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我国现存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合理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村职业教育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的相关对策:转变办学观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专项培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等。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核心。通过对托达罗模型的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问题,指出托达罗模型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最后得出结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是我国当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正确出路。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国家极为关注的问题,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诸多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式、结构、流向、流量、流速、返乡,直接影响工农、城乡关系,影响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影响到社会和谐安定的大局。秦皇岛在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洪流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进行秦秦皇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总体较快,但是九十年代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趋缓。本文对新形势下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作了较系统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原因,指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合理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着受教育水平较低、转移就业缺乏稳定性和有序性等困境。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有效转移的重要渠道。要顺利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因此,提出以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对策,实现职业教育和劳动转移的双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畅不仅影响了农民的就业和收入,而且成为制约我国城乡发展的"瓶颈",深入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探讨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对加快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佳途径。准确把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是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基础。在对准安市部分县区的农村劳动力现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以及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的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非常紧迫的现实性问题。本文立足于我国实际,回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