从  相似文献   

4.
学校要举行广播操比赛了,可是,我们班的石磊、黄双泽、韩健聪还不会做广播操,老师十分着急,那几位不会做的同学更是心急如焚,老师说:“谁想帮助那几个同学?”我主动站起来说:“我教黄双泽。”放了学,我把黄双泽留在操场上教他做广播操,我先让黄双泽把广播操从头到尾做一遍,我仔细观察着他做每一节操的动作。做完了,我对黄双泽说:“你的第二节跑跳步和第六节全身运动,还有第七节跳跃活动做得不太准确。”接着,我把这两节操的要领讲了一遍,又给他做了示范,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一边做一边讲,做完了,再让他学着我做,结果,黄双泽把第六节  相似文献   

5.
对着干     
昨天,作文班的老师让我们玩了一个"对着干"的游戏。它的规则是老师说口令,我们做与老师口令相反的动作。我们开始了热身赛。热身赛时,老师念的口令非常简单,我们一致通过。我心想,这对我来说,真是小菜一碟呀!接下来,我们进入了淘汰赛。一听到淘汰赛,有几个同学就开始嘀咕:"万一被淘汰了怎么办?"但是,我还是信心满满。老师说了哈哈大笑,我们做了与哈哈大笑相反的动作——嚎啕大哭,好像被谁欺负了一样,很委屈。老师又说嚎啕大  相似文献   

6.
宽容     
在我这一星期的采访过程中,使我懂得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宽容。在我采访的人群中,有着这样一些同学,他们是这样看待"宽容"的:一位同学做了一件对不起另一位同学的事的时候,那另一位同学能够对这位同学的错误表示宽容和谅解;而有的同学却不能这样做。这就体现出一个人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喝水?!     
同学们注意过没有?老师们喝水,各有各的规律,这是我偶然发现的。星期一第一节是数学课,数学老师最常见的动作是什么?提水壶,拿着夹子,一步一步地走过走廊进班。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喝水了。讲课结束,老师让我们做练习题,不少同学总会发现老师在喝水,少量多次!最终一节课下  相似文献   

8.
有一次,我听了一所重点中学高一年级的心理辅导课,老师让学生描述自己上了高中以后的心情。有位同学说:“我在初中的时候考试成绩都是第一名,到这所学校后,别的同学比我的成绩好,感到有压力。”另一位同学说:“我在初中的时候是少先队大队长,但现在连小组长都不是,心里有失落感。”这个现象说明这些孩子心理上都有一些问题,需要调节。而学校的心理辅导课就是为了调节学生心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史峰 《师道》2006,(7):12-12
周末,几个初中的老同学一起聚会吃酒。桌上的三位同学中一位是暖气安装公司的老板,一位是企业的涉外人员,一位是银行系统的中层职员,我是教师,皆民间人士。大家各自谈自己的职业感受,因此也谈到了教育,谈到了老师。“现在,做老师的不厚道呀。”银行的同学对我说。“怎么不厚道呀?”我有点生气于老同学的蔑视。“放假时,老师让孩子捎信,说要用车,让我给找一辆,我找了辆车为老师服务了一天。谁知没过几天,孩子回家又说老师有事还要用车。我对孩子说,你回学校对老师说上次找的车是租的,老师就不会再要车了。谁知孩子一听就不高兴了,号啕大哭连…  相似文献   

10.
史峰 《师道》2006,(7):12
周末,几个初中的老同学一起聚会吃酒。桌上的三位同学中一位是暖气安装公司的老板,一位是企业的涉外人员,一位是银行系统的中层职员,我是教师,皆民间人士。大家各自谈自己的职业感受,因此也谈到了教育,谈到了老师。“现在,做老师的不厚道呀。”银行的同学对我说。“怎么不厚道呀?”我有点生气于老同学的蔑视。“放假时,老师让孩子捎信,说要用车,让我给找一辆,我找了辆车为老师服务了一天。谁知没过几天,孩子回家又说老师有事还要用车。我对孩子说,你回学校对老师说上次找的车是租的,老师就不会再要车了。谁知孩子一听就不高兴了,号啕大哭连…  相似文献   

11.
同学,请坐     
一次,我去一所学校参观学习,看到老师办公室里,每位老师的办公桌旁都配了两张凳子。我正感到奇怪,恰好见一位学生进老师办公室找老师问问题。只见那位老师和蔼可亲地对那位学生说:“同学,请坐。”同时,还很有礼貌地作了一个“请”的动作。待同学坐在自已旁边的那张凳子上以后,两人才朋友一样地交流起来。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另一张凳子是给学生备用的。听着这声:“同学,请坐。”我真为自己感到惭愧,同时,我又为自己感到庆幸,庆幸今天的收获———明白了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关心学生。教学版2005/246是啊,心中装着学生,时刻关注着学生,是为人师…  相似文献   

