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盼望已久的北京第11届亚运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这次成功地举办亚运会,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发扬了顽强拚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威望,扩大了国际影响。这些都说明,11亿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目标明确,把力量组织起来,什么大事都可以办成,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相似文献   

2.
北京亚运会的帷幕早巳落下。亚运会宣传的成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都是很宝贵的,现在,我们要想一想:如何将亚运会宣传的成功经验运用到日常宣传中去? 亚运会宣传与日常宣传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将亚运会宣传的成功经验运用到日常报道中,就要求我们既看清其共同点,同时又特别看清其不同点。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和手段搞好长年的宣传报道。这是一个从认识事物的个性入手,逐步地认识事物共性的过程。亚运会宣传与日常宣传有什么不同点,或者说有什么特定性呢?大概有十点不同: 1.亚运会宣传是广大读者、听众、观众关心的热点;日常宣传虽然不时也会出现一些小热点,但  相似文献   

3.
第十一届亚运会,正大步流星地向我们走来。那铿锵的脚步声,和着11亿人冬冬的心跳,汇合成了令人激昂、催人奋起的鼓点。历史表明,重大的国际运动会,开到哪里,就把机遇带到哪里。经受百年忧患的泱泱大国,曾被人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华民族,承接了第十一届亚运会的主办权,这无疑把展示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表明社会稳定、人民团结的大好形势,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举国人心的大好机遇提供给了我们。作为重大事件记录员的新闻工作者,无疑也获得了一次崭露自身才华、提高新闻单位威信的机会。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把握住这次教育群众,增强民族自豪感、开展爱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界对第十一届亚运会所作的成功报道,无疑是新时期新闻史上值得认真总结经验的一页。无论就其持续时间之长、出动的记者之众、新闻竞争之激烈来说,还是就其报道之多彩多姿,影响之广泛深刻来说,都很难找到一次战役性报道可与这届亚运会报道之成功相匹敌。由实践到理论对这次亚运会报道作出全面总结,以便新闻界更自觉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这显然不是少数人就能做得到的,而是需要新闻界同行们从各方面来共同努力。我觉得,评选全国亚运会优秀新闻  相似文献   

5.
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办,国外观众如何观赏精彩激烈的比赛场景?新落成的“梅地亚中心”为他们敞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窗口。亚运会国际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传送的中枢“梅地亚中心”(MediaCentre),又称中国国际新闻广播电视交流中心大厦,是国际新闻广播电视交流中心有限公司为第11届亚运会兴建的一座现代化的多功能大型建筑,是在中央电视台和日本广播协会(NHK)支持下,由中国电视国际服务公司和  相似文献   

6.
举世瞩目的第11届亚运会越来越近了!这一届亚运会是亚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参加采访的记者最多,中外记者5000多人,其中外来记者约3000人,外来广播电视记者1200多人,相当于历史最高纪录的4倍,广播电视的报道规模最大。电视报道涉及到全国7亿电视观众、亚洲约20亿电视观众能否及时看到亚运会精彩角逐实况的问题,是办好亚运会的重要标志。许多国内观众,特别是新闻界都十分关心亚运会的电视报道的安排。  相似文献   

7.
我国记者报道国际性大型运动会的能力怎么样?在北京举行的第11届亚运会就象是测试器,作了一次全面检验,结果是合格的。他们的报道气势之大,信息量之多,他们的速度、观察事物的角度、抓取形象的能力,都堪称一流。正象新中国体育事业一样,以迅猛的姿态实现零的突破,进而成为亚运会的东道主,我国记者对亚运会的报道,也从“慢三拍”闯进了快节奏的行列,无愧于东道主称号。从9月22日到10月7日,亚运会的新闻中心、各比赛场馆、电视中心,云集了5000名中外记者,电视记者、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各路兵马  相似文献   

8.
我国媒体的北京奥运报道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留下不少问题,这为我国媒体报道2010年广州亚运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广州亚运会报道应该更加注重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  相似文献   

