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海藻酸钠溶液分别与浓度10%的聚乙烯醇溶液混合,用旋转粘度计研究两种混合溶液的流变性,用DSC研究其相容性。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其混合溶液具有一般非牛顿流体的基本特征,其牛顿指数均小于1,且共混溶液比海藻酸钠纯溶液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复合溶液的Δη值要比纯SA溶液小得多,具有更好的可纺性,纯SA溶液的粘流活化能明显大于共混溶液的粘流活化能,共混溶液的表观粘度对温度依赖较小。  相似文献   

2.
将同一溶质的不同质量分数的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如果浓溶液的密度大于稀溶液的 ,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 ;如果浓溶液的密度小于稀溶液的 ,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 ;如果混合的两溶液密度相等 ,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本文通过数学推导 ,证明一条规律 ,使学生对其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假设浓溶液和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c1和c2 ,密度分别为d1和d2 ,两溶液的体积均为V。混合后 ,溶液中溶质的质…  相似文献   

3.
<正>酸碱溶液混合的有关问题是中学化学一类常见的典型问题。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情况比较简单,恰好完全发生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混合溶液的pH=7;酸过量时溶液显酸性,混合溶液的pH<7;碱过量时溶液呈碱性,混合溶液的pH>7。但弱酸与强碱溶液混合或强  相似文献   

4.
用CaCl2溶液滴入分别盛有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的试管中,不能简单地认为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溶液就是Na2CO3溶液,无沉淀生成的原溶液就是NaHCO3溶液。  相似文献   

5.
一、混合物不一定是溶液根据溶液的概念,可知溶液这种混合物必须是均一的、稳定的,即溶液各处的浓度相同。溶液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出现分层现象,而不具备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则可能是悬浊液或乳浊液。二、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浓与稀是指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与少,它与溶液是否还能溶解溶质无关;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是否还能溶解某种物质,与溶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单一溶质的溶液,还是混合溶液,无论是稀溶液,还是浓溶液,其电解质溶液一定呈电中性,这是电解质溶液的一个基本性质。如果能善于利用这一性质,对解决一些溶液中的问题会带来很大的帮助,现举几例说明: 1.进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1 浓溶液与稀溶液实际上 ,浓溶液与稀溶液是相比较而言的 ,是粗略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 .通常把含溶质较多的溶液叫做浓溶液 ,把含溶质较少的溶液叫做稀溶液 .按其所含溶质的量而言 ,不同物质的浓溶液和稀溶液 ,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并不相同 .例如 ,通常的浓硫酸是指质量分数为6 5%以上的硫酸溶液 ;浓盐酸则是质量分数为2 5%以上的氯化氢的溶液 .在此含量以下的均称为稀酸溶液 .因此浓溶液与稀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其关系是 :浓溶液 加水加溶质或去水 稀溶液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 ,某溶质在一定量的…  相似文献   

8.
对于有关酸、碱及盐溶液的酸碱性及溶液的pH值的概念,学生不易掌握。在复习中,笔者除加强基本概念的复习外,还重点做了以下对比复习。 1.酸、碱、盐的溶液显酸性或碱性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无论是哪一类溶液表现出酸、碱性,说明其溶液中[H~ ]与[OH~-]不相等,当溶液中[H~ ]>[OH~-]时,溶液呈酸性:当溶液中[H~ ]<[OH~-]时,溶液呈碱性,当溶液中[H~ ]=[OH~-]时,溶液是中性的。显然,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H~ 的浓度。  相似文献   

9.
一、硫酸镁溶液法 在两支试管里各盛少许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液,分别加入硫酸镁稀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的对应溶液是碳酸钠溶液,另一溶液无明显变化。若再加热该溶液,也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则对应的溶液是碳酸氢钠溶液。 因为酸式碳酸盐都溶于水,而正盐中只有铵盐和碱金属的碳酸盐溶于水,其余的都难溶  相似文献   

10.
1实验研究把一定量的SO2气体通入到0.01mol/L的FeCl3溶液中可以发现橙黄色的溶液变成棕红色,继续通入,溶液颜色变浅,把变浅后的溶液长时间放置,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如把少量的Na2SO3固体加入到0.01mol/L的FeCl3溶液中可以发现溶液的橙黄色加深,但是加深了的溶液随时间的增加颜色没有变浅的现象发生,如果在没有变浅的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则会出现通入SO2气体的溶液颜色变浅,把变浅后的溶液长时间放置,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相似文献   

11.
一、神奇的水彩颜料 市售的水彩颜料,一般是不会变色的,也就是说买来是蓝色的就是蓝色,是绿色的就是绿色。如果选用钴盐作颜料,就会出现奇异的变色水彩颜料。 1.药品和仪器: (1)药品:氯化钴溶液、硝酸钴溶液、溴化钴溶液、碘化钴溶液、三氯化铁溶液、溴化钠溶液、碘化钠溶液,上述溶液浓度均为  相似文献   

