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芷江“飞虎队纪念馆”内,记载着一位抗战时期著名的芷江中美空军陈纳德“飞虎队”中的空军英雄,他就是号称“云天鹰”的中国飞行员卢誉标. 1944年4月,旅居新加坡的爱国华侨青年卢誉标闻知日寇蹂躏中国大地屠杀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怀着对祖国的深爱、对日寇侵华残杀我中华儿女、掠夺我国家财富暴行的切齿仇恨,他毅然归国,报名参加空军,投入抗日洪流,参加盟军东方战略空军的飞行大队,来到湖南芷江机场担任第五大队十七中队中国空军飞行员.  相似文献   

2.
苏联对于朝鲜战争的暧昧态度,加快了新中国空军建设的速度,使得新中国空军初建即得到和“世界最强空军”抗衡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聂云 《航空档案》2005,(1):76-77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的援助下,人民空军迅速壮大。到1955年朝鲜战争结束时,中国空军已经拥有25万兵力,他们分别部署在27个师里,配备了5000多架作战飞机。中国空军从零开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空军,排在美国和苏联空军之后。在新中国空军作战飞机中,有多种型号的战斗机,包括雅克-9P战斗机。该型机是新中国从苏联购买的。在苏联,雅克-9型战斗机曾是王牌战鹰,二战中大战法西斯航空兵。  相似文献   

4.
《航空档案》2010,(1):8-19
中国空军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现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空中力量。当年中国空军成立刚刚一年,前辈们就和苏联空军一起翱翔于朝鲜半岛上空,在鸭绿江和青川江之间开辟了著名的“米格走廊”。回顾人民空军走过的不平凡之路,在中国空军的史册上。方子翼这个名字格外引人注目,他从红军到新疆航空学校第三期飞行班第一个单飞上蓝天;从东北老航校第一飞行大队政委到新航校第五航校校长;从空军11团团长,空3旅旅长到空1师首任师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受命率先出征,  相似文献   

5.
马宁是新中国空军第三任司令员,同时也是空军历史上第一个会开飞机的将军。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身经百战,先后参加了著名的上党、邯郸、定陶、淮海等战役。他善于谋略,勇敢果断,打了许多硬仗和恶仗,在战斗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员。他先后五次受伤,其中有两次重伤都险些“光荣”。  相似文献   

6.
东北老航校——中国空军的摇篮 八年艰苦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我军吃尽了日本和国民党空军的苦头。我们无法抵抗敌机的狂轰滥炸,只能进防空洞躲避。因为,我们没有空军。  相似文献   

7.
《中国博物馆》2009,(3):63-63
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二战中国战区空军联合抗日史实展览”于2005年8月15日正式对外展出,位于中国航空博物馆珍贵文物展厅。本次展览以珍贵的历史图片及实战数据为主,通过介绍历史背景,分析占地实况,真实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空军以弱胜强、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革命斗志和英勇场面。  相似文献   

8.
李军 《浙江档案》2004,(8):28-29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14日,日本空军木更津联队轰炸机十八架,从台湾新竹基地起飞侵袭杭州.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率队拦截,击落日机三架,写下了中国空军第一次空战即取得三比零辉煌战果的光荣历史.  相似文献   

9.
1937年8月至12月,日军飞机对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空袭,中国空军在南京空域与其进行多次的空战.在这场持续四个多月的战斗中,中国空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牺牲了20多名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南京空战中,中国空军在强敌面前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中国空军精神”,鼓舞着更多的蓝天健儿投身保家卫国的战斗中,成为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人永远铭记.  相似文献   

10.
1943年12月,中国空军第四大队23中队副队长周志开主动请缨与战友各驾一架飞机,侦察并偷袭日军占领的汉口机场.在完成任务返航途中,周志开驾驶的战机不幸被敌击伤,坠落于湖北长阳,年仅24岁的空军英雄壮烈捐躯.周志开是抗战期间,单机一次战斗击落日机最多(3架)和第一位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的中国飞行员,他的英勇牺牲震惊全国、...  相似文献   

11.
不改变就没出路。 这是时任空军司令员王海1987年发表在空军《航空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其时,正是中国空军向现代化战略空军转型的启蒙时期。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支年轻的军种,65年间,人民空军创造过“让陆军飞起来”的传奇,打退过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对手,也曾遭遇过停滞与落后。改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读者报导     
《航空档案》2010,(5):8-9
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从成都双流机场起飞,运送救灾物资支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2008年,空军的伊尔-76运输机飞低成都双游戏机场,为汶川地震灾区送来救灾物资。  相似文献   

