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阳峪窑是宋金元时期中国北方最具实力的民间窑场之一,产品种类丰富,制作讲究,特别注重釉面装饰,既有单色釉装饰,也有白釉黑花、划花、剔花、绞胎、红绿彩等技法装饰。文章对其釉面装饰技法作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当阳峪窑是宋金时期磁州窑系或磁州窑类型中最为出类拔萃的窑口。然而该窑以其品类之丰、制作之精、装饰之关,自有其深厚的古陶瓷文化内涵和独特之艺术风格。比如,除了量大质优的绞胎制品以外,它的剔刻划花类制品堪称无出其右,它的细白胎高温颜色釉制品如红、黑、紫釉中之精者,甚至为定窑所不及。面对这样一个优秀却默默无闻的窑口,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它“供官”或“供御”的证据。文章从文献学的角度,结合标本实物,首次明确提出了北宋时期的当阳峪窑曾经供御的观点,系统分析了当阳峪窑的制瓷技术水平,推测了它的主要供御品种。  相似文献   

3.
绞胎瓷产生于唐代巩县窑等五个窑口,蓬勃发展于宋代焦作当阳峪诸窑,元以后衰亡。章对当阳峪窑系绞胎瓷的烧造时间、胎质、器类、造型、釉色、装饰纹样等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分析了它高超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唐代因道家的兴盛,怀川大地深受老子思想影响。有着烧造陶瓷悠久历史的当阳峪瓷窑工匠,创造出花纹表里如一、阴阳和谐的绞胎瓷。由于宋徽宗的垂爱,当阳峪绞胎瓷在宋代盛极一时。宋徽宗玩物丧志,导致靖康之耻,绞胎瓷随即衰落。  相似文献   

5.
绞花(绞釉)瓷是宋、金、元时期焦作当阳峪诸窑场的主要制品之一,作为一种陶瓷装饰工艺,其优秀的独特纹理、神秘的制作技艺,在宋代达到了巅峰,是当时其他窑口所不及的,可惜在元代以后却神秘地停烧了。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探求,对当阳峪窑绞花(绞釉)瓷的起源、名称由来、制作技艺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了高校资料室藏书剔旧的必要性,剔旧的原则以及剔旧的方法。提出了高校资料室藏书剔旧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矫石 《华章》2009,(10)
在中国历史上,宋金辽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在民族的冲突与融合中,碰撞出了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其中北方剔花瓷器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藏书剔旧工作管见余五妹图书信息资料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所以任何一个图书馆都应该千方百计地建设一个既具有较高质量又有相当数量的藏书体系。藏书剔旧工作是藏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优化藏书结构,增强藏书活力,提高图书馆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促进剔...  相似文献   

9.
中学图书馆藏书应遵循实用性、系统性原则。实用性、系统性藏书的形成.不仅要靠不断补充新书,而且要通过不断的剔旧来实现。只有不断地补充新书、剔除旧书.藏书才能有生命力,馆藏也才能有活的源泉。藏书剔旧是中学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就中学图书馆藏书剔旧工作,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王晔 《中国成人教育》2007,(20):187-188
文章阐述了藏书建设中的图书剔旧工作的必要性,论述了阻碍藏书剔旧的因素以及藏书剔旧工作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并提出了藏书剔旧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强调了今后图书馆藏书剔旧工作要经常化、制度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桂林石刻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存在研发经费不足,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诸多问题。桂林石刻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积极保护与合理开发、完整性与客观性、创新性和参与性的原则,通过构建以石刻为主题的石刻综合展示园区、设计石刻文化旅游线路、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改善软硬件条件、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客源市场等手段实现石刻资源的产品化。  相似文献   

12.
岳阳楼内共有三副雕屏,一、二楼书刻范仲淹<岳阳楼记>,三楼书刻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诗.对三副雕屏的成因与变异,历来多有歧说.笔者认为:张书范记是黄凝道驰书所得:成丰遭劫的雕屏是张照手书真迹,余则另有书者.毛泽东手书杜诗,应是晚年的遣兴之作.  相似文献   

