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是一篇文情并茂,针砭时弊的佳作,历来脍炙人口,传诵不衰。构思精巧,真实感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色。一、对比衬托,突出主旨文章开头交代捕蛇缘由时,先极力说明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的医疗功效,再叙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初三语文课本选编的《捕蛇者说》是柳宗元所写文章中最广为传颂的名篇。章士钊在《柳文指要》中说“此文无选本不录,读者最广,人谈柳文,必首及是篇”。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深远。运用对比手法展现出在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之下,中唐时期苦难深重的社会画面,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坚持改革的意愿,是《捕蛇者说》的主要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对现行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所选柳宗元《捕蛇者说》中“而吾以捕蛇独存”的“独”,讲解者大致有以下三种态度。一、不解释。持这种态度者较多。我所见过的选了《捕蛇者说》的课本都对“独”字不注解,似乎认为“单独的独,有什么可解释的!不值得解释”。有的教学参考资料的增补注解中,也没有对“独”的解释,甚至讲解中也不讲解或解释,如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广西  相似文献   

4.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湖北余映潮一、训练重点:1.背诵第四、五段。2.对比的写法。3.“乎”和“而”的多种用法。二、教学时间:两课时三、教学设想:1.多读少讲。2.选点突破。3.注重积累。4.教给方法。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认知性...  相似文献   

5.
《捕蛇者说》的“说”,是什么意思?《古代散文选》(中册)这样讲:“说说捕蛇人的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湖北省编高中语文这样讲:“‘说’,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题目的意思是:说说捕蛇人的事。”我有点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捕蛇者说》中有这样一句:“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教材将“岁赋其二”注解为“每年征收两条蛇”。愚以为这样诠释  相似文献   

7.
提高读写结合训练的水平,必须把握重点,选好材料,明确要求。下面以《捕蛇者说》的训练为例略作阐述。一、把握重点。这是对“读”的要求,也是优化读写结合的前提。《捕蛇者说》的主要写作特点是“层层对比,卒章显旨”。作者将“役”和“赋”从四个方面进行对比。一是着眼过去作生存情况之比。六十年来,众乡邻“生日蹙”,即使是“殚出”“竭入”仍不免“号呼而转徙”,结果往往是“死者相藉”,十室九空,而蒋氏一家却“以捕蛇独存”。二是叙写现在作  相似文献   

8.
“苛政猛于虎”是孔子的名句,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亦曾引用。部编教材初中第五册中却将“苛政”注解为“苛酷的统治”,笔者认为不确。首先,从《捕蛇者说》的主题来看。“鸣呼!孰知赋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显而易见,柳宗元是写繁重的赋税给老百姓带来的不幸。柳宗元虽然同情老百姓,但是,作为当时统治阶级的一员,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不可能去否定封建制度的统治,“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就已经将这个王叔文改良  相似文献   

9.
唐朝柳宗元和宋代范仲淹撰著《捕蛇者说》和《岳阳楼记》 ,一位目光集中 ,一位眼界宽阔 ;一位情意凝重 ,一位思神纵横 ;一位援笔说蛇 ,一位铺纸绘景 ;一位意在进谏皇上减轻赋税 ,一位倾心规劝挚友克己奉公。二者内容有如此诸多不同。但是在社会影响上同为脍炙人口。最近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 ,发现了它们结构形式的异曲同工 :两篇散文都是五个自然段 ,都分三层 ;第一段为第一层 ,第二段至第四段为第二层 ,第五段为第三层 ;各层内部对比写法 ,层次之间节节蓄势 ;最后抒议主旨 ,喷薄而出。先看《捕蛇者说》。第一层 ,叙述捕蛇之因。永州百姓为何…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以啮人,无御之者。 (初中语文第五册《捕蛇者说》) 对“以啮人”中“以”字的理解,历来颇多分歧。归结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 ①“以(这种蛇)咬人。”《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年版中册) ②“如果人被它咬伤就无可救药。以,如果。”(《柳宗元诗文选注》,辽宁人民出版  相似文献   

