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场白:早也盼,晚也盼,终于盼到了2008年8月8日这一天,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从当年刘长春一个人飘洋过海参加奥运会到北京承办奥运会,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终于在我们这一代实现了。让我们尽情地欢呼吧!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1998年11月25日北京市正式向中国奥委会递交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是揭开了中国新闻媒体报道北京申奥的序幕,那么,莫斯科当地时间2001年7月13日下午6时10分(北京时间晚10时10分),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上郑重宣布--北京赢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后,我国的新闻媒介迎来了自己的"狂欢节".北京申奥的成功,既是北京人的骄傲,又是中国人的自豪,也是中国新闻媒体的大喜事.各大媒体一改前期报道的矜持、含蓄、冷静与理性,显得热力四射,充分发挥出各自的特色,向受众全方位、立体地传播了北京申奥成功以后,来自北京、全国、全世界的共同欢呼.  相似文献   

3.
2001年7月13日晚,亿万中国人坐在电视机前,当听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所有的人在这一刻都欢呼庆贺.  相似文献   

4.
2001年7月13日晚,亿万中国人坐在电视机前,当听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所有的人在这一刻都欢呼庆贺.……  相似文献   

5.
2001年7月13日,国人的努力实现了百年梦想,北京终于取得了第29届奥运会的的主办权。2008年8月8日,国人的欢呼将给这一天镶上东方魅力的璀璨,奥运会将在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沉淀的国度闪亮登场,并将演绎富有东方韵味的神话。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17日,隆冬的北京。 这一天是中国广播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这一天是中国广播人为之振奋、思绪万千的一天。这一天,2008年全国广播电台台长座谈会在北京举行,42家广播电台负责人在《关于成立中国广播联盟的备忘录》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相似文献   

7.
2001年7月13日晚,亿万中国人坐在电视机前,当听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所有的人在这一刻都欢呼庆贺。在欢呼庆贺的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温州人马上敏锐地感觉到北京申奥成功后蕴藏着的巨大商机。申奥战鼓刚息,市场战火已起,这篇题为《苍南千名业务员进京觅商机》的消息在去年7月18日《温州日报》上刊发,全文不到550字,已接连获得2001年度温州市好新闻一等奖和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一条经济领域的短消息缘何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呢?笔者觉得首先得益于作者的新闻敏感性。这是  相似文献   

8.
历史在这辉煌的一瞬定格:1997年11月8日下午3时30分,随着最后一车石料倾入江中,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胜利实现大江截流,千古奔流不息的长江终于被第二次拦腰斩断。峡江在欢呼,中国在欢呼,世界在欢呼。大江截流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三峡工程一期工程的顺利完结。它向世人昭示: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建好当今世界最宏伟的水利枢纽工程! 300多天与300多分钟 西陵峡薄雾蒙蒙,暖风轻吹。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风雨过后是彩虹”,这是歌里唱的。如果把“非典”比作一场暴风雨,那么这场暴风雨之后的彩虹最亮丽的时刻,应该说是出现在8月16日。这一天中国内地最后两名“SARS”康复患者走出了北京地坛医院,这就意味着这所与明清皇帝祭地场所毗邻的医院,将结束143天的“非常生活”,恢复正常门诊。这是让人含泪而笑的消息,是多少人期待已久的令人欣慰的消息。2003年的春天,仿佛是一场噩梦,人们在经历了无序的惶恐,艰辛的摸索,成功的控制之后,终于走出了这场灾难。这的确是一场灾难,一场对人类进行严峻的全方位考验的灾难。来得那么突然、迅猛,让人猝不…  相似文献   

10.
最后几秒的辉煌 美国传播学学者宣伟伯作过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大意是:如果把人类历史100万年当作一天来计算,那么这一天的一小时就等于41666年,一秒钟就等于11.5年。 人类的原始语言产生于公元前10万年,相当于这—天的晚上9:33; 人类有正式语言在公元前4万年,等于晚上11:00; 文字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相当于晚上11:53;  相似文献   

11.
五星红旗带着国威在万千激动的人群中漫舞。欢呼的浪潮带着炎黄子孙的期望涌向球场,雄壮的国歌声中,多少人把国旗深情地仰望……《祖国在我心中》(封二)这幅照片就摄自16岁以下柯达杯国际足球赛。 1985年7月31日至8月11日,首届国际足联十六岁以下柯达杯世界锦标赛在我国举行。来自五大洲的十六支少年足球劲旅分别在我国的北京、天津、大  相似文献   

