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因此.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体两翼.相辅相成.使之整合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为让语文教学在科学中走向艺术而设计为“知识 艺术”的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较为恰当地处理好了语文教学中“科学与艺术”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教育教学规律认识的不断全面与深入,如何对教育教学实践及教育教学效益在不断深化与优化中有所发展与创新,这是语文教学目前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用科学的理念与方法所能解释或解决的,因此增加用“知识+艺术”为核心而构成一种更全面、完整也更和谐的创新型教育,即“心智美育”,将是新时期特别是课程改革中的一大基本课题。其中,教学艺术又将成为心智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随着教学创新的日益凸现,以“语文教学艺术”为核心的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已经不可回避地成为现在乃至今后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3.
一、在实践中体验教学艺术,提高对教学艺术的感知力前几年,本人曾对10位语文教学改革新秀进行专访,询问他们教学的成功经验。其间还着重进行了一项专题调查,提了三个问题:你的教学是科学性还是艺术性?或者是二者的结合?这些科学与艺术你是如何获得的?答案有这几类:一类干脆地说“不知道”;二类说有科学与艺术,获得的渠道主要是看书和听别人的课;三类说吸取别人的经验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而不断探究与体验。第三类显然是正确的,但只占20%。我们认为,一类说不知道者,是盲目性教学的表现,缺乏理想和目标,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理论的指导;二类说虽…  相似文献   

4.
精彩是一种功夫,精彩是一种手法,精彩是一种状态,精彩也是一种效果。让教师在语文教学的精彩上作出个性化的努力,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精彩上享受教学艺术,感受精彩,从而使语文教学艺术在学生身上产生作用,成为学生学好语文的一种重要因素,这就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出发点与归宿。因此,学生是语文教学艺术最终的赢家与受体。所以,创造和运用以学生乃至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艺术,将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为之奋斗的主要方向。那么,精彩由何而来,怎样铸造精彩?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一、在“爱”的理念下培育艺术共鸣之情,形成教学精…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教育教学规律认识的不断全面与深入,如何对教育教学实践及教育教学效益在不断深化与优化中有所发展与创新,这是语文教学目前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用科学的理念与方法所能解释或解决的,因此增加用“知识 艺术”为核心而构成一种更全面、完整也更和谐的创新型教育,即“心智美育”,  相似文献   

6.
一、在实践中体验教学艺术.提高对教学艺术的感知力前几年,本人曾对10位语文教学改革新秀进行专访.询问他们教学的成功经验。其间还着重进行了一项专题调查,提了三个问题:你的教学是科学性还是艺术性?或者是二者的结合?这些科学与艺术你是如何获得的?答案有这几类:一类干脆地说“不知道”:  相似文献   

7.
精彩是一种功夫,精彩是一种手法,精彩是一种状态,精彩也是一种效果。让教师在语文教学的精彩上作出个性化的努力,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精彩上享受教学艺术,感受精彩,从而使语文教学艺术在学生身上产生作用,成为学生学好语文的一种重要因素,这就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出发点与归宿。因此,学生是语文教学艺术最终的赢家与受体。所以,创造和运用以学生乃至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艺术,将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为之奋斗的主要方向。那么,精彩由何而来,怎样铸造精彩?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文具体内容出发.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教材陶冶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情感教育。它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理论基础,借助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通过各种艺术手段,陶冶情操,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美的才能。华夏自古是诗礼之邦,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非常重视"诗教",所谓"诗教",实际上就是语文审美教育。他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当今教育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美育"一词最早是由德国浪漫主义剧作家、诗人席勒在其主要的美学著作《美育书简》中表述的,它的意思是把美学原理运用于教育。美育在我国古已有之,《尚书·舜典》中,已有"典乐教胄子"的讲法,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兴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记·乐记》中更特别指出"乐也者……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相似文献   

12.
李勇 《湖北教育》2006,(4):60-60
传统的语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真”和渗透思想感情的“善”,而对于如何满足学生“美”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做得还不够。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理解美、发展美和创造美。只有在宽松和谐、充满美的教育环境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14.
语文美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也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朗读教学,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二是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通过以情感为核心的审美体验,相互交流,相互激发,感受、理解阅读对象中思想、情感、意趣和表达形式的美,培养和提高学生敏锐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美育对陶冶人的情操,健全人的心理,培养人的美感很有作用。语文教学应该用“美”来吸引学生、培育学生、丰富学生。激发学生的热情,净化学生的心灵。语文不像数理化那样抽象,而是各种美的因子都渗透其中。一篇篇精美的白话文、典雅的文言文、隽永的诗词赋,无不充满着优美的情感。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进去,与课文融为一体,那么学生不仅能学到字词句段,而且还能激起无限的遐思,陶冶高尚的情操。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饱含深情的记实散文,无处不是作者美的情感的流露,无处不闪耀着作者情感的火花…  相似文献   

16.
美育的特点就是通过形象去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灵魂,丰富、净化学生的感情。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的比例很大,这些文质兼美、脸炙人口的古今中外名篇,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当然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极好材料。在高三册《雄关赋》、《西湖漫笔》的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审美教育。 (一)表现美。在鉴赏《雄关赋》、《西湖漫笔》之前,为了使学生对阳刚美和阴柔美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我首先将李大钊的一句话写在黑板上,“美非一类,有秀丽之美,有壮伟之美。”(《论美与大》)其后举例讲了宋词的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之中融入美育,能够净化学生心灵,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美育,教师要有“美”的教学观念和“美”的修养,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因素,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体会教材中的“美,”以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生活教育,审美教育,我们应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品味生活之美,进而创造生活之美。语文教师要以语文教学为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又以美育教育为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9.
美育是各门学科的共同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发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审美愉悦中获得知识,启迪智慧,激发创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