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何芸 《出版广角》2019,(5):59-61
邵洵美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新月派诗人、散文家、出版家和翻译家,其翻译出版活动在文学史和出版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章从邵洵美的主要翻译出版贡献着手,分析了邵洵美的翻译出版实践活动及其翻译出版思想,并解读了邵洵美翻译出版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伟 《中国编辑》2006,(4):59-63
邵洵美(1906—1968)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出版家、集邮家。他出身于官宦家庭,早年赴欧洲留学,回国后担任过南京市政府秘书长,不久辞职退隐,从事自由职业,创办刊物,开设书店,投资出版业,推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文学报刊。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他出资创办《时事日报》,积极宣传抗日。日军占领上海后,他又于1938年主编了大型抗战刊物《自由谭》,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正义立场。日伪势力威逼利诱他做汉奸,他大义凛然,断然拒绝,并在当时的恶劣条件下,掷笔罢文,洁身自好,以集邮消磨时光。抗战胜利后,他复刊《…  相似文献   

4.
邵洵美(1906—1968),祖籍浙江余姚,生于上海的一座大府第里。他六岁时入家塾读《诗经》,背唐诗,接受了旧学传统的熏陶。中学就读于著名的教会学校圣约翰中学。该校所授课程除国文外,都使用英文教材,不少教师也是洋人。后来转学至南洋路学校,并于1923年毕业。1925年12月,邵洵美考入英国  相似文献   

5.
邵绡红 《出版科学》2007,15(2):85-87
通过叙述邵洵美创办时代图书公司,出版《论语》《人言》《时代》画报等刊物的一些往事,反映了邵洵美的编辑思想与办刊风格.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5,(19):9-13
邵洵美,长期被视为招摇的富家子、失败的民国出版家,这种评价有失公正。他一生以爱书人的热情从事出版,不惜投入全部财产以实现自己"看书而做书"的人生理想。在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的出版过程中,他为上海的文学新人、小众作品及窘困的文人提供了慷慨的资助,实际发挥了赞助上海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潮 《中国编辑》2007,(1):79-81
2005年9月,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宋应离、袁喜生、刘小敏编,以下简称《资料汇辑》)。《资料汇辑》共分10辑,425万字,收录了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54人的各类研究资料。根据编纂者介绍,这一套10卷本的巨著,是经过“多方查阅,广为收寻”,付出大量艰辛,“历时七年”方始成书。《资料汇辑》无论从书籍的篇幅上还是资料收录的程度上,“其规模之大,收罗之广均超过以往出版的同类著作”,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出版史上的一部巨著。在此之前,我国的编辑出版学界并没有相关的同类型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代出版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叶圣陶先生和哲嗣至善先生,以“叶氏父子”之称,誉满书界。至善先生从小就生活在父亲身边,朝夕相伴,亲受教诲。学生时代起,他就不倦追求知识,爱好古文、诗词,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有浓厚的兴趣。他有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喜欢创新,常有闪光的思想。抗战期间,他们全家在四川。  相似文献   

9.
传统出版编辑过程主要是。前期编辑阶段过程中工作为选题的策划及稿件的审核;编辑加工阶段主要是评审稿件、加工处理稿件、装帧设计及最后的版面编排设计等,后期编辑阶段主要是校对稿件和收集分析对出版物的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10.
《现代出版》2013,(2):F0002-F0002
邵洵美(1906-1968),作家,翻译家,民国时期上海最负盛名的出版家。他曾先后主持狮吼社、成立金屋书店、时代图书公司及第一出版社,为徐志摩、郁达夫、胡适、沈从文、巴金、老舍、陶亢德、章克标、张若谷、潘光旦、施蛰存、滕固、朱维琪以及夏衍等人出书。从金屋书店出版过的书目看,邵洵美办书店根本不考虑书籍是否畅销,不图经济利益,大有赤子情怀。  相似文献   

11.
唐景 《编辑之友》2010,(2):110-112
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人。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又是成绩斐然的编辑和出版家。早年曾留学美国,归国后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教务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适应出版体制改革和现代技术广泛运用出版领域的新形势,研究探讨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转型的问题,经中国编辑学会批准,科技读物编辑专业委员会(筹)拟于今年九、十月间在苏州召开以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编辑出版工作为主题的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将紧紧围绕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编辑  相似文献   

13.
陈颂 《中国传媒科技》2024,(3):52-55+63
【目的】随着数字经济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多媒融合的新媒体环境,既为编辑出版提供了新机遇,也为其创新实践提出了新挑战。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编辑出版困境及创新突破策略,有利于增强杂志社的编辑出版能力并促进数字化转型。【方法】运用文献参考法、归纳法在因果关系逻辑下剖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编辑出版中存在的编辑出版理念滞后、编辑策划运用较差、数字运营能力不足、编辑综合素质不全四类困境,追溯了导致其发生的原因,分别从编辑出版意识、编辑策划运用、技术赋能路径、人力资源管理四个层面提出有利于促进其创新突破的策略。【结果】在“具体困境,具体分析,针对性解决”思路下能够针对上述困境制定适配的创新突破策略。【结论】建议在新媒体环境下尽可能将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人才相结合,并在优化配置各项资源的前提下促进编辑出版创新。  相似文献   

14.
陈铮 《出版史料》2010,(3):10-15
从1958年起,上级确定中华书局以整理出版中国古籍为主要任务,然其内部设立有近代史编辑室(组)。这个室几十年来出版了众多上自清代下至民国时期的史料和研究著作图书。李侃同志长期主持或分管这个部门,作了大量工作,有重要的贡献。现仅就李侃同志与几部近代史书的编辑出版情况回忆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钦鸿 《出版史料》2003,(3):34-39
1989年10月21日信钦鸿同志:来稿收到,今天中午我已用快信寄给楼适夷兄。您要的信(朱自清写给吴晗,吴晗写给我,在同一信纸上),我已复印,今寄奉。在您的文稿中,怎么又说到是由吴晗交给施蛰存转给我,不知有何根据?吴晗是直接和我通过几次信的,可惜那些信都给红卫兵取去了。  相似文献   

16.
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高校在课程设置、实践安排等许多方面加大力度,需要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时刻保持着对编辑工作的热情,努力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杂家。  相似文献   

17.
编辑的时代使命和出版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编辑的使命和创新一直是不同时代的编辑出版人时时思考并不断实践的重大课题。这里我想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我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已经30年了。在我的编辑出版生涯中,现代出版史上的两个案例对我影响至深,并一直规范着我整个编辑出版工作和行为。  相似文献   

18.
2011年5月28—29日,中国编辑学会编辑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近代编辑出版活动与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德有、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袁良喜出席会议。中国编辑学会编辑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9.
蔡学俭 《出版科学》2017,(5):127-128
近日收到邵益文先生口述著作《一个编辑出版者的自述:为编辑研究和编辑学学科建设尽一份力》,大喜过望。我早盼望有这样一本信史问世,由邵先生来记述这段往事,确是所选得人。他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兴起的编辑出版研究热潮的见证者,亲历亲为,参与、组织和规划全国性的编辑出版研究,奉命筹建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前身)和中国编辑学会,担任重要职务,在艰难困苦条件下,筚路蓝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