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督导反馈是体现督导工作结果的重要形式。本文讨论了教育督导反馈的常规形式,分析了需求介入下学校教育督导反馈的特点、操作要点及语言表达方式,对督导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进一步对“需求反馈”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及对策探讨,以期形成富有“需求”意味的督导反馈“扎根理论”。  相似文献   

2.
回访是学校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重要环节。当“需求”因素介入后,学校教育督导回访呈现出新的特征,回访的重点、目标指向和现场过程更富有活力。在现实的督导实践中,回访环节在深究学校改进程度的“再改进”、学校“改进建议”后的“再建议”、学校督导服务后的再次服务,以及对教育督导工作质量评估跟进等方面尚有欠缺。为此,基于“需求”的督导回访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突破,即:积累学校改进经验、完善回访工作流程、采纳推优方式、回归督导原点,以及督导观念转变下的学校“需求”及其满足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督导方案”设计是督前准备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学校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整体效能。应对学校的督导需求,“督导方案”设计要在关注常规要素的基础上,突出其核心要素——督导需求、督导重点和督导队伍。在设计过程中。督导人员要做到研读信息、团队合作以及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4.
督导需求介入后,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促进学校发展的功能更为凸显,也使得校长的角色与地位显得更为重要。在这里,本研究结合督导实践,选择三位校长进行个案研究,力图体现出督导需求介入下学校的新发展,以及督导需求搭建学校发展平台的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学校发展性教育督导实践呼唤着督导需求。而“督导需求”是指学校应对督导工作,结合学校自身发展而渴望督导人员支持帮助解决关键问题的一种需要。在督导实践中,自评指导、现场督导、专家配置、督导报告、督学队伍等必须作出积极回应,督导模式转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在现场督导环节,"督导团队"与学校"督导需求"成为两个重要的关键词。本研究系列就"需求导向"的现场督导团队合作作出了客观分析,并从关注督导需求、人力资源配置与责任督学职责三个视角,对应对"督导需求"的现场督导中面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个案剖析。  相似文献   

7.
督导需求的深化研究,是学校发展性教育督导模式转型的重要因素。本文立足于四个哲学思考点,结合督导案例,对需求督导模式隐含的内在规律与方法进行探究,即:从"需求督导"提出动因的看似偶然中寻督导服务于学校发展的必然、从督导"需求"的发展状态中观督导服务"量积累"与"质变化"的关系、从学校"需求"的发展过程中探督导服务肯定性与否定性之关系、从学校"需求"的发展程度中看督导服务的深入度。最后,本研究从"需求督导"的起因、状态、过程、特征和效果着手,对学校需求督导模式的运行进行瞻望,以期有序推进"需求督导"的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8.
督导需求介入后,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促进学校发展的功能更为凸显,也使得校长的角色与地位显得更为重要。在这里,本研究结合督导实践,选择三位校长进行个案研究,力图体现出督导需求介入下学校的新发展,以及督导需求搭建学校发展平台的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督导需求明确了学校改进工作的针对性,提升了学校督导工作的实效性,更对督导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基于"需求"的学校改进工作的作用与意义、当下学校改进计划的现状、学校改进行为的基本工作流程、学校改进计划的框架结构与要素分析,以及督导人员为学校提供改进工作服务五个方面作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0.
构建科学、合理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是学校教育督导活动的中心环节。本文在明确学校教育督导指标体系内涵和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需求介入背景下指标体系设计的两种策略,即要突出政策的敏感性和注重教育督导评价重点的转移,并详细阐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普通高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学前教育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1.
在保证学校督导报告基本框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需求"介入成为报告撰写中的有力增长点,为搭建和谐的督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本研究系列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利用上海市浦东新区与福建省福州市教育督导联合体的平台,从督导需求的视角对学校督导报告如何优化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思考;同时,对督导报告形成的动态过程、主要经验以及问题的鉴定进行个案剖析。  相似文献   

12.
13.
在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督导评估中,督导人员和被督导学校建立自己人关系,充分利用"自己人效应",可以解决督导评估中查与被查的矛盾,实现督导的真实、公正、高效,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舜 《云南教育》2008,(13):39-40
建立中小学督导评估制度,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运用监督、检查、评估、指导这四种基本手段,促进学校落实教育方针政策,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学校持续、健康发展。自2002年云南省建立中小学督导评估制度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鉴定一所学校是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校,学校督导评估应坚持什么样的学校发展理论来指导学校发展,如何通过学校督导评估来推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引领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内涵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全面性原则、增值性原则、过程性原则、权重合理分配原则和实效性原则.学校内涵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分为办学方向、师资队伍、课程实施、学生发展、学校文化、办学特色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62个三级指标.指标体系的实施由操作系统、工作程序和等级划分构成.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80):19-20
由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驱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将成为未来学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而在这场教育改革的浪潮当中,学校要更加注重重构小学督导评估体系的工作,注重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的创新,并以此来引领学校朝着内涵化的方向转变。在实践过程当中,小学督导评估作为一个推动学校发展的有力的外部因素,其重要性不容小觑。只有全面发挥这一小学督导评估的作用,来提升现代化学校的建设进程,使当前的学校能够在其内涵方面获得与时俱进的提升,才能够真正为我国小学生的成长构建一个有较大助益的氛围。  相似文献   

17.
发挥教育的督导作用,是我国推进依法治教、保障教育发展、加强教育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现代教育中督导评估制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决策、监督、执行三大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教育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学前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建设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与关键,当下受到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上海市以发展性督导评估理念为指导,以教育科研为保障,建立了以多元评估机构为主体、以纵横向督评机制为特色的学前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在深入推进评估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理顺机构间的相互关系及职责定位,加快学前教育督导评估体制机制的法制化建设步伐,深入开展督导评估的研究与元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秋明 《生活教育》2014,(22):105-105
通过小学实施督导评估,透过督导评估的体系,提出了学校教育督导评估"工具箱"的制订思路和应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教育》2009,(21):33-37
说明:督导评估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双高普九”一票否决。 1.初中生年辍学率,城镇超过2%、农村牧区超过3%的。 2.学校仍然在使用C级、D级危房的。 3.验收当年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4.在评估检查中弄虚作假,造成不良影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