12.
一、游戏"展望",记"传真" 一日语文课,玩动作"传真"游戏.让十个学生站在过道,成一列背对我.我拍打队列右侧第一个学生肩膀,待他转身面对我后,向他示范一套"展望"动作让他模仿.之后他向身边的同学展示我的动作,大家依次把这套动作传递下去. 1."展望"要领 十个学生背对我站在过道,我向第一个学生展示我的"展望"动作:向右转身,举右手做孙猴子手搭凉棚瞭望状;再向左转身,举左手仍做孙猴子手搭凉棚瞭望状;回正身子,双手向前摆动,示意第一位同学开始"传真"动作.  相似文献   

13.
心事解答     
近日遇到了一件让我左右为难的事。班主任让我暗中记下午睡、晚睡时不遵守纪律和吵闹的同学,每个周末把名单交给他。按老师的话去做吧,万一同学发现了,那我肯定会遭到同学们的排斥,哪个会欢迎身边的“特务”呢?不按老师说的去做,又怎么推脱呢?帮帮我吧,真子。小丽小丽,你好!你肯定是一位能力很强的班干部吧!你看,老师都把这艰难的任务交给你了!我相信你是有能力把老师的任务完成的。可是,你自己也很犹豫,因为你觉得要是按老师说的去做,似乎不是很妥当,可是你也想为大家创造一个安静良好的休息环境。所以你为难了,是吧?你说,老师的目的是不是…  相似文献   

14.
上课铃一响,老师便向大家宣布,要为同学们表演一个魔术。话音刚落,全班同学立刻像炸开了锅似的。首先,老师请两位同学上前协助。我不禁怀疑起来,难道老师又要像上次那样埋伏两个"卧底"?接着,老师拿出一根橡皮筋,让那两位同学各拉住橡皮筋的一头,再使点小劲把橡皮筋拉开。随后,老师又拿出另一根橡皮筋,只见他把橡皮筋放在刚才已经拉开的橡皮筋  相似文献   

15.
邹俊 《云南教育》2005,(31):47-47
我到一所小学听课,正碰上许多孩子在做操,其中不乏动作不规范或态度不认真的孩子。在做操的行列中穿行着一些女孩和男孩,他们是老师的“小助手”,在协助老师盯着哪些动作不达标、不认真的孩子。这些小助手是负责的、天真的,但一见到自己的同学哪个动作不到位,马上就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满嘴斥责声,有的甚至伸出脚去踢同学,而那些没做好操的孩子自然是唯唯诺诺,不敢吱声。看着这些傲慢的“小助手”,不禁引发了我的感慨。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一 一位教师在执教《丑小鸭》一课时,最后一个环节是叫学生写字。教师一边巡视,一边表扬某位同学的写字姿势端正,一边又摸着另一位同学的头说他的字有笔锋。突然,教室里响起了一个很天真、很响亮的声音:“老师,你走到我的身边,怎么不看我就表扬我?”听课的老师都笑了,我看见上课的老师脸红了。  相似文献   

17.
一次与一位学生家长交谈,他深有感触地说:“记得儿时有节体育课,老师教‘踢腿运动’,我不得要领,总是做不好。后来。老师让我上司令台做,引起同学的哄笑。可就是这次经历,我很好地掌握了‘踢腿运动’的要领,至今,仍清晰不忘。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要害怕出错!”  相似文献   

18.
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板书:大)这是什么字?生:大。师:我要请几个同学把这个"大"字表演出来。看看你们是不是会表演。有一个要求,各自做各自的动作,让人一看就清楚这是"大"。  相似文献   

19.
有时候,一个人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能改变另一个人一时的取舍乃至整个的人生。当从小受同学欺负,不被老师喜欢的我,第一次听到语文老师说我是一个好孩子时,犹如醍醐灌顶,从此改变了我的一生。  相似文献   

20.
活动课,三(2)班的教室里传出了一阵阵笑声。怎么回事?原来是他们正在举行“请”字游戏。只听王老师说:“我先说一句做动作的话,如果句中有‘请’字,就照着去做动作;如果没有‘请’字,就不要做动作。准备好了吗?开始。”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前排的同学竖起耳朵,后排的同学伸长脖子,等王老师发口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