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例1】跟学生一起学习《师恩难忘》这篇课文后,教师又读了一篇有关写老师的文章,读到感动至深处,他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原以为学生能够被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打动,没想到,下面却传来了偷偷的笑声:“看,老师哭了……”  相似文献   

2.
其实这篇习作可以称之为“小小说”了,文中有一位严厉的、爱戴有色眼镜看人的老师,有一个调皮而又无奈的学生,还有一群“打酱油”的“路人甲”……  相似文献   

3.
皇甫老师发表了一篇语文知识的“豆腐块”。报社汇给“柒元整”稿费。他拿着汇款单到校长室盖学校公章(身份证丢了)。钱校长看了,微笑,“弄两个花花?”“……”皇甫老师不知说什么,只是嗫嚅。过了半月,皇甫老师又发表了一篇关于教育的小杂感。报社汇给“捌元整”稿费。他拿着汇款单到校长室盖学校公章。钱校长看了,微笑,“又弄两个?”“……”皇甫老师不知说什么,心里真有些不是味儿。又过半月,皇甫老师又发表了一篇稍长点儿的作文教学小论文。杂志社汇给“壹拾玖元整”稿费。他拿着汇款单到校长室盖学校公章。  相似文献   

4.
【案例1】跟学生一起学习《师恩难忘》这篇课文后,教师又读了一篇有关写老师的文章,读到感动至深处,他竞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原以为学生能够被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打动,没想到,下面却传来了偷偷的笑声:“看,老师哭了……”  相似文献   

5.
暑假里的一天,我趴在床上看书,正好老师来到我家。他站在门口问我:“剑鸣,你在干什么?”我说:“看书。”老师又问:“看什么书啊?”我说:“童话。”过了一会儿,老师又问:“三篇作文都写了没有?”“写了。”我一边看书,一边回答。老师又站了一会儿,说:“把作文拿来我看看!”这时,我才下了床去拿作文给老师看。老师接过我的作文本说:“剑鸣,你怎么一直学不会礼貌  相似文献   

6.
卢宁 《成才之路》2010,(11):I0019-I0019
三分文章七分改,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经过反复推敲,修改而得来的。小学阶段,学生作文一般都是由老师批,学生改,最后老师肯定,才算是合格。长此以往,学生只是被动地在写作文。文章草稿早早写完后,便等待老师的“检阅”,发下来后,学生只看圈圈点点及老师的评语。在改作文时,也往往受老师思路的影响,写出一篇篇“老师满意”的文章。长此以往,  相似文献   

7.
表扬     
邹静 《湖南教育》2010,(1):60-60
柯兰花!一点也没错,是这个“潜能”学生。八年级的王老师阅完这篇字迹歪斜却情真意切的作文,又看了一下作文本封面上的姓名。  相似文献   

8.
先看一个教学片断片段。在一次公开课上,执教的老师提问学生:“你们看,老师的眼睛里有什么?”有个学生看了老师的眼睛很长时间,然后举手回答:“老师的眼睛里有个我!”这位年轻的老师生气地说:“什么有个我?坐下。”于是又问另外一位学生,这位同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回答:“老师眼睛里有眼球。”老师大大夸奖:“这个小朋友观察仔细,回答准确。”  相似文献   

9.
教学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某天 ,老师布置了这样一篇作文“童年趣事”。一位学生写得不错 ,老师表扬了他。又一日 ,老师布置了另一篇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这位学生便把前一篇作文的材料改头换面用了个大概 ,读起来倒也有些生动之处。不知哪一日 ,这件材料又在另一篇作文中再次被“录用”。这便是一件材料在多篇作文中运用。对此 ,有些老师认为 :一材多用 ,说明学生头脑灵活 ;或认为虽然文章不够新颖 ,但也还是一篇通顺的习作 ,因此积极加以倡导。对此 ,我却有些不同的个人看法。小学生学写作文 ,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也是一个积累素材 ,为今…  相似文献   

10.
作文     
教育局的王局长到一所山区小学视察。局长走后,老师就要学生写一篇王局长关心山区学生的作文。 四(1)班学生张小明在作文里写道:“王局长关心我们。”王老师看了看说:“不好,应该改成王局长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小明问:“王局长只是转一圈,招招手,就钻进小车走了。怎么能写无微不至呢?”老师说:“你就写无微不至,不会错的,别问那  相似文献   

