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拓宽阅读范围,扩大阅读量,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教学古诗,有两条途径:一是在教师指导下学古诗,采用“读通、读懂、读精、读会、会读”的“五读法”,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二是学生课外自读古诗,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2.
读说背默──古诗教学“四字经”江苏裴新莲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更要手段,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特别是古诗,它有对仅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朗读,所以,古诗的吟诵是古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该正确→读熟练→读...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第二册收录了《草》、《春晓》、《古朗月行》、《登鹳雀楼》、《寻隐者不遇》五首古诗,笔者就这五首古诗,谈低年级古诗教学的一些基本方法。一、以诵读为主轴根据新大纲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应把读的训练摆在突出位置,使之成为主要教学方法,并力求采取切实有效的训练方式,获取训练的高效益。1.逐层深入,形式多样。初读时,着重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几遍课文,然后画出课文的生字,读准字音,再把生字放进课文正确、流利地读,接着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或投影等媒体,粗略了解课文大意。可以…  相似文献   

4.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精髓,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师可以从营造氛围、指导学生表演古诗课本剧、趣读成诵、开展竞赛活动以及拓展阅读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读古诗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杨森 《吉林教育》2005,(4):39-39
古诗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分析、欣赏能力.同时还可以借用古诗为学生怍文的载体,进行尝试作文训练。做到以读健写,读中学写.以写促写的读写统一。  相似文献   

6.
宋厚岚 《山东教育》2002,(7):35-35,37
修订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有四首古诗。这四首古诗描写的是春、夏季节宜人的自然风光,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儿童情趣,且节奏鲜明、韵律优美、内涵丰富。教学时应顺应低年级儿童喜读爱背、记忆力强、好奇善思的特点,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学生的自读自悟,了解诗文内容,熟练地诵读诗文,并展开联想和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及欣赏古诗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为此,本组教材建议采用以下的教学环节。一、熟读,初步感知1.借助注音,读通诗句这四首古诗全文注音,学生可借助拼音自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如第一…  相似文献   

7.
庄雪丽 《福建教育》2007,(12):27-27
古诗文语言精练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须“高声朗读,以畅其气;低声漫吟,以玩其味”。一个有智慧的语文教师,教学古诗的最好途径是让古诗自己感染学生,让学生与古诗零距离接触。古诗活跃在学生的诵读里,诵读保护了古诗的存在。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应提倡诵读。让古诗在诵读中生动起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的问题。而是对诗的深刻尊重和理解。古人写诗,往往都是在“诵”的过程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一、谈话引入 激发兴趣 1.夜晚的天空美吗?准能想一想夜空中有什 么,说一说你觉得夜空的什么最美? 2.是啊.夜晚的天空太美了,夜晚的月亮太 美了。有个大诗人也看到了这么美的月亮,还写 成了一首诗。你们喜欢古诗吗?知道哪些古诗? 你们从哪儿知道的?又知道哪些诗人?我们今天 学的古诗就是大诗人李白写的。 二、初解字词 读通古诗 1.自读古诗,勾画并初步理解生字;大声自 读,注意字音。 2.学生范读,全班齐声朗读;学生自己试 背,全班试背。 三、组对合作 学懂诗意 1.学习了生字,也读通了古诗,现在就来看 看这首古诗…  相似文献   

9.
古诗组读,是把两首或两首以上的古诗组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两首古诗《山居秋暝》和《枫桥夜泊》为例,通过勾连比较的方式,以诵读、意象、意境为比较点,引导学生在古诗组读中感受写景类古诗视域下的别样情感。  相似文献   

10.
古诗,大多文质兼美,如清泉般流淌在人们的心田,富有欣赏价值。多读古诗,感受诗歌中的美,是让学生陶冶情操、丰富语言、升华对生活的认识及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如何用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让学生感受诗中的美,使古诗教学充满诗意呢?  相似文献   

11.
杨熠 《湖南教育》2003,(8):42-42
古诗“四读”教学法就是要让‘读’贯于整修古诗教学的全过程,把读、讲、想、练有机结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第一是朗读。古诗朗读教学是以读为主体,融朗读技巧训练与语感体验于一炉的教学过程。首先,我们要教学生用普通话。符合诗歌内容的语气和语调读古诗,要读得朗朗上口。其次,要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读好韵脚字,进而读出韵味,另外,要指导学生运用语速徐  相似文献   

12.
读古诗,不只是读表面的二三十个字词的意思,更是读字词背后丰富的内涵。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背景阅读、主题阅读、发散阅读和深化阅读的条件,让他们走进古诗、理解古诗、积累古诗和运用古诗,从而喜欢古诗,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3.
古诗教学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还要注重开拓古诗意境,使学生真正理解诗意,从而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感受到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面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这一难点,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4.
尹相华 《山东教育》2002,(16):43-43
小学语文课本选用了一些优秀的古诗,古诗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通过对古诗的阅读欣赏,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吸取精华并加以消化、运用。一、领略古诗的音乐美古诗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调,符合一定的韵律,吟诵动听感人具有音乐美。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因素包括节奏、音调、韵律等。节奏是诗歌语言音乐性的最主要因素,包括诗句中有规律的间歇和停顿。如李白的诗,诗句流畅,音调铿锵,抑扬顿挫,读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教学时可采用自读、范读、赏读、诵读等方法。经过朗读训练,使学生读诗时一出口就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读…  相似文献   

15.
读诗句 叶圣陶、朱自清两位先生曾说,要亲切地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就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白话和文言。这不但说明了朗读对理解文章的作用,而且强调要“花一番功夫”去朗读。我国绝大部分古诗格律严整。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学习古诗,语感甚为重要。在古诗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朗读。为了加强语感,采用范读、齐读、分读、句读、仿读、起始读、收尾读、诵读、背读等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 结合注释及相关材料,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诵读古诗,读悟结合,感受古代戍边将士的征战之苦,体会诗人博大的情怀;初步了解王昌龄及其所写的边塞诗,感受边塞诗激昂慷慨、真挚凝练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正古诗因它语言的精炼,意境的优美,音律的整饬等特点,决定了"读"是学好古诗的基础。可惜当下古诗教学中的"读"却走向了两个"极端"。在平常的古诗教学课中,老师们担心学生对古诗字词理解不到位,担心对古诗情感感受不到位,于是不惜一切代价,反复、繁琐、零散地组织学生去理字义,说句意,讲诗意,挤掉了学生"读"诗的时间;而在一些展示课、竞赛课中,老师们为了体现课改精神,组织反复读,换角色读……可谓"热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 这首古诗的语境和意境都很美。根据这首古诗特点,本教学努力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品读品情,使学生在读中受到熏陶,感受母爱的伟大。从而培养学生爱母、敬母的良好美德。  相似文献   

19.
读诗句叶圣陶、朱自清两位先生曾说,要亲切地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就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白话和文言。这不但说明了朗读对理解文章的作用,而且强调要“花一番功夫”去朗读。我国绝大部分古诗格律严整,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学习古诗,语感甚为重要。在古诗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朗读。为了加强语感,采用范读、齐读、分读、句读、仿读、起始读、收尾读、诵读、背读等方法。经过反复朗读,学生对诗的语言文字有了初步的感知,对诗所表达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朦胧的印象,也激发了兴趣,产生了美感,自然地进入诗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小学教师需要引领学生通过教材的几首古诗,初步掌握学法,进而走进古诗的大花园,赏读更多优美的古诗。本文以《赠汪伦》为例,简述如何立足开放,四读四导,使学生情趣盎然地学习古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