13.
宋徽宗政和年间在福州雕版的《万寿道藏》,是当时最大的一部《道藏》,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部雕版的《道藏》。其规模之大、校定之详、刊刻之精、刻成之速,不仅在当时,即便在后来的历次《道藏》修造中也是罕见的。而其雕版的直接主持者黄裳,对这部《道藏》的成功雕版可以说是功不可没。黄裳本人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也是他圆满完成监雕这部《道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佛教石刻的区域分布可以反映佛教信仰行为和佛教活动强弱的地区差异。大体说来,在唐人,北方重视造像、造塔、造经等实践行为,南方则逊色许多。唐前期石刻数量多,有两个分布中心和两个次中心,有两个分布带和一个次分布带;唐后期石刻数量减少,有两个分布中心和一个分布带,而且南北方差异缩小,总体上北方趋向衰落,南方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四川乐山市夹江千佛岩唐代造像的尾部千佛山中,有一处造于明代成化年间的优秀石刻——金像寺,它是乐山明代造像的代表作,不仅从佛像组合排列,雕刻技艺继承了唐宋时期的优秀传统,而且还体现了一些新的进展,并融和了禅宗和密宗两种造像特色为一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十一面观音石窟气势宏伟,造像石窟完整精细“色彩装饰华丽”,反映了明代乐山造像最高水平。研究金像寺石刻对了解乐山佛教造像,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都是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6.
宋元以降,被传为王献之书刻的《保母志》成为鉴藏热点之一,前后共历三次鉴藏热潮,题跋真迹至今犹存。大多古人对此志为"真迹"信而不疑,尤其是南宋姜夔题跋的"七辨",对后代影响甚巨。不过,如果考虑到书写者的身份阶层以及该志作伪的素材来源等细节,则可发现姜氏"七辨"的问题所在,进而说明《保母志》的伪托。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郴州市境内的《坦山岩劝农记》摩崖石刻是国内现存不多的南宋早期劝农活动文献,但学界围绕该石刻进行的文献整理和背景研究的工作尚有不足。在对该文献进行全面校勘、整理的基础上,考证其内容背景,分析其多个方面的价值,进而修正了地方志记载中与该石刻相关的某些错误。  相似文献   

18.
《泉州宗教石刻》一书的原著与增订,历经吴文良、吴幼雄父子两代人77年的艰苦探索,终于接力合成这部煌煌巨制。增订本关于石刻收集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单个遗物以及某一类遗物的历史阐微、辨析和概括,极大地提高了原以资料见长的此书的理论品质;其纠错、释疑、解难、辨误突出地体现了推陈出新。《泉州宗教石刻》增订本既保存了大量中外文化交流珍贵的历史信息,又是宋元时期泉州乃至闽南多元宗教和谐共处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9.
论民族传统工艺食雕——靖州雕花蜜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雕刻是一种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食雕的重要性在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饮食文化,食雕将日常的饮食与雕刻艺术结合起来,丰富了食品的制作和人们的餐饮方式。人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可欣赏它的艺术美。雕花蜜饯的一幅幅图案是靖州侗族、苗族人民生活的百科书。我们应借用现代构成理论从符号层面解读靖州雕花蜜饯中的形式能指及文化所指,让这一民间艺术瑰宝绽放出应有的异彩,从而为继承和发扬湘西雕花蜜饯这一雕花艺术形式找到新的途径,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好雕花这一文化遗产提供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在汉代画像石中除了描写农耕、战争、宴饮等场面外,最多的要属墓葬前面用来祭祀的辟邪兽了。从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东汉石辟邪来看,其兽形象并不统一,制作也较为粗糙。在这些石兽中,除了宗资墓前有"辟邪"字样的石兽外,很可能有一部分石兽如穷奇等在当时被称为"辟邪"。,对汉代墓葬的研究,发现这种"观看"的主体并非是一个外在的观者,而是想象中墓葬内部的死者灵魂。这就是汉代大量存在于汉代墓葬中的画像石会有大量辟邪兽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