13.
一张张《空军报》,就是一个个蓝天下的日子。一群群英雄,一个个先进的集体,如繁星在蓝天闪烁:曾击落击伤敌机九架的王海、把美国王牌飞行员挑落马下的张积慧、被誉为“空中突击手”的孙生禄、身怀绝技的“机械师尖兵”夏北浩、学雷锋标兵朱伯儒、试飞英雄邹延龄……“红色前哨雷达站”、“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读书育人模范连”……他们的光芒,多是从《空军报》这方天空辐散四方。40年的《空军报》是40年的空军史。40年的《空军报》也是40年的空军英雄史。时光带走了飘浮的云彩,却带不走永远的星光。每一个英雄群体和个人的出现,除…  相似文献   

14.
新闻路上甘苦相伴,苦中也有乐,这也是吸引新闻人在新闻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作为一名基层报道员,我对此也深有体会。 (一)2002年1月4日傍晚,驻漳25名空军官兵为抢救装备奋勇灭火被烧成重伤。第175医院全院动员、倾力救治,使灭火英雄痊愈出院, 事迹十分感人。作为175医院的一名新闻干事,我加入到报道救火英雄的行列。我们白天分头忙碌,晚上集中整理思路、组织材料,撰写新闻稿件,基本没有休息时间,十分辛苦。  相似文献   

15.
<正>1958年,河南方城籍的空军飞行员杜凤瑞,在福建龙田上空一举击落敌机两架、重创敌机一架后血洒长空。杜凤瑞被国防部命名为"空军战斗英雄",他的事迹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并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国庆10周年时,英雄的父母在北京还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杜凤瑞牺牲后,他的亲人们继续演绎着各自精彩的人生。放牛娃成为飞行员1933年8月,杜凤瑞出生在方城县杨楼乡赵洼村的一个贫苦家庭。为了生计,出生8个月的他  相似文献   

16.
记录历史是媒体人的职业责任,传播文化是媒体人的历史责任。当一张张报纸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泛黄的时候,惟有文化在默默流淌,且愈久弥香。《空军报》从创刊起,就担负起宣扬英雄空军文化的重任。翻阅7300多张《空军报》,透过一个年轻快速成长军种的足迹,可以清晰地看到字里行间流淌着空军报人的智慧和汗水,真切地感受到凝聚着热血、雄心和力量的英雄空军文化脉动。  相似文献   

17.
龚克  刘言 《四川档案》2005,(3):22-24
1931年“9·18”事变爆发以后,日本空军6架88式轻型轰炸机,携带75颗25公斤的炸弹轰炸锦州,从而揭开了日本帝国主义利用飞机轰炸我国重要城市的历史。此后,日军又对南京、上海、广州、武汉、兰州、昆明、重庆、成都等城市进行了残酷的轰炸。力量薄弱的中国空军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一系列的还击,如1937年上海的8·14空战,1938年武汉的2·18、4·29、5·31空战以及1939-1940年的重庆大空战等,都给予日空军沉重打击。但是由于敌我空中实力悬殊,我方无法争得制空权,特别是重庆“9·13壁山空战”失利后,我空军为减少无谓的牺牲,保存有限的实力,决定…  相似文献   

18.
《航空档案》2010,(5):4-5
中国空军救灾运输机飞赴玉树救灾 在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中国空军部队派出多架救灾运输机飞赴玉树运送救灾物资,转运受伤人员。截至4月20日,空军已共飞行82架次,抢运伤员1629人、救灾人员1493人、车辆13台,物资874.8吨.为加快救灾步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要求宣传工作者“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作为新闻工作者从来都是以写英雄、讴歌时代精神为己任的。问题是怎样把英雄事实的本来面目搞清楚,用英雄事实的自然感召力去教育和鼓舞群众。 一切英雄事迹都具有非凡的感召力。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悬崖,黄继光舍命堵枪眼,他们的壮举的本身就是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能在亿万人民心中塑起永久的人生雕像。同一切英雄一样,徐洪刚事迹的本身也是极其感人的。徐洪刚于1993年8月17日在探亲期满归队的长途公共汽车上,发现四名歹徒侮辱一名青年妇女,他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在身中14刀,鲜血进溅、肠子外流50多厘米的情况下,仍对歹徒穷追猛打,谱写了一曲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为人民的英雄壮歌。因此,我们在采写他的事迹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尊重事实,让英雄事迹的自然感召力去说服、教育读者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在许多人看来,家庭是“生活的港湾”。然而,这只是反映了家庭的一个功能;对一个幸福且有文化内涵的家庭来说,家庭又何尝不是夫妇和孩子“成才的摇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空军记者站站长彭东海的家,就兼有“港湾”和“摇篮”双重功能。他一家3口人,不仅生活和谐美满,幸福如意,而且都擅长写文章,都有著作问世,且个个小有名气。彭东海。虽只读过5年小学,入伍后通过自学却当上了《中国空军》杂志社的编辑、记者、编辑部主任、执行副主编、空军新闻处长;十余年来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近200万言。多次组织、策划和宣传过全国全军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