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高先 《成才之路》2012,(19):33-33
通过解读屈原的《离骚》,找寻屈原受到抑屈而呐喊的原因。通过屈原心灵的激情咏怀,展现一个自我生命存在的历练与挣扎。  相似文献   

2.
正在教学《离骚》第一课时时,笔者介绍作者时讲到,屈原被流放后,因不愿看到楚国的灭亡,在迷惘和痛苦中,最终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屈原为什么要自杀呢?他非死不可吗?假如屈原不死,情况会怎么样?"对于学生的这一连串的提问,笔者一时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都在强调屈原的自投汨罗江而死是其执著追求理想和忠君爱国的表现,很少考虑到上述问题。但笔者也隐约意识到这正是个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教学的良好契机。于是,笔者决定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顺着学生提问的思路来个逆向思维,反弹琵琶。所以,笔者在停顿片刻后,顺势说:"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好。尽管以前我对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这个形象主要是指做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物形象。作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使文学作品具有特殊的审美教育作用。因此,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应该是美的,美也总是寓于形象的,一切美都应该是具体的形象的美。屈原光耀千古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它写了屈原自己的出身、品质、思想,塑造了一个高尚、纯洁、正直的爱国诗人的形象。其理想之崇高、人格之俊洁、感情之强烈、斗争之坚决,使这一形象既来自现实又高于现实。  相似文献   

4.
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 ,也是坚贞不屈 ,志洁行廉 ,勇于追求道德的一生。《离骚》真实而全面地印记着屈原苦难的一生 ,反映出他对理想道德的孜孜以求、对祖国无限之爱 ,成为他苦难岁月的灵魂绝唱。  相似文献   

5.
《离骚》中佩饰意象出现的频率很高,和周代礼乐文化的威仪之美密切相关,同时还和楚地的佩饰传说密不可分,后者是从生命的层面看待人和佩饰的关联。《离骚》中佩饰所用的香草,多数具有药物功能,可以使人延年益寿。《离骚》对佩饰的描写突出它的芳香润泽之性,既是对周人尚嗅传统的继承,又表现出对生命的关爱。《离骚》的佩饰意象对《诗经》多有继承,同时又存在一些差别。  相似文献   

6.
周琴  邓彩云  李玲 《现代语文》2009,(12):14-15
屈原是具有高尚人格的政治家。其代表作《离骚》表现出的政治道德、政治理想和政治行为,谱写了一曲人类美好政治品质的赞歌,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股深沉而刚烈之气。历史证明了屈原的不朽。  相似文献   

7.
屈原首位原创,为桔作颂,以比兴象征自况一已洁亮、独立、超卓之人格精神。而曹植独心有灵犀,首继而为桔作赋,乃寄托非凡高举之志情,却惨遭迫害之悲剧。一颂一赋,两相辉映,俱绝妙好辞,堪称前后之祖宗篇也。前者热颂,满是乐观昂扬,后者高赋尤多感伤悲凄。  相似文献   

8.
《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它是屈原的一段内心独白。全篇充满了屈原的愤怒和对光明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激情。但是,从课文的两处独白里,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人对革命的力量是估计不足的。其一:“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  相似文献   

9.
《桔颂》是屈原的一首咏物抒情诗,体现了屈原创作中的美学追求,即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自然美与人格美的完美结合,情感美与理性美的有机结合,优美与壮美境界的共同呈现。桔树也是屈原人格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中,屈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了大量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内心情感.<离骚>是屈原的一篇政治抒情诗,全文自始至终弥漫着一种痛苦、矛盾和郁郁寡欢的情绪.诗人无论是借历史传统以影射现实,或者借用神话故事来表达幻想,其最终目的都是为能够解国忧,除民患,希望楚王能举贤任能,纳谏修政,以富国强兵.  相似文献   

