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识人、用人的经验,归纳起来为“五视”,即: “居视其所亲”——注意观察一个人平时跟谁在一起。如与贤人相近,则可重用;相反,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加以当心。  相似文献   

2.
王丽娜  袁春萌 《兰台世界》2022,(12):143-146+150
图书馆导视作为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最常用的接触点,在图书馆用户、图书馆空间、图书馆资源之间架起服务桥梁,传递图书馆服务信息、传播图书馆文化。通过有别于以往导视研究,倡导图书馆员主导、用户参与的导视思想,从消弱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的专业术语性方面,发挥导视连接“人、资源、空间”三要素的服务作用,为图书馆增值与赋能。  相似文献   

3.
陈茵 《大观周刊》2012,(52):294-295
1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要求教师做到两个尊重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理念。教师要站在“培养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高度,视语文教学为发展人的途径,视语文学习为人的发展的一种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4.
按照美国学者尤金·麦卜锡的说法,市场营销是指卖方为争夺买方市场而制定的“一整套引导思想,货物及劳务从生产者流转到消费者,有效地实现各种不同的供给能力与各种不同的需求相适应的策略与方法。”对于新闻业者,“可读(视、听)性”并不等于“市场准人证”,它只是传媒进人市场的一整套“规定动作”中较初步和简单的要求。要具有“必读(视、听)性”,非在报道的性质、内涵与外延上大力丰富和开掘不可,这是今天新闻从业者关注的“热点”。为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对传播营销战略进行研究和设计,其大致思路是:1.明确对象,即谁是…  相似文献   

5.
“人有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于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这事载于《战国策·燕二》。或曰“马价十倍”。或曰“伯乐一顾”。意思是说有人牵一匹马去卖,三天无人问,后卖马人求于伯乐,伯乐去看了那匹马,离时又回头看了一下,人们马上蜂拥争相购马,使得马价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行各业竞争日益激烈。从生产厂家来说,他们视产品质量为生命,视用户为“上帝”;从商家来说,他们视服务质量为根本,视顾客为“上帝”。那么,作为媒体之一的报纸又该如何呢?笔者以为也应以出版质量为根本,视读者为“上帝”。  相似文献   

7.
施宇 《新闻爱好者》2006,(12):12-13
天中晚报记者魏克平不久前获得首届河南省十佳新闻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同事们认为他当之无愧,因为他是“一个视新闻事业如生命的人”。魏克平从事新闻工作19年来,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不怕吃苦,不计得失,以满腔的热情投入新闻事业中,“敬业”、“勤奋”、“执著”、“献身”,是单位领导、同事、社会对他的评价。驻马店日报社作出关于向魏克平同志学习的决定,《驻马店日报》、《河南新闻出版报》、《中华新闻报》等先后刊发长篇通讯“一个视新闻如生命的人”,宣传介绍魏克平的先进事迹。2003年10月,驻马店市委宣传部作出“关于向魏克平同志学习…  相似文献   

8.
拿照相机的人,无非几种状态:初学乍练、到此一游,把摄影做为消闲娱乐,这是绝大多数;或已进入专业岗位,视摄影为称心的工作,上班来下班走;再有就是极少数人走火入魔,“高烧”不退,专业与业余的都有,视摄影如命,妻离子散全然不顾,倾家荡产在所不惜,可谓自讨苦吃。  相似文献   

9.
人性的舒展     
花儿朵朵的竞赛已近尾声,随着代悦的退赛。冠军的归属已不象过去那样引人猜想。现在,在电视屏幕上,最受人关注的莫过湖南卫视、湖南经视、青海卫视的“快乐男声”和“花儿朵朵”,还有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  相似文献   

10.
陆虹 《青年记者》2006,(4):18-19
在“新闻立台”的理念下,许多媒体纷纷奉上以新闻为主菜的资讯大餐。以“国视资讯,视听天下”、“一个开放而负责的资讯平台”为宣传口号的“国视资讯”,是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一个新闻资讯节目,它由一组国视字号的栏目组成,其中包括日播节目《国视新闻》、《国视资讯·报刊导读》  相似文献   

