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昆 《收藏》2006,(11):155-155
袁水清编辑: 你好!读到《收藏》2005年第12期PH4耿守中忠、杨治梅《错体邮资票品的研究与真伪鉴定》(七),文中称“这些‘漏色错体’旧票,大多为“漏印红色”。假如真的是全部漏印红色,当然就是漏色错体票。但是就笔者鉴定过的这些所谓“漏色错体”票看,均是褪色所致”。  相似文献   

2.
杜朝平 《上海集邮》2000,(10):13-13
我喜欢收藏集邮文献,藏有《集邮》杂志1960年第4期的封面漏色版本。因为漏了黑色,封面上的邮票图都缺少了铭记、面值、票名和人物的黑眉、黑发,等等(左图为漏色的封面,右图为正常刷色封面)。  相似文献   

3.
徐金德 《上海集邮》2004,(12):29-29
专题集邮中巧妙展示漏色、漏字、漏齿等变体票,既可体现素材的稀少性,又能巧妙地展示正票无法表现的信息,增加趣味性。 注册会计师被喻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经济警察"。但前几年,美国安龙公司(Enron)、世通公司(Worldcom)相继发生假帐丑闻并引发破产事件,而  相似文献   

4.
“山东民居”局部漏色 我收集到一全张“山东民居”票,欣赏之余,发现全张60枚(10×6)的第5横行10枚邮票出现大面积的灰色漏印,并可发现整枚邮票上的灰色部分原来是由一块以上印版印成的。上述局部漏色还波及第6横行  相似文献   

5.
(二)彩色样票万寿彩色样票应为试色票。在未印正式万寿纪念邮票之前,彩色样票的刷色并不与后来正式票完全一致。2002年秋,北京华辰拍卖公司曾有4套万寿彩色样票拍卖,在拍目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加字改值普票的变体票不太多,大部分集中在“改10”中,有中缝漏齿、全漏齿、倒盖等多种,虽也有复齿票,但只能算是趣味品。最近美国罗杰斯公司上拍1件改10光华版50/2元十连票(5×2),其中3行直中缝漏齿(其余3行虚线齿未漏),估价800美元(图1)。拿当今的集邮家需求量和市场流通量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美国邮市出现不少漏色变体,一经面市,立即成为邮迷和邮商的抢手货,其中最著名、最引人关注的要数美国1989年发行的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走邮票(面值2.40美元)。宇航员服装及月球表面的黑色全部漏印(图①)。这种变体票被戏称为“月球上的幽灵”。目前已发现60—80枚,价格已猛升到4000美元。  相似文献   

8.
裘真 《上海集邮》2002,(3):19-22
古北口图50分票的全部和慕田峪图80分票的绝大部分由七色乔利机印刷,滚针式打孔。发行初期的80分票有一部分由“老法六”(最先引进的法国尚邦六色机)印刷,由改装的模削打孔(APS)装置打孔。黄花城图60分票由“新法六”印刷,梳式打孔。  相似文献   

9.
奥林匹克邮票的局部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斯拉夫第15届奥运邮票用于里雅斯特二区的加盖票刷色不同 原票和专门用于加盖的底票底色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诞生170周年,借此机会"晒晒"部分国家、地区发行的票中票,以示庆祝。 世界第一套"黑便士"票中票由墨西哥于1940年5月6日为纪念"黑便士"诞生100周年而发行,全套10枚,同图,面值、刷色不同  相似文献   

11.
近日参观邮友藏品,发现T143-4“飞行”20分票全张底部22—28票位下边全部漏齿,形成全张“长尾”。  相似文献   

12.
《上海集邮》2001,(11):19-20
新中国加字改值普票的变体票不太多,大部分集中在“改10”中,有中缝漏齿、全漏齿、倒盖等多种,虽也有复齿票,但只能算是趣味品。最近美国罗杰斯公司上拍1件改J0光华版50/2元十连票(5&;#215;2),其中3行直中缝漏齿(其余3行虚线齿未漏),估价800美元(图1)。拿当今的集邮家需求量和市场流通量来衡量,  相似文献   

13.
黄山 《上海集邮》2008,(1):F0003-20
“错票”和“变体票”是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人把设计或拼版时造成错误的邮票称为错票或错体票,把印刷过程中造成错误的邮票称为变体票。这样区分虽然简单,但与国际上通常的说法并不相符。那么人家是怎么说的呢?错票(error),除了设计错误外,还包括严重的印刷错误,如错色,倒印,  相似文献   

14.
去年底,在内地邮市上,有人兜售“焦裕禄错色票”、“妈祖错色票”,许多人误以为是两家首次承印邮票的单位缺乏经验,致使质量不稳定而出现了变体,纷纷高价购买,甚至流至港台。这两种“变体”的特征主要是深褐色的文字变为绿色,其余部分也有变化,如焦裕禄的肤色和衣衫变暗,妈祖像及天空偏绿等。总之,与正票有  相似文献   

15.
正票序号 用阿拉伯数字1—141 正票变种 指不同版次、图幅、齿式、齿度、纸质、刷色……用罗马数字Ⅰ、Ⅱ……  相似文献   

16.
假票辨析     
徐懋 《集邮博览》2010,(6):35-35
近日,笔者在某集邮网站浏览时发现一枚百合花60分齿孔移位变体票,顿生喜爱之心,便立即与卖家联系并确认成交,几天后收到,拿出与自己留存的百合花60分票进行比较,发现该枚变体票刷色偏浅偏黄,遂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确定该枚变体票系伪造票。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7.
2010年8月18日,我收到一枚由荷兰寄出的实寄封(题图),封正面贴满了邮票和标签。绚丽夺目。其中有20枚圣诞节三角票,两枚童话故事《丁丁历险记》票,一枚右上角的女王普票漏销。  相似文献   

18.
图1:美国著名的“飞机倒”错票,美国集邮界称之为“詹尼倒”,这是1918年发行的一枚24美分的航空邮票,右边的是“飞机倒”错票。图2:1983年发行的20美分《科学与工业》邮票,右边的错票漏印全部黑色。图3:1994年的《大海的奇迹》四方联漏齿错票。  相似文献   

19.
裘真 《上海集邮》2002,(8):22-22
笔者在《常用面值<长城>普票的实物研究》一文(见本刊第3期)中谈到过:慕田峪图80分票有七色机印制的A、X型和六色机印制的B型。 近日偶然发现一个区分三种不同版型慕田峪票的简便方法。该方法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三比。一比印  相似文献   

20.
最近,邮友示我一枚改1-6 1000元底边漏齿旧票,因未见经传,故借来反复推敲。获得如下体会: 改1-6 1000元的原票为上海大东版单位邮票,查邮票目录及有关资料,都未见原票或加盖票有底边漏齿的记载。原票图幅18×21mm,票幅22×24mm,齿孔12.5度,为梳式打孔,最后冲打的是开口向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