9.
广州亚运会背景下门户网站新媒体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16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广州举行,这是继1990年北京举办第11届亚运会之后在中国大陆境内举办的第二次亚运会,也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在我国举办的国际性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第11届亚运会期间①,大规模、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活动所产生的宣传效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这些宣传活动究竟给我们的下一代——小学生们产生了多少效果?产生了哪些效果?产生这些效果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象征着亚洲30亿人民“团结、友谊、进步”的第11届亚洲运动会,于9月22日下午在鲜花和彩旗簇拥的我国首都北京隆重开幕。第11届亚运会组委会主席陈希同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对于中国新闻人来说,是新闻激荡的一年,也是技术变革的一年.无论朝鲜半岛的波诡云谲,还是坎昆峰会的激烈交锋,抑或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精彩,甚至11·15大火的眼泪、新港爆炸的悲情,都为这一年的中国新闻业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新闻是什么?词典里有解释,教科书上有定义.可我对于他的理解,却是从当记者以来经历的3次"走麦城"中悟出的. 第一次"走麦城"是在1990年.那一年北京主办亚运会,满大街都在营造亚运氛围,军报正门的马路对面,也立着一面巨大的影壁,上面写着"距离亚运会开幕还有×天",具体天数是活动的,每天由附近居民去翻."  相似文献   

14.
大型运动会如奥运会、亚运会,参加人数众多,保安措施历来比较严格.自慕尼黑奥运会上以色列运动员被枪杀之后,历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都加强了安全措施.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安全措施更成为奥运会的"重中之重".为保证奥运会的安全举行,运动会期间对比赛场馆的出入、参加人员的交通运行、记者采访可进入的区域等都有严格规定,以防范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民日报的一名记者,我和亚运会真的有缘,第一次采访大型国际体育比赛就是从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开始,此后每一届亚运会我都到一线采访(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作为组委会新闻部工作人员参加报道)。我见证了中国体育日益强盛、夺得亚运会金牌总数“六连冠”的光荣历史,也经历了中国体育记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在刚刚过去的釜山亚运会上,活跃着我国100多家新闻媒体派出的500多名记者,这与1982年时仅有十几家单位的几十名记者前去采访不可同日而语。从釜山亚运会报道也反映出我国体育新闻领域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6.
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肩负着传承中国千年文明和塑造国际形象的双重使命,是作为东道主的杭州展现城市历史脉络、文化民俗风貌和科技实力的重要窗口。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严格遵循“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智能科技与传统文化交织,绿色低碳与江南美景辉映,在为世界人民献上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将“文化中国”“绿色中国”和“开放中国”的理念逐一贯彻,对外文化传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1949年8月18日,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一文,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中国人民赶走帝国主义者的愉快心情.司徒雷登何许人也?毛主席为什么说他是大使老爷?这位大使老爷与中国大陆有些什么恩恩怨怨?重新翻开历史档案,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鲜为人知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在亚运会行将结束的前前后后,许多中外新闻界的朋友在亚运新闻中心的过道上,楼梯边,大厅里,甚至到我办公室里来向我道贺,称赞新闻中心的出色工作。听到一片赞扬声,心里当然有说不出的高兴。作为新闻中心的主任,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10月10日上午,组委会新闻部举行总结表彰大会。大家要求几位部长都说几句话,我控制不住几天来积聚起来的激动心情,不顾一切地含着热泪向几百名过去素不相识,而在亚运会期间日日夜夜共同战斗的同志们说了这一段话。“亚运会结束了,取得了巨大成功,新闻中心的工作也得到了中外新闻界的一致承认。我们的成功,只是向全世界表明了一点:我们中国人是有志气、有能力的,只要认真去做,一定能  相似文献   

19.
《湖北档案》2016,(11):10-12
今天是本党恳亲大会继续开会的日期.诸君这次到广东来开恳亲大会,是要做一些什么事呢?诸君要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事,便先要知道本党是什么性质.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都是革命党.辛亥年革命推翻满清、创造民国,一直到今日,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之实.关于民国的幸福,人民丝毫都没有享到.今年是民国十二年.在这十二年之中,人民不但是没有享民国的幸福,并且各省发生战事,到处都有兵变,年年都是受痛苦.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由于革命没有成功.因为革命没有成功,所以真正的民国,无从建设.我们从此要建设民国,所以还要来革命.民国一天没有建设好,本党就要奋斗一天.诸君都是本党的党员,便要担负这个奋斗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9月23日下午,第11届亚运会新闻中心二楼第三会议室,10多名新华社记者神色紧张地盯着电视机屏幕,亚运会女子举重比赛正在进行中。新华社第11届亚运会报道组的大本营就设在第三会议室里。34台电脑依次排列,这些电脑终端与总社的发稿系统相连,编辑可以坐在终端前发稿。比赛仍在继续进行。这是本届赛会产生第一块金牌的项目,也是参加本届赛会的近5000名中外记者争夺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