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与高等工程专科办学模式付成山大学毕业生分配实行“双向选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客观要求,是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这一改革将冲破大专院校过去那种封闭、半封闭的办学格局,...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一、简单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为了更好地展望“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首先有必要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毕业生就业改革做一个简单回顾。在20世纪,毕业生就业改革以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要求,1989年国务院以19号文批转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中期改革方案”),开始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的改革。“中期改革方案”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  相似文献   

3.
<正>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是国家计划和政府直接管理的办学体制。与此相适应,高师毕业生就业则实行以“统”和“包”为特征的计划分配制度和直接管理的体制。这种就业制度和管理体制,是建国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逐渐由“包当干部包分配”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的模式转变。为适应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以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进入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国家明确规定,高校毕业生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众化,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不少高校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因此,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  相似文献   

5.
王保义 《江苏高教》2000,(1):116-1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就业已由国家“统分统配”转变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随着人事制度、招生就业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改革师范就业机制,让师范毕业生走向市场已成为必然。 1.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师范生就业市场化提供政策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毕业生就业政策已由昔日国家“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转变为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在一定范围内落实就业单位”。通过几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专科生就业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及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 ,我国的高校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原来统招统分的就业制度如今已被“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等就业方式所替代。这一重大改革措施 ,不但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而且使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找到了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但是在毕业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出现了专科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并呈现日益严重的趋势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不仅对专科教育自身发展 ,也对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拟对此谈几点看法。一、专科生就…  相似文献   

7.
国家教委决定1995年进一步加大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改革力度,规定实行招生“并轨”的学校,要配合主管部门尽快落实或完善与此相配套的教学、学籍管理、奖贷学金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招生“并轨”之后,本科生便不再分“公费生”、“委培生”、“自费生”,而统称为“按国家计划招收的学生”,一律缴费上学。“并轨”招生制度的实行,把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推向深入。我国从1982年起就开始实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1989年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报告》及《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国家教委…  相似文献   

8.
如何构建诚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分配制度已一去不复返,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正在形成。市场导向呼唤建立诚信的大学生就业体系。政府调控应从宏观上制订有关政策,完善有关制度,建立诚信机制,用制度保证大学生就业体系各个环节的诚信。毕业生的诚信是建立毕业生诚信就业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学校的诚信是建立毕业生诚信就业体系的保障,用人单位的诚信是毕业生就业工作公平公正的保证。只有毕业生、…  相似文献   

9.
招生制度改革涉及到选拔和造就人才的“原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学校实施培养前的一次质量控制;分配制度改革(这里提就业制度可能更合适,现暂且用分配)则关系到能否将合格的毕业生输送到需要的岗位上去,并有效地发挥作用,这是对学校培养工作的质量的检验和认可。招生与分配是学校教育工作首尾两个环节,涉及到学校与外部环境的种种联系。因此,讨论招生与分配制度的改革必须以学校与学校外部的环境的联系为出发点,并且以学校的培养工作能适应社会环境,进而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一、高师院校招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依据 (一)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之回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毕业生选择职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到1993年,将实行国家不包分配制度。因此,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日益成为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1987年,北京地区71所高校有655名毕业生被用人  相似文献   

11.
师范毕业生就业趋势和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慧敏 《江苏高教》2002,(6):44-45,65
新世纪的教育面临着新机遇与挑战,师范毕业生就业也遇到了新的问题。深化师范类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制度与市场接轨,是建立现代的开放高等教育师范体系的内在要求,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日大学就业指导制度比较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转变毕业生分配工作部门的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已势在必行。对此,学习和借鉴别国的经验很有必要。本文仅拟对中日两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的职能、就业指导、就业择职观念作些比较、分析和思考。一、学校就业工作部门的职能在中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部门主要是高校学生处、学工部或人事处。毕业生分配制度原为国家统包统分,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向学校与用人单位实行“供需见面”、“双向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 《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入,毕业生就业与分配制度的改...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毕业生逐步进入人才市场,开始改变“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这一新的课题在毕业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使毕业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针对毕业生思想的实际,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一、师范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市场的形成,以及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国家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逐步被“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所代替。使毕业生与就业市场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以及就业市场的  相似文献   

16.
1996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86.6万,其中本专科毕业生83万,毕业研究生3.6万。这些毕业生的就业恰逢我国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各高校以及各级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能否把他们输送到四化建设最急需的岗位上,将直接关系到我国“九五”计划的实施,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下一世纪中华民族的振兴与富强。因此,做好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十分深远。 一、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等学校毕业生是学校完成了教育阶段后输送给社会的最后“产品”,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实施高校教育整个过程中的最后环节。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经过高校的几年培养教育,最终要经过就业分配这一环节走上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他们能否被推荐安排到国家最需要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这不仅直接关系到80多万毕业生献身祖国四化建设的合理愿望能否得到实现的大问题,而且也直接影响到280万在校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因此,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所有在校师生、办学者乃至社会家家户户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其工作进展情况对高校和社会的稳定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任何一个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和主管领导都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列高校学生的稳定,学校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当前,我们在做好毕业生就业计划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容忽视。 一、加强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的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了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即: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实行学校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落实毕业生就业方案,并逐步推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精神,我省从1997年开始对地方属非师范、体育类普通中专试行招生计划“并轨”改革,并决定在2000年对全省所有普通中专实行“并轨“招生。与招生计划‘并轨“改革相配套的是推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逐步由国家计划分配转到面向社会、进入市场。公平竞争、自主择业的轨道。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义不仅在于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回收一定比例的教育成本,增加教育投入,更在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使学校增强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但…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除对师范学科和某些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的毕业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与此相配套,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就业咨询指导、职业介绍等社会中介组织,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由此可见,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问题,不再仅仅是高教理论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专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的发展与深化,大学毕业生从“包分配”、“不好分”,到目前的“就业难”,专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从一定角度看,毕业生就业状况是地方高校的生命线。大家知道,就业状况不行,就会影响招生,招生不行,就会影响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内在的逻辑规律就越来越明显。当前的学生就业难的状况,确实令人担忧,将对地方高校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谋求扩大毕业生就业途径,对地方高校的发展显得尤为急切重要。1.深化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地方高校管理体制上的缺陷,是“就业难”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