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命题原创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幼儿园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给陌生人开门";我们在家中叮嘱老人:"陌生的电话号码不接"买东西不听陌生人的推荐";银行门口摆放着提示牌:"不给陌生账户打款";社区警务站贴着海报:"陌生人搭讪,轻易别理睬"…… 材料二:我们常说"熟人好办事",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却说:"陌生人扑灭我们的火灾,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陌生人在收音机、在电视或报纸上告诉我们陌生人的新闻……"  相似文献   

2.
为了乘坐公交车,身无分文的我们应该如何向身边的陌生人求得一元钱?周五下午,在北海中学《用微笑温暖陌生人的心》这一堂公民教育拓展课上,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一元钱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向四位不同身份的陌生人借钱的情景。前三位陌生人都以职业乞丐、骚扰无赖理由拒绝了他,只有最后一位小学生伸出援手:"老师说过帮助是不需要理由的。"表演结束后,学生们有感而发:"父母从小告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等等。的确,个别陌生人会心怀鬼胎地利用小孩子识别能力不强来干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采访     
<正>我自幼就很怕和陌生人谈话和交往,常常扮演着"被动"的角色。直到今天,老师要求我们小记者采访参加兴趣班的同学,我终  相似文献   

4.
从道德关系理论中的熟人道德关系和陌生人道德关系视角出发,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滑坡现象进行理性分析,进一步厘清校园中熟人关系的亲疏性、实用性、单向义务性、道德双重性等特征,以及当今大学校园中陌生人道德关系发展的滞后所带来的"道德排他主义"盛行、道德信任危机频发、道德责任感落寞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校园熟人道德体系,倡导"无论生熟,平等待人"的道德原则,博爱宽容、理性自觉、公私分明的道德要求;同时积极构建校园陌生人道德体系,克服道德排他主义,不以自己为标准同化或排斥"陌生人",接受"陌生人"的差异性,建立与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感,尊重"陌生人"的道德权利。  相似文献   

5.
称谓语是人际关系中特定身份、职业等的称呼语。陌生人称谓语是人际交往的序幕,是社会称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关系和言语交际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江苏徐州市区的陌生人称谓使用情况进行调查,重点考察"大姐"一词的被称呼对象和使用情况,发现陌生人称谓语与言语交际的互动关系,以期对陌生人称谓语困境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语言价值的重建。  相似文献   

6.
主持:我们经常对宝宝进行"不跟陌生人走"的教育,是否有效?就在实地演习中检测成效吧。利用春游机会,杭州安吉路早教中心的老师、家长、社区民警等联合进行了一次"实战演习",家长志愿者扮演"陌生人",教师、民警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观察、干预和反思,让我们来分享经验和心得。  相似文献   

7.
"陌生人社会"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出现的一个社会现象。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逐步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这种转型体现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必须正视其中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冷漠、信任缺失、道德滑坡等问题。面对"陌生人社会"中的种种问题,文学作为人类精神建设的重要维度,应当提升文学教育的诗性境界,张扬文学经典的精神价值,发挥其制衡性、补充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SmALL Talk     
新课标要求:1.学会运用反意疑问句在不同的场合与陌生人交流;2.学会写感谢信。课程导入:本单元我们的语言目标是small talk,即"寒暄;闲聊"。究竟什么是small talk呢?  相似文献   

9.
我爱蓝花     
我和一个过路的陌生人撞在一起。噢,请原谅。我回答说。他说:也请原谅;我确实没有注意到你。我和这个陌生人都彬彬有礼。我们彼此道别,继续前行。但在家里,我们对待我们所爱  相似文献   

10.
你是否还记得,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告诉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讲话?是否还记得,我们被告知不要吃陌生人给的糖果,不要搭乘陌生人的汽车?但是,当我们和父母在一起时,对陌生人不礼貌,我们又会受到父母的责备。现在,已为人母/父的你,又会如何教你的孩子应对陌生人呢?  相似文献   

