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用近似描述的研究方法,考察了苏轼谪贬儋州后的人生情感状态,试图据以把握苏轼从儋耳北归至常州便溘然长逝的生命脉络。文章认为,苏轼离惠赴儋后,其生命的核能就开始发生裂变,这有两个方面的深层动因:一是政治“企慕情感”的彻底失落;二是痛失王朝云的精神打击。此二者形成了复杂的悲剧情感结构,使苏轼的生命强度弱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北归逢中的不意辞世.文章的考察和结论扬弃了苏轼气质评价中笼统的“旷达”说,揭示出赴在暮年阶段的一个真实的苏东坡形象。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在苏轼的心灵中。苏轼晚年遭贬儋耳时,“剧喜陶渊明,追和者几遍”;还说,“流转海外如逃空谷,既无与语者,又书籍举无有,惟陶渊明一集。柳子厚诗文数册,常置左右,目为二友”李泽厚说苏轼塑造了超脱人世的陶潜形象,亦证明了苏轼“剧喜”陶渊明的程度。那么,陶渊明给予苏轼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结合苏轼一生行迹和其性格看,主导面应是积极的,尤其是陶渊明那种“固穷节”思想,对苏轼在儋耳“处穷”中如何坚持自己的理想,保持不断进取精神,产生了积极抗争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正> 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贬官惠州,途经赣南,并在此逗留一个半月;1101年,苏轼由儋耳(海南岛)北归,再度翻越大庚岭,在赣南复留连四十余日。在两次途经并逗留赣南期间,苏轼以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参观了赣南的许多山川胜景、文物古迹,访问了一些赣南客家名士,并挥毫写下了近百篇诗、词、赞、记等,这在苏轼的创作生涯中以及在赣南客家文化史上,都是一件颇有意义的盛事。  相似文献   

4.
苏轼在《与程秀才书》中提到“冬无炭”的居儋境况,恐有虚实相间之嫌。岭南气候偏热,并不需“炭”取暖。儋州气候虽决定了“炭”的不必要性,但诗人对医药及养生的精通,加之自身祛湿除瘴的需求,使得“炭”对诗人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儋州本土无炭,临海之域又使得“炭”的获取成为奢侈。加之诗人自身的穷困,“炭”的拥有似成无望。综上所述,“冬无炭”的确是苏轼居儋的真实境况,诗人的描述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5.
苏轼贬谪黄州后词作70多首,惠州7首,儋州2首。同是遭贬谪,为何填词越后越少?本文认为,苏轼贬黄时要抒写自己情志,故大量使用“聊佐清欢”的词来表白自己。而贬寓惠儋后,年纪大了,欲以诗文立不朽,创作兴趣遂转移到“和陶诗”上去了。而且生活境遇更为艰苦,没有创作词的环境,所以填词的数量就越少了。  相似文献   

6.
苏轼贬谪黄州后词作70多首,惠州7首,儋州2首。同是遭贬谪,为何填词越后越少?本文认为,苏轼贬黄时要抒写自己情志,故大量使用“聊佐清欢”的词来表白自己。而贬寓惠儋后,年纪大了,欲以诗文立不朽,创作兴趣遂转移到“和陶诗”上去了。而且生活境遇更为艰苦,没有创作词的环境,所以填词的数量就越少了。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教材选入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散文《前赤壁赋》。《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苏轼的代表作。以前人们习惯于把这两篇作品分开来看,并且比较笼统地说前赋“旷达乐观”,后赋“虚无飘渺”。而前、后赤壁赋都是诗人被贬黄州时所作,时间上也很接近。如果我们把两篇作品与作者生平联系起来考察,把前、后赋当作一个生命的整体,从寻找二赋的异同点入手,互为参照,我们就会发现,苏轼对月色的描写,实际上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整体。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情感是文章的生命。有了情感,自然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有了情感就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章的内容就可以层出不穷;有了情感,还会产生不竭的灵感和美感。每个学生的内在情感是极为丰富的,有着巨大的创造潜力。“情感”不是教会的,靠我们去激发。情感,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因为“感”而悟其“情”。白居易说:“人之感于事,则心动于情”。面对中秋明月,苏轼抒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受。朱自清看到了父亲的背影,领会了“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从而创作了《背影》。有时因为“感”而悟其“理”。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  相似文献   

9.
陈涛 《现代语文》2006,(3):13-15
春江渌未波,人卧船自流——苏轼《和陶游斜川》 苏轼是非常推崇陶渊明的,他一生共写了109首和陶诗。其中《和陶游斜川》写于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当时苏轼由广东的惠州贬谪到海南儋州已经两年了,北归之望,已趋渺茫。两年前的四月,六十二岁的诗人独与幼子过负担过海,儿孙们痛哭江边,以为死别。七月酷暑诗人抵达儋州,无处可居,父子二人住在摈榔林下,后来得军使张中帮助,僦官屋以庇风雨。立冬后,风雨不止,官屋破漏,以至“一夕或三迁”。即便如此,第二年湖南提举董必察访岭南,还是遣使将苏轼父子逐出官舍,苏轼只好买地筑室,起屋五间,潮州人王介石和当地百姓运甓畚土以助,亲躬泥水之役,诗人才得以有安身之所。  相似文献   

10.
范晓伟 《教育文汇》2007,(12):47-49
孔子曰:“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可见文采对于一篇文章何其重要。当然,能使作文有文采的方法很多,我认为,巧借古诗,是增强作文文采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代诗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巧借古诗,可以激活文章的语言表达,彰显文章的底蕴,使文章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芳香。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来为作文增辉添色呢?  相似文献   