12.
针对"CaCl2溶液能否与NaHCO3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以及"CaCl2溶液能否用于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这两个问题展开探究。实验发现:CaCl2溶液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由此推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2NaHCO3=CaCO3↓+H2O+CO2↑+2NaCl。由于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与Ca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存在差别,因此可利用CaCl2溶液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相似文献   

13.
溶 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溶液的计算,是一 个难点,笔者在教学中,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总结了一些溶液计算中的规律和解题的技巧。规律1: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若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则无论混合前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混合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对于某种溶液而言,无论取出溶液的质量如何,所取出的溶液和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典型题型]从10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中取出10克,余下溶液中不变的是( )。A. 溶质的质量B. 剂的质量 溶C. 溶液的质量D . 质的质量分数 …  相似文献   

14.
一、复习要求掌握有关已知溶质、溶剂 (或溶液 )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中的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的方法 ,以及溶液稀释或增浓、溶液混合的计算。二、基本计算类型溶质质量分数主要有下列基本计算 :1 已知溶质、溶剂 (或溶液 )的质量 ,求溶质质量分数。2 配制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的计算。3 溶液稀释的计算。4 溶液混合的计算。三、主要知识提示1 溶质质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百分比。基本公式为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 0 %由于 :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液体…  相似文献   

15.
《酸、碱、盐》一章内容繁多,规律性特强。要想学好这一章,首先得弄清本章的重要概念,而本章有的概念之间的意义又很接近,同学们难以区分,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出错。为此本文列举几例加以辨析,以助理解。一、酸溶液和酸性溶液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呈酸性的溶液。酸溶液一定呈酸性,足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有些盐的溶液也呈酸性,如硫酸氧钠溶液,由于硫酸氢钠溶于水后发生以下电离过程:NaHSO4=Na H SO42-也产生了H ,所以这种盐的溶液呈酸性。  相似文献   

16.
在比较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时,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等物质的量的NaCl和CH3COONa晶体各溶于水配成同体积的溶液,溶液中阴离子的浓度是否相等?对这个问题,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说法一:两溶液中阴离子浓度不相等,NaCl溶液中阴离子浓度比CH3COONa溶液大。理由:在电解质溶液中存在下列浓度关系NaCl溶液:c(Na+ ) +c(H+ ) =c(OH- ) +c(Cl- ) ;CH3COONa溶液:c(Na+ ) +c(H+ ) =c(OH- )+c(CH3COO- ) ;NaCl不水解,溶液pH =7,CH3COONa水解,溶液pH >7,可知NaCl溶液的H+ 浓度大于CH3COONa溶液的H+ 浓度。由于两溶液…  相似文献   

17.
1观察法Fe2 盐溶液呈浅绿色,Fe3 盐溶液呈棕黄色.2SCN-盐溶液法Fe2 溶液Fe3 Fe3 溶液KSCN溶液或NH4SCN溶液溶液不呈红色,Fe2 溶液呈红色.Fe2 2SCN-=Fe(SCN)2(无色);Fe3 3SCN-=Fe(SCN)3(血红色).3苯酚溶液法Fe2 溶液Fe2 Fe3 溶液苯酚溶液溶液不呈紫色,Fe3 溶液呈紫色.Fe3 6C6  相似文献   

18.
初中化学第140页有这样一段叙述:“为粗略地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通常把溶液区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准确。我们知道,要比较溶液的浓稀,必须比较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多少,否则  相似文献   

19.
1实验研究把一定量的SO2气体通入到0.01mol/L的FeCl2溶液中可以发现橙黄色的溶液变成棕红色,继续通入,溶液颜色变浅,把变浅后的溶液长时间放置,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如把少量的Na2SO3固体加入到0.01mol/L的FeCl3溶液中可以发现溶液的橙黄色加深,但是加深了的溶液随时间的增加颜色没有变浅的现象发生,如果在没有变浅的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则会出现通入SO2气体的溶液颜色变浅,把变浅后的溶液长时间放置,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相似文献   

20.
(i)写出X.Y和Z的名称。(ii)用方程式解释下列反应的可见现象:(1)把固体加热,(2)H_2S和Y溶液的反应,(3)NaOH溶液与X溶液的反应,(4)NaOH溶液与Z溶液的反应,(5)硝酸酸化的AgNO_3溶液与X溶液的反应,(6)盐酸酸化的BaCl_2溶液与Z溶液的反应。(iii)加氨水于下列溶液时,有什么现象?不需写反应方程式。(1)X溶液,(2)Y溶液,(3)Z溶液,答案:(i)X是NH_4Cl.Y是Pb(NO_3)_2.Z是ZnSO_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