11.
玛克辛·格林基于左派立场,从存在主义角度出发提出教师作为"陌生人"的观点。"陌生人"具有张力达到最高水平的"全面觉醒"意识;遵循"做哲学"的行动逻辑,即在意识到困境后尝试改变,主要是知觉世界方式的改变;改变知觉世界方式的途径则是借助想象的桥梁,"与艺术相遇"。  相似文献   

12.
易卜生长诗《在高原》中的"陌生人",他的身份是上帝遣来的。随着"年轻人"内心矛盾的激化,上帝从隐身为自然界的"光",到显现为"陌生人"的身影。"年轻人"相信"陌生人"的引导,他才克服了感情的磨难,最终坚定了自己"在高处"生活的决心。而"陌生人"带领"年轻人"找到的是自己心中的上帝。从本质上说"陌生人"是"年轻人"自我意志和上帝力量的统一,他具有神性,永恒存在,全知全能,将"年轻人"从尘世的痛苦中解脱。"陌生人"是诗人易卜生有意创造的神秘形象,体现了他在面临种种社会问题时对宗教的一种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3.
电视连续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播出后,主演冯远征几乎成了"恶夫"、"家庭暴力"的代名词。其实,冯远征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他对爱妻梁丹妮很温柔,夫妻俩不仅联袂演戏,还联手写出了一本书《想和陌生人说话——十年,我们的故事》,让大事分享他们爱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正针对近期"幼儿被拐"的事件,我班开展了"遇到陌生人怎么办?"安全主题活动。活动中,孩子们自己想象了遇到陌生人的情景,大家共同想办法来解决问题,然后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之后,我们在活动中创设了一些真实情景,如陌生人送玩具,医生、维修工等特殊人群来访等,让幼儿灵活运用自己的方法保护自己。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建立了初步的安全意识,学会了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1.坏人来敲门,打电话110报警——谷荣祺  相似文献   

15.
李玲 《今日中学生》2016,(Z3):62-64
我们喜欢与熟悉的朋友在一起聊天,但是当着陌生人说话有时候会紧张;我们在班级竞赛的时候,不那么紧张,但是参加市级的竞赛却觉得很紧张……生活中,一旦我们习惯的环境被改变,我们就会感觉到紧张、不安、焦虑。心理学家把那个我们适应了的,很愿意待着的区域叫做"舒适区",而当面临一个新的环境或者新的状态时,则需要我们突破"舒适区"。  相似文献   

16.
<正>小时候,在我眼里,爸爸只是一个"陌生人",一个会给我带来好吃的和新裙子的陌生人。但更多时候,他是一个不容易接近的陌生人,一个喜喜欢抽烟喝酒的陌生人,一个发起脾气来会打我的陌生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个陌生人的恨在我心中慢慢生长。一天,他检查我的功课,因为我的心不在焉,他狠狠地打了我两巴掌,吼道:"我没有你这样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生活在一个陌生人的世界,生命刚睁开眼见到的都是陌生。社会从本质而言是一个充斥着陌生人之间关系的集合,生命与生命之间最令人感动的却又恰恰是陌生的偶然邂逅。何去何从呢?有主张隔绝在真空中,物我两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审视了马克·吐温作品中创作的一系列"陌生人"形象,发现这不仅仅是作家进行小说创作的文学手段,而是"陌生人"具有三重内涵:漂泊无依的"异乡人"、格格不入的"局外人"和个体存在的"寂寥人"。作家的思考由己及人、由个体到整体,"陌生人"这一形象所体现的是他对整个人类存在的哲学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由此,"陌生人"所承载的最核心的形象内涵是马克·吐温对人类终极关怀的"人道主义者"。  相似文献   

19.
在广阔的天空下,我们对陌生人的热情帮助疑神疑鬼;在繁忙的大街上,我们对行人的注目恐惧不安。  相似文献   

20.
【文题展示】生活中,能够让我们产生美好感觉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父母,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陌生人;能够让我们觉得美的肯定也有多种方式:一个小小的举动,一次默默的支持,一次真诚的交流,一份温馨的礼物,或者是一场不经意的误会。请以"美在不期而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