11.
苏轼所论的“文”既包含文学意义上的散文,又包含写作学意义上的文章。至“绚烂”者至“平淡”、文如其人、“辞达”的关键在于辞能达意,这是苏轼所提倡的“为文”的三个命题,它们讨论的是文风与人格、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春江渌未波,人卧船自流——苏轼《和陶游斜川》苏轼是非常推崇陶渊明的,他一生共写了109首和陶诗。其中《和陶游斜川》写于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当时苏轼由广东的惠州贬谪到海南儋州已经两年了,北归之望,已趋渺茫。两年前的四月,六十二岁的诗人独与幼子过负担过海,儿孙们痛哭江边,以为死别。七月酷暑诗人抵达儋州,无处可居,父子二人住在摈榔林下,后来得军使张中帮助,僦官屋以庇风雨。立冬后,风雨不止,官屋破漏,以至“一夕或三迁”。即便如此,第二年湖南提举董必察访岭南,还是遣使将苏轼父子逐出官舍,苏轼只好买地筑室,起屋五间,潮州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梳理苏轼与李之仪相识相知的过程。文章认为熙宁年间,李之仪因仰慕苏轼品高、才高、博学而与苏结识,是苏、李二人由相识到初步相知的时期;元祐年间二人相互交往甚多,在品画评诗中互相切蹉,亦师亦友,尤其是苏轼定州任上,二人交往甚密,志同道合,是谓挚友;绍圣、元符间,虽因苏轼之累,之仪也在艰难中,但李仍时时系念苏轼,至到苏轼获赦北归,复以诗歌酬和。李之仪在传播苏轼著述、弘扬苏轼品格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苏门学士中于此最得力者。  相似文献   

14.
本文梳理苏轼与李之仪相识相知的过程。文章认为熙宁年间,李之仪因仰慕苏轼品高、才高、博学而与苏结识,是苏、李二人由相识到初步相知的时期;元桔年间二人相互交往甚多,在品画评诗中互相切蹉,亦师亦友,尤其是苏轼定州任上,二人交往甚密,志同道合,是谓挚友;绍圣、元符间,虽因苏轼之累,之仪也在艰难中,但李仍时时系念苏轼,至到苏轼获赦北归,复以诗歌酬和。李之仪在传播苏轼著述、弘扬苏轼品格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苏门学士中于此最得力者。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选录了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一诗,书下注释在解释诗题时认为:“李儋、元锡,都是作者的友人。”而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唐诗鉴赏辞典》在鉴赏该诗时提出:“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  相似文献   

16.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它对于苏轼词风格的转变起到了突出的作用,经历这一劫难后,苏轼前期绝对的乐观与旷达已经沾染上了更复杂、更深重的情感意蕴.不懈追求儒家理想却不可得的痛苦、思念亲朋却不得厮守的孤寂、时光宝贵却匆匆易逝的凄凉,在苏轼“乌台诗案”后的词作中相互交织,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思维特点、审美态度及审美方式等诸方面初步考察了禅宗美学对苏轼艺术创作的影响。禅宗美学反理性的思维特点为苏轼所援引,这使他的一部分作品充分强调了个体情感的抒发和文学真正内涵的市度;禅宗美学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反映在苏轼的作品中便集中体现为一种超然精神,因而造就了其创作或主淡泊或主豪猛的多方面的风格特点;苏轼援引禅宗美学“见象而离相”审美方式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了其以寓意于物而又不滞于物为主要特征的诗境特点。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家朱小蔓先生是中国情感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开拓者和实践者。她认为情感教育是基于幼童生命之根的培育,在幼儿精神发育、道德成长中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价值。朱小蔓幼儿情感教育思想的独特性表现在三个维度:1.“生命观”:始终坚守人道主义关怀以情感之眼看教育;坚信情感于“完整人”培育的生命价值;坚持情感是人类生命的主体力量;2.“情感观”:高度重视幼儿情感发育的德性价值,结合哲学思想架构与复杂科学文明综合考察生命早期情感培育的基础性、联结性与德性价值;高度珍视生命最初自然情感的创生、呵护、接续与滋养;阐释早期基础性道德情感的发生、发展与教育;3.“教育观”:挖掘幼儿情感发育的特征及人文主义路径;建设情感性环境与关系的教育策略;关注亲子情感关系的人文建构与爱的联结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君子知人 相勉于道——论苏轼与李廌的二十年师友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Zhi与苏轼的交往,始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李Zhi在苏门中是执弟子礼最勤渠的一位,这种师友之情持续到苏轼结束岭海之贬北归时,长达二十年之久。苏轼在两人的交往中,对李Zhi尽到了良师益友开导教诲的责任,并影响其走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李Zhi能够成为苏人士中的主要成员,并在文学上取得重要成就,是与苏轼的教育和影响密不可分的。两个相知相勉,建立起来的师友之情,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20.
宋代诗人苏轼,一生几经沉浮,屡遭贬谪,也正因此,他的足迹遍布北宋疆土,北至宋辽边境,南到海南岛,这使他能够遍览祖国壮丽河山。认识到风土气候的南北差异.也更增强了爱好大自然的诗人本性。影响到诗人诗歌创作,便使他所描摹的山山水水不只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就是“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山谷原本是静止不动的,在暴风雨的袭击之下,居然动起来了,仿佛在奏着音乐。这样的想象是何等奇妙,气势是多么雄壮,而这种动态描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