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汉赋与楚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代表性文体,在许多方面都是继承和发展楚辞而来。汉赋继承和发展了楚辞“放射性思维方式”、“铺排的修辞手法”、“主客对答的形式”、“纷繁绚烂的辞采”。没有楚辞,就没有汉赋,汉赋的许多优点都是对楚辞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汉赋作家继承了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怨悱而发的内在精神和铺陈、象征、景物描写等外在表现形式,同时对先秦时期的对话体加以改造,多种句式交错运用,超越了先秦时期以楚辞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从而形成了一代之文学。  相似文献   

3.
“劝百讽一”是汉赋特点之一,对于汉赋之所以会形成“劝百讽一-”的特点,论者多从“明哲保身”、“主’文谲谏”方面加以解释。尝试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汉赋之所以形成“劝百讽一”的特点,主要源于赋这种体裁的文体特点本身与讽谏功能具有某种矛盾。赋的文体特点决定了这种体裁特别适合描写华丽、壮美、瑰奇的事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汉赋的“劝百”。赋家所能做的只是努力“归之于正”。避免“讽零”,而做到“讽一”,于是就形成了汉赋“劝百讽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汉赋以铺陈之法来体物,就汉大赋主要类型与代表性的篇目来看,它的铺陈是一种地理铺陈,亦即刘勰所说的“体国经野”。《西都赋》《上林赋》诸篇皆可为证。汉赋的地理铺陈渊源久远,它源于贡赋制度。贡赋各有等差,故须罗列分明,此乃铺陈之源;贡赋附着于土地,故与地理密切关联,此系地理表现之源。贡赋之地理铺陈于《禹贡》已见端倪,但对《诗经》赋法的片面理解导致未能追溯到汉赋地理铺陈的贡赋之源。  相似文献   

5.
潘啸龙教授是著名的楚辞研究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男 ,汉族 ,194 5年 11月生 ,上海龙华人。 196 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 ,1979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现为该校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并任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等职。潘啸龙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 ,勤奋耕耘 ,成绩斐然 ,尤以屈原和楚辞研究最为突出 ,享誉学界 ,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了《九歌六论》、《天问的渊源及艺术》、《离骚的抒情结构与意象表现》、《屈原评论的历史审视》等 6 0多篇有影响的论文 (其中多篇被全文翻译介绍到国外 ) ,已出版的专著有《屈原与楚文化》、《楚汉文学综论》、《楚辞注评》、《屈原与楚辞研究》等 7部 ,参编《楚辞评论资料选》、《中华艺术文化辞典》等著作多部 ,获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及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多次 ,并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本刊特刊发潘啸龙教授这篇谈治学经验与体会的文章 ,以飨读者。此文曾收黄中模、王雍刚主编的《楚辞研究成功之路——海内外专家自述》(重庆出版社 2 0 0 0年 12月版 ) ,本刊采用时征得作者同意并经作者修  相似文献   

6.
通过溯源比较《楚辞》,对汉赋审美情趣,审美追求进行分析,得出其在学史上的意义,同时对其局限与欠缺亦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汉代赋家具有浓厚的仁政观念。他们重视国家的统一,反对分裂,反对外族入侵,希望国民有一个良好的安定详和的生活环境。他们反对暴政和扰民的行为,希望人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他们反对奢侈浪费,注重勤俭节约。而这一切都是有益于广大的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8.
汉赋作品集中体现了汉代人们对神仙的矛盾心理:既有对神的敬畏与祈求,又有对神仙的贬斥与不恭。同时,一些汉赋作家在失意的时候,也在神仙的世界里追求一种安慰。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古代的学自觉意识启蒙于屈原、宋玉,开端于汉大赋的创作,汉赋的出现标志着学自觉时代的到来。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自觉地发挥学的社会功用,使学为社会服务;汉赋与经、史、哲分家,成为独立的学作品,有一定的创作理论,有些辞赋家终身以辞赋创作为业,形成了一批专业作家。  相似文献   

11.
《楚辞》被后世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在不同的层面上加以接受,齐梁时期是《楚辞》研究史上重要的一环,本通过对这一时期《心雕龙》、《选》这两部重要菱评价、选录《楚辞》情况的比较,总结出刘勰,萧统共同的楚辞观,突出其体,重视其采、推崇其神话象征表现方式和衰怨情致,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齐梁人学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楚辞演绎为例,阐述了一种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接受度高、效果较好、可操作性强的综合教学法,即作家作品演绎法.该方法建立在角色扮演法和情境教学法的基础上,可以较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古典作家作品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楚辞体是一种带有浓厚荆楚地方色彩的文学体式,源于南方文化,并以其对传统四言句式的突破、“兮”字句的广泛运用及浓烈的抒情色彩作为楚辞这一文体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天人合一观念,深深地影响着汉赋的创作,一是表现为汉赋作家大力宣扬对帝王的“一尊”和“一统”的思想;其次,还表现为汉赋作家对天子仁政的歌颂;第三,汉赋中细致地描绘了天子的祭祀活动,从中也可以看出天人合一观念对汉赋题材的影响;第四,汉赋在对建筑的描写方面,同样充满着天人合一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汉赋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不可能源于某家作品(如楚辞或荀赋),也不是从某一种文体里演变而来,它应是多源且逐渐融汇而成的。从汉赋的创作主体及其社会效用来考察,它起源于春秋“行人之官”赋诗言志、战国纵横家之说辞;从文体本身所蕴涵的内容与表现形式考察,《诗经》及其诗教的美刺原则影响着汉赋的创作情绪;而汉赋的表现形式、艺术风格则大源于《楚辞》及战国诸子文章。  相似文献   

16.
王焕然 《丹东师专学报》2009,(3):115-120,126
兴礼乐促进了汉赋的繁荣,汉赋则是礼乐的重要载体。赋家赞美兴礼乐之行为。批评背礼乐之行为。礼的表述方式影响了汉赋的铺陈。赋家运用讽谏。与大臣进谏之礼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汉赋与游仙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赋作为"一代文学之代表",是先秦至魏晋游仙诗发展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汉赋将游仙与退隐相结合,开启了游仙隐逸化的基本表现模式;汉赋的游仙描写,已不完全是"楚辞式"的借游仙以抒怀,更多地表现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列仙之趣";从楚辞到汉赋,游仙遇仙地点发生了由天界向人间的转变,从而进一步拓展了游仙描写的艺术想象空间;汉赋中的神仙世界自由美好,巳成为文人精神境界的一种象征,寄托着赋作家遗世高蹈、超乎尘垢之外的人生志趣.所有这些都对魏晋游仙诗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骚体文学即楚辞体文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屈、宋而后的纯楚骚体、楚歌体和骚体赋三种体式的作品,以及楚骚与赋、乐府诗、七言诗、哀吊文、骈文、曲予词、戏曲等多种文体的相互关系,并涉及到文体演变史、文学接受史、文人心态史等多个领域。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当代楚辞学学科视域与学科空间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诗经》和《楚辞》都是我国先秦时代最重要的诗歌著作。它们一个代表现实主义,一个代表浪漫主义,对我国后世诗歌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们虽然都因同出于华夏文化之源而有许多共同点,但也由于各自产生时代、地域等的不同以及作者身份、地位和阅历等的差异,彼此间又在创作精神、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传统道德观念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别。分析和比较这些异同和差别,这对于更好地认识、了解这两部作品的性质和特点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依然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难题与困惑。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质量,应始终坚持文史结合、人文结合和学思结合的三个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