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本刊从2000年起开辟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栏目,旨在为探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一个研究平台。几年来,从丰富的稿源中遴选刊载了百余篇高质量的稿件,虽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认为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如何突破应试制度与素质教育的瓶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知识结构的有机联系、学习素质的养成及有关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模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型课程的目标和特色 开展研究型课程学习是课程教材改革试验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型课程,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课程。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像力,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的发现、探究和初步的创造能力。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自南选题.自主研究和自南创造”,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但研究性学习活动既无课程标准,又无教材,只有一本市教育局组织编写的《研究性学习指导手册》,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要开展好此课程,保证课程质量,达到课程要求的目的,结合我校几年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6.
7.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力求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这是衡量课程改革落实到位的重要标尺。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落实这一原则呢?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观念.明确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切忌“喧宾夺主”,真正还原于课堂。具体来说.应体现“四多”:  相似文献   

8.
研究型课程是以与学科课程相关的研究专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我校自从2000年秋季开设了研究型课程,到现在经历了对研究型课程的认识、实践、再认识、提高的过程,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一、抓住研究型课程的性质,把握内容的选择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以加强综合实践教育为方向,强调改革学生被动接受性学习的单一的教与学的方式,改变过于集中学科本位的做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全面实施新新课程方案已成为学校和教师的使命,全面落实新课程方案要求,实施综合实践教育乃是课改的必由之路。为了做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工作,以达成该课程目标,我们提出了下列设想:一、指导思想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在继承传统的综合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课程,它以“研究性学习”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  相似文献   

10.
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问题为主线、创新教育为原则、研究性学习为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新课题。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笔者多年来学习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出的一套教学模式,它具有普遍性、实用性、有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根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现代课程理念,在研究型课程建设中,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是前提,教师科学的指导是保证。  相似文献   

12.
夏同勤 《中学文科》2006,(11):75-75
课程改革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课程的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就是要变被动的学习方式为主动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讲授八年级中国历史《收复新疆》这节课时,运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来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左宗棠,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社会人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与体现传统文化的“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信息技术课程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开设。在信息社会中,学习的资源无限扩大、异常丰富。学习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扩展。要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从被动性的学习转向自主性的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及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它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与自主性学习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的规律和研究的方法本质上是一致的。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强调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强调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这些新的教育理念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必须要尽快的从传统的教育观念框架中走出来,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  相似文献   

15.
张晓伟 《河南教育》2005,(12):19-19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着新的理念、新的结构和内容、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走进了我们教师的生活。新课标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我认为要实施新课标,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语文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新课程呢?  相似文献   

17.
TPE课程(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作为法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特色课程之一,也是在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顺应了国际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它蕴涵并体现了法国教育改革中始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它的首要特性是强调作为学习主体的每个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自主策划和开展研究活动,自主表达和交流研究成果,自主评价、调控和反思研究过程.以改变旧的学习模式和培养人才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围绕面向21世纪中学教育改革主线: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目标,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一种新的研究型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密切关系。从研究型课程产生背景、特点以及与学生素质发展的关系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朱晓瑜 《现代语文》2005,(12):55-5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作为个性主体的参与和体验.参与和体验是课程实施的起源性机制,个体如果不参与课程,课程就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影响.课程运行中的主体参与强调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凸显学生个体在课程运行中的地位、作用,使课程变得更具人文关怀、更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喻景生 《湖北教育》2009,(12):40-40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课堂。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况下,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据笔者观察,目前还有部分高中课堂仍保留着一些传统教学模式,这些“旧”的教学方法,是无法适应当前的高中课堂要求的。笔者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课堂应有“三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