12.
最高的奖赏 一天晚上,北京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你当选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了!”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情急中,冒出一句:“假如这是真的,那太好啦!” 很快,我的心情平静下来,想起一件事。 那是20多年前,部队在太湖农场筑堤坝。一天,我们班得了第一名,一时高兴,写了一篇表扬稿,题目叫《工地上的小老虎班》,送到工地广播站。晚上开饭的时候,广播响了,第一篇播送的就是我写的,全班战友听罢,敲着碗筷欢呼。这是我写的第一篇新闻稿。不久,我被调到团政治处当报道员,一年  相似文献   

13.
书展,拐点     
每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订货码洋数据上升已经成为钉板的事实,我们在欢呼之时,少有人关注其真正能带来多少质的飞跃;更名为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后的全国书市,多了几分促进全民阅读的靓丽,少了几分订货的气息,但若想让全民阅读促进工作更为有效、长效,书博会要以何种方式起到何种作用,还多是扑朔迷离;上海书展、北京地坛书市、南  相似文献   

14.
<正>这是一场TV8的奥运报道战役:新高度,新局面,新技术,新手段;多少人马,多少份量,多少努力,多少精彩。150人组成的庞大报道阵容,在福州和北京设置两大演播室,"英雄"主题下早、中、晚3大版块,总共进行了300多小  相似文献   

15.
张轶群 《北京档案》2009,(2):35-35,41
2001年,萨马兰奇那一声清晰的"北京",使7月13日成为中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日子,从此,13亿中国人民为之沸腾欢呼,为之马不停蹄.当鸟巢、水立方、空气质量、交通网络等与奥运密切相连的方方面面日益频繁地出现在中国与世界面前时,我们知道:中国人期盼百年的奥运,真的来了,近了!  相似文献   

16.
<正>四年一闰的世界杯,总是让人的心情大大异于平常。对于全世界来说这更像是一场全民欢呼的盛会而绝非仅仅一项体育赛事,尽管有一种遗憾叫做"32天64场赛事,没有一场比赛可以让你在凌晨的荧屏上看到中国人的身影",但是,这也不会阻止中国资深球迷甚至伪球迷半夜爬起来打开电视机从不失约的"真爱",或彻夜不眠锁定央视频道的执着。  相似文献   

17.
当著名豫剧艺术家马金凤的身影出现在2005年春节晚会的现场,洛阳市第一档案馆的每一个人都觉得那么亲切,那么熟悉。她们忘不了2004年12月10日,这一天,马金凤艺术档案顺利接收进馆,档案人员的心愿终于实现,盘桓在马金凤心头的多年夙愿也正好了却。用梁玉亭馆长的话说,档案不仅拉  相似文献   

18.
正面宣传果真能起到正面效果吗?我看未必,比如有这样一条新闻:一位北京人到唐山遭到几个坏人围打,被唐山的警察“解救”出来。这个警察怕这几个坏人再来,就把这位北京人护送到了车站。北京人对警察非常感激。这条新闻无疑是表扬警察的,但是仔细想一想,社会治安怎么到了这种境地?假如警察不护送,坏人就有可能再来,坏人的邪气何等猖狂!当然,类似这样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在广播电视中播放,随便就可以举出一堆例子:如告诫小朋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来了生人不要开门;在打黑中查出了多少窝点多少枪支弹药;住宅小区安上了电子眼;市场上的假贷如  相似文献   

19.
2004年2月2日,北京,一个艳阳高照、天空瓦蓝瓦蓝的好天气。我之所以这么确认,是因为就在这一天,我这个从事传媒工作近10年的人,来到了北京。开始了新的起点:自传统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杂志社之后,进入了我倾心已久的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20.
早也盼,晚也盼,终于盼来了这一天.2001年11月10日的多哈圆了中国人一个15年的梦想.这漫长的15年饱含着我们多少期盼与悲欢啊!但不管是悲也好,喜也好,这悲喜过后最需要的还是冷静的思考.虽然,这些年来我们对别国在WTO中的如鱼得水很是羡慕,对我国进入WTO后的前景也充满希望,但是入世后等待我们的不仅仅是机遇和发展.目前,许多专家学者都对中国入世后存在的危机和压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警告人们如果不积极、迅速地转变现有的弱势,那么,WTO带给我们的绝不是鲜花与阳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