11.
伟大诗人屈原的《天问》,是我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一篇奇文,是几乎全部用问句组成的富有战斗精神的一篇奇特杰作.在整个诗篇中,诗人一连串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涉及到了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现实问题等等方面.细读作品使我感到其中许多问题属于谴责性质问,不少问题属于怀疑性或否定性诘问,有的属于讽刺性或慨叹性诘问,还有一些似是属于启发性提问或探讨性发问.这么许多问题虽然同属发问,但是发问的角度、重点和方式方法,却不尽相同,变化多样,层出不穷;而且宛如连珠炮发,节奏铿锵,感情激越.这和诗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是完全协调一致的.在整个诗篇中,从表面上看,诗人似乎只是提出问题,并未解答问题;但是,认真揣摩所提出的每个问题.其中绝大多数问题的倾向性意旨,却又是不言而喻的.从诗篇的主导思想看,确已体现了时代精神.现就管见所及,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屈原的诗歌力作《离骚》,不仅以神奇的想象、大胆的虚构;开创了我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先河;而且还以深沉的情感、幽深的意境,塑造了完整的抒情主义公形象。这一形象,由于贵族的出身和拓国先祖的荣尊,酿造了他对乡土无限深厚的情感;生辰的不凡和特殊的天赋,又增强了他大业有为的信心。他寄全部希望于楚国的繁荣和富强,为此,他以政治家特有的敏感,去体察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他切感楚国在列国纷争中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辨析爱国主义内涵,剖析《离骚》中内含的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包括政治志向、崇高人格、感情世界与艺术创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提出通过使爱国精神融入政治生活,汲取屈原政治智慧和品格;融入媒体传播,生动诠释屈原爱国主义精神;融入社会生活,彰显屈原爱国主义精神本色等,实现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当代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屈原以《离骚》开启了中国文学真正意义上的悲剧精神,在屈原之前中国文学的悲剧精神包容在浓厚的忧惠意识当中,有自身的特征:柔韧、零散、中和。《离骚》作为一篇血泪之作,主要矛盾中凸现悲剧精神:关政理想与残酷现实的矛盾;“致君尧舜”与“哲王不寤”的冲突;矢志不随俗的决心和恋国不去国的坚定。《离骚》以情感的矛盾和冲突显示屈原对中国文学悲剧精神的开创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离骚》中出现的部分植物称谓进行比较,发现英译后一个事物衍生出不同的形变,指出翻译判逆结果是具有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16.
《离骚》可以说是中国民间文化与中国文人文化第一次完美的结合,既是对古代文化的总结,更是一种超越,是一座具有非凡意义的里程碑。在那么遥远的年代,能产生如此极富审美、情感,具有如此深厚文化含量的一首长诗,的确让人叹为观止。读《离骚》我们可以读到屈原伟岸、独特的形象,我们还可以读到他高洁的品行、坚定不移的气节;更能感受他深邃的思想,亦儒亦道,却又超越儒道。  相似文献   

17.
从《离骚》看屈原对中国文学悲剧精神的开创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以《离骚》开启了中国文学真正意义上的悲剧精神,在屈原之前中国文学的悲剧精神包容在浓厚的忧惠意识当中,有自身的特征:柔韧、零散、中和。《离骚》作为一篇血泪之作,主要矛盾中凸现悲剧精神:关政理想与残酷现实的矛盾;“致君尧舜”与“哲王不寤”的冲突;矢志不随俗的决心和恋国不去国的坚定。《离骚》以情感的矛盾和冲突显示屈原对中国文学悲剧精神的开创性。  相似文献   

18.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接触的古典诗词不多,《离骚》词义深奥,吟诵、理解和鉴赏都要在疏通诗意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我编制了学案,主要着力于字词音形义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反复朗诵,先读懂诗歌的文字层面意思。但诗歌教学又不能止于翻译,这就需要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诗歌读进去。我把诗歌的朗读分为音读——意读——情读,让学生从了解语言体式的华美,到感受爱国爱民的温度,并进一步仰望照射千古的光彩,让学生一层一层深入进去。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屈原列传》,成功地塑造出了屈原之高大忠善的完美形象;因司马迁写《屈原列传》,其几乎全部资料信息,是源于以《离骚》为主的屈原系列作品,这无疑便显示出了司马迁对《离骚》接受的全面性、深刻性及主动性。文章即以《屈原列传》为载体,来深入探究史公之于《离骚》的接受与理解,其中主要从司马迁对于《离骚》成因内涵的接受、内容风格的接受及人物形象(即屈原形象)的接受三个层面展开,并适当论述了司马迁的接受特色与形成这种特色的因由。  相似文献   

20.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诗人通过浪漫无羁的想像,上天入地的遨游,表达了对故土深深的眷恋和对高洁人格九死不悔的追求,这种精神贯穿《离骚》的始终,构成了《离骚》的灵魂,同时也对中国文学和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