11.
“老师,您帮我看看这篇作文写得好不好?”“老师,您看这个词用在这里合适不合适?”“老师.今天再上一节作文课吧。”……面对每两周一次的作文课.学生们总是热情极高。这与以往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的现象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2.
关于作文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文规定:“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词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抓好作文教学,我认为首先要凭借“基础训练”的材料对学生进行“看、说、读、写”的训练。如:小学语文第一册基础训练三的看图说话这道题,我在教小朋友们认识各种车辆的同时,还注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老师:“火车是在什么路上行驶?”学生:“在铁路上行驶。”老师:“哪个小朋友能够告诉老师火车有什么用途?”学生:“我在电视里看…  相似文献   

13.
摔碗     
我写过一篇《记一次洗碗》的作文写给肖老师看。肖老师看了后对我说:“这篇文章写得不具体,你真的洗过碗吗?”我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肖老师说:“你没有洗过碗,怎么能写好洗碗这项家务活儿呢?比如说洗碗有不同的方法,洗碗有时会不小心打破碗,那么打破碗又会是一个什么情形呢?总之你要自己洗一次碗,然后把这篇作文再写一次交给我看。”  相似文献   

14.
教了几年语文,深感作文教学难。每次作文课,学生头痛,老师也头痛。课堂上老师苦口婆心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仍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写不出一篇象样的文章。看了《山东教育》刊登的教师“下水文”后,受到启发。我觉得“下水”指导好,这是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想尝试一下。 这学期,我担任学校写作兴趣小组辅导老师,把学生组织起来,经过几次学习和练笔,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我的老师》。要求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标题是在看了《爱的“刻薄”》这篇小小说以后拟就的。这篇小作品对家教很有启迪作用。作品说的是,教高中化学课的泰老师,由于对学生“恨铁不成钢”,有时说话非常刻薄,因此,学生暗地里称他为“泰刻薄”。泰老师怎样刻薄,刻薄到何种程度?请看事例:插班复习生赵建飞,花着父母的血汗钱却不知心疼,上课不听老师讲课,偷看武侠小说。泰老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听了一节四年级的科学课。这节课是“风的观测”。执教教师首先告诉学生观测要弄清方向,然后让学生知道风向的含义,之后让学生说生活中如何观测风。学生说出很多种观测方法,可以看五星红旗飘扬,可以看树叶飘动,树林里可以看地上飞走的落叶,可以看头发、纸屑等,可见学生思维活跃,观察力较强。到这儿差不多用了半节课的时间。接着,老师让学生观测风了。老师问:“谁愿意到教室外面去观测风芽”教室里小手如林,老师点了一名学生到走廊上看了一会儿,学生进来说“是西风。”老师说:“是西风吗芽再请一位同学去看看。谁愿意去芽”教室里又举…  相似文献   

17.
看了这一期的几篇博客,细心的读者也许感到奇怪,上一期才刊登了肖华老师的一篇博客,这一期怎么又选了他的,而且是连续的三篇?难道编辑和这个“安徽铜陵四中肖华”有什么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角色转换的方式,即由学生当老师,老师从旁指导,学生自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看云识天气》是一篇内容浅显、生动有趣的科学小品,让学生自教,他们定能完成好任务。当然,教师在增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自己的主导作用。也就是说,教师一定要按照“大纲”的  相似文献   

19.
近来 ,在《扬子晚报》《中国青年报》都陆续刊登了这样一篇学生习作 :“……那天 ,我在体育课上犯了错 ,下课以后 ,老师把我带进了办公室。当时正好有几个老师在偷偷地吸烟 ,于是这个老师说 ,有小孩在 ,别吸烟了 ,其他老师立刻掐灭了烟头……”看了这篇学生习作 ,真是令人感到欣慰。这样真实的生活场景在学生的习作中现在是越来越多。小学生的作文终于开始流行“实话实说”了。曾几何时 ,我们的小学生作文 ,题目都是离学生生活实际那么地遥远 ,让学生感觉摸不着边际 ,而且从作文题目一眼就能看出老师判分的价值“导向” ,例如 :《我为做了一…  相似文献   

20.
呼唤人性     
晓新 《山东教育》2001,(1):110-111
《山东教育》中学版2000年第9期刊登了《老师的“BP”机》一文,文章大意是永强老师的妻子(也是教师)病重,为了不耽误课,关键时刻又能照顾妻子,永强老师借了传呼机:在课堂上,永强老师的BP机响起的“嘀嘀”声曾一度引起学生的误解。当永强老师正在给学生上《最后一课》时,“嘀嘀”再次响起,他“看了看传呼机上汉显的内容,忍着眼泪,关上机子”,接着又用“洪亮的声音”讲课。后来,学生们得知永强老师的妻子的传呼内容是“我不行了,上好你的课,永强,别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