11.
一、从《捕蛇者说》谈起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把“观民风”的“民”字换成“人”字,许多注本部注明其中原由: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但是,同一篇文章里有“专其利三世矣”,和了“世”字,却不算犯讳了。这是什么缘故呢?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先说什么叫“讳”。宋人张世南《游宦纪闻》  相似文献   

12.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纪实性的传记散文名篇,《种树郭橐驼传》则是“幻设为文”、“以寓言为本”的传记散文名篇。两篇文章虽一实一虚,但都寄寓了作者的政治思想:为政和居官是否有“生人之意”、政治主张:改革弊政。但再渎《捕蛇者说》和《郭橐驼传》,却发现两篇文章还有诸多相同处: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一得录     
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意把教学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起来。 有位老师在教《捕蛇者说》一文时,就从文章特点出发,按照由表及里的法则安排教学过程,步步深入地进行教学。他说:《捕蛇者说》这篇文章,是抓住一个“异”字来写的;“异”是全篇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人教版1995年4月第2版)第六册《捕蛇者说》一文中对“岁赋其二”注释为“每年征收两条蛇”。笔者认为这种翻译不够准确,宜释为“每年征收两次蛇”。其理由如下:首先,文章开头提到“太医以王命聚之”,“聚”是“征集”的意思。既然是征集,当不会是只收两条蛇。  相似文献   

15.
《捕蛇者说》选自义务教育江苏版初三课文,是柳宗元被贬官到永州当司马时写的一篇文言文,文中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本文主要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主题。初中学生不大喜欢甚至厌恶学习文言文,究其原因,一是文言文离我们的时代久远,语言大多简约、精练,学  相似文献   

16.
《种树郭橐驼传》是柳宗元的一篇寓言体传记,是其早年在长安任职时的作品,它与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写的《捕蛇者说》可以说是形神兼似,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在格式上两者非常相似。《种树郭橐驼传》是先介绍郭橐驼其人,突出他种树的绝活;主体部分是一问一答,主要是郭橐驼的“答”;最后是问者由此而发出的感慨。《捕蛇者说》是先介绍永州郊外所产的“异蛇”,由此引出捕蛇者蒋氏;主题部分也是一问一答,主要是蒋氏的“答”;最后同样是问者即“我”的感慨。其次,在主题上两者遥相呼应。《种树郭橐驼传》中经由种树的老百姓郭橐驼之口道出了“长人…  相似文献   

17.
《捕蛇者说》通过记叙蒋氏三代冒险捕蛇以抵偿租税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行,展示了广大农民流离失所、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惨状和农村凋敝的景象,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作者通过各个方面的反  相似文献   

18.
一、下面的拼音,对的,在括号里打上“√”,错的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8分1、公输盘不说shu ( )(《公输》)2、触龙说shui赵太后( )((触龙说赵太后》)3、太后不肯,大臣强qiang谏( ) (同上)4、号hao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 ) (《捕蛇者说》)5、朝chao分尚食( )《芋老人传》6、谨食shi之,时而献焉( )(《捕蛇者说》)7、然臣之弟子禽滑gu厘等三百人( )  相似文献   

19.
鸡犬不宁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变革失败,被贬到永州,有一回采访了一位捕蛇人,并写成散文名篇《捕蛇者说》。《捕蛇者说》对官吏催逼钱粮,有这么一段描  相似文献   

20.
宋慧祥 《教师》2011,(16):29-29
1400年前的柳宗元曾利用对比的思维方法写出了不朽名篇《捕蛇者说》,其中最能体现对比的两句话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这句话现代文通俗的说法是"毒蛇可怕——苛政更可怕",对比效果如此强烈,几乎让世人对该篇古文耳熟能详,可见这篇文章像一座对比思维运用得出神入化的艺术圣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