11.
东方电视台成立至今仅3年多一点时间,但广告收入年年翻番,1996年可达3.2亿元。位于浦东的新大楼将在1997年启用。“东视”在上海的地位也已同上海电视台不相上下。新闻直播面广量大“东视新闻”每天18:30分开始至19:30分结束,起始时间与“上视新闻”一致,中间不转播中央台“新闻  相似文献   

12.
张春华 《编辑学报》1993,5(3):145-146
几乎与刊物种类激增的同时,期刊中错误率较高的问题也相伴出现。众多读者投书报刊,疾呼“无错不成书”的现状亟待改进。 校对工作古称“校雠”,西汉刘向在《别录》中说:“校雠,……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仇与雠同音为“Chou”,意亦同,将排印之误视若仇敌。须知,一本错讹层出的刊物会严重影响自身信誉,无疑会降低其实用价值及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仰韶酒之所以能够“花绽四方”、“香飘万里”,成为目前国内最畅销的白酒品种之一,缘自于仰韶人那种视产品如生命、对事业精益求精的最热诚、最痴情的敬业精神。 仰韶人是用自己的心血酿造了一味沁人心脾的甘酿。  相似文献   

14.
周宜一 《视听界》2006,(3):68-69
一、“诗”与“视”的审美互动1.诗歌与电视的审美交汇诗歌(poem)与电视文献片(documentary film)的审美与解读在艺术鉴赏方面有着同形同构的关系。在电视文献片的艺术鉴赏中,“诗”与“视”的结合若不能激起审美接受主体的强烈美感,那么“诗”这种文学形式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而“视”的意境之美也无从谈起。因此,关注意蕴的具体内涵,唤醒鉴赏主体的审美情趣,使主体在鉴赏过程中达到审美思维的全方位运转,是电视文献片创作的关键所在。2.视觉语言的提炼《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这部二十集大型电视文献艺术片,运用反常规的拍摄思路,以…  相似文献   

15.
赵剑云  肖山 《新闻传播》2009,(8):137-137
2008年,《新闻快车》开播九年了,再创省城太原新闻节目收视率新高。很多人说,《新闻快车》好看,“导视”是这个节目的亮点。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人与人交流中,不同的“距离”能导致微妙的关系和想象。正如阿恩海姆所言,“每一次观看活动就是一次视觉判断”,在电视节目中,由视觉形象所处的位置,摄像机、主持人的运动,甚至话题的偏转,都会对“距离”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节目效果。本文试结合《艺术与视知觉》中的相关理论和电视节目案例,探讨距离设置对节目效果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闻是信息的浓缩,浓缩的才是精华的。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纷繁庞杂的大量信息让人目不暇接,在新闻报道中获取有用信息,是人们的基本要求。电视作为综合“视”与“听”的优势载体,在单位时间内,为人们提供最大化的信息量,是责无旁贷的又是得天独厚的。因此,在电视新闻中,向观众呈现简短精炼的现场感强的新闻报道应该是电视新闻人坚定不移的遵循方向。  相似文献   

18.
胡智锋 《记者摇篮》2005,(10):34-34
传媒本体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做 到必视。“9·11”的直播,画面是很 粗糙的,但它的震撼力却是无与伦 比的,摇摇晃晃的画面里有一个巨 大的信息场,它引发了我们“必视” 的欲望,然后才是“可视性”。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人们常将乌鸦视为不祥之鸟,戏称“乌合之众”,厌恶“乌鸦嘴”.但过去的人们却视乌鸦为吉祥鸟,称鸦有反哺之义,认为太阳上面还有只神鸦叫作“三足乌”,太阳下山也被称作“金乌西坠”.在道教圣地武当山,乌鸦还是当地人眼中的“神鸟”.  相似文献   

20.
“新闻根据”与“新闻由头”是新闻报道中经常涉及到的两个概念,有不少人将之相提并论、等同视之,有的新闻辞典也说“新闻根据又称新闻由头。”其实,这两个概念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辞海》对“根据”一词的解释是:“依据;出处;来源.”新闻根据,即新闻报道的依据,换言之,即新闻报道赖以存在的决定因素。新闻根据是新闻报道的前提与基础,一篇新闻一定要有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