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那位“记者”笔头硬,即指文章写得棒。一枝硬笔头,得来因素固然很多,但有一点必须具备,这就是笔头要连着地头、炕头。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郭梅尼磨笔头38年,笔头可谓硬矣。她就坚持一条,采访必到地头、炕头,必到第一线。即使现在年龄大了,仍矢志不渝。不久前,她去四川采访,不打搅省委县委,一竿子插到农民家里。事后,县上的同志知道了说,我们从  相似文献   

2.
新闻记者中,有所谓“快笔头”者。一提及“快笔头”,是褒是贬,说法不一,而我是从心底里喜欢“快笔头”的。三十多年前,我刚踏进新闻工作者队伍的行列,一位老同志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记者的笔,似行云流水,脚踏到哪里,手要写到哪里,采访结束,稿子就要写出来;即使在火车  相似文献   

3.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郭梅尼作品的生命之源》,介绍的是科技日报记者、《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的作者(和徐家良合作)、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郭梅尼“磨笔头”的故事。文中说,有次她到岳西一个贫困偏僻的山村采访,“是一家一家 地跑,打开碗厨看看剩菜,掀起床单摸摸铺垫”,“样样事都那么一腔热情”,“吃饭时还要和村干部聊天”。 郭梅尼采访为什么有“一腔热情”,被采访者为什么与她“心有灵犀”?在读她的属个人体会性的文章《在人生的跑道上》中,我找到了答案,她说:“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往往有一堵墙”,“这就要求记者掌握一把打开人物心灵宝库的金钥匙”,“尽快地推倒”这堵墙,“使自己的心和采访对象贴近”。  相似文献   

4.
王化云 《新闻前哨》2003,(10):78-78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郭梅尼作品的生命之源》,介绍的是《中国青年报》记者、《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的作者(和徐家良合作)、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郭梅尼“磨笔头”的故事。文中说。有次她到岳西一个贫困偏僻的山村采访,“是一家一家地跑,打开碗厨看看剩菜,掀起床单摸摸铺垫”,“样样事都那么一腔热情”,“吃饭时还要和村干部聊天”。  相似文献   

5.
《种树“种到”联合国》荣获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许多人问起这篇作品“幕后”的故事。与其说幕后,还不如说是幕前。新闻采写,好比攀登高峰,登临绝顶,风光无限,其艰辛和付出都在到达顶峰之前。 1996年初,在报社的一次编务会上,编辑部的一位负责同志通报这样一篇简讯:内蒙古达拉特旗一位农家女(采访后得知是树林召乡副乡长),因种树治沙成绩显著,被联合国邀请参加防治荒漠化公约会议。消息是从“上面”得到的,详细情况尚不得而知。这一情况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内蒙古这样一个地处偏僻、荒漠化十分严重的地方,一位农家女获此殊荣,必有惊人之举。在她  相似文献   

6.
今年十月二十四日,是美国著名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诞辰一百周年。斯特朗从一九二五年起,先后六次访问中国,一九七○年在北京逝世。她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一九四六年七月,斯特朗从美国到莫斯科的途中,第五次来到中国。经宋庆龄的安排,她对解放区作了为期九个月的访问,其中在延安住了七个月。七月三十一日,斯特朗从北平飞抵延安,就在一个简陋而又干净的窑洞里下榻。斯特朗一安顿好,马上就找朱德总司令商谈她的采访计划。朱德表示可以满足她的采访要求。这使她实现了采访毛泽东主席的夙愿。  相似文献   

7.
采访深度决定报道的深度--关于人物通讯采访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踏上记者之路,前辈新闻工作者就教育我,要深入采访。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经常深入到工厂和农村,与采访对象睡在一铺炕上,吃在一张桌上,有时还和他们一起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在这些生活中,采访对象很自然地和我交成了好朋友,和我谈心里话。许多好材料和精彩的细节,都是在与采访对象一起劳动时观察到的,是采访对象在炕头上悄悄告诉我的。有的同志问我为什么能采访到那样生动感人的细节,其实没有什么奥秘,我不过比他们多下了一番采访的功夫。  相似文献   

8.
在广州,有人给我介绍广东电视台年轻女记者周晓瑾,“她是个很值得一写的人”。“她有些什么故事?”说实话,我很惭愧,在北京,对地方上新闻界同行了解得不多,对周晓瑾的事迹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回答是,她是“广州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原羊城晚报总编辑许实(即微音)在听了她的报告后流了眼泪,其他的,你采访之后就知道了。我的采访是在广播电台的播音室里,同电台的同志一道听周晓瑾的报告。她说这样可以节约大家的时间,听完后有什么问题可以再问她。一她爱流泪,说到自己忙于工作时将小女儿关在家里,在电话里听到孩子甜甜的嗓音“妈妈,我乖,什么也没动”时,她下泪,她怕女儿碰电爬高;说到她所敬重的奶奶邓颖超的去世,她下泪,她是周恩来的侄孙女;说到她所采访的那些身陷惨境的吸毒少女,她也下泪。  相似文献   

9.
在新中国催生的战斗中,经常同国民党反动派短兵相接的著名女记者浦熙修,离开人间已经十年多了。每次到南京,我都要去长江路转一转,对一幢经受了几十年风雨的危楼,默默地瞥上几眼。这是浦熙修1947—1948年住过的地方。她当时在南京新民报当采访主任。这里离报馆近,穿过邓府巷就到了破布营口的新民报馆。为了在工作上“喊得应”,她特地将家安在这幢简陋的木板小楼上面。中共代表团刚在这年春天撤离了南京,各种反动势力的跳梁小丑一齐张牙舞爪起来,浦熙修很快成了他们撕啃的猎获物。除特务的盯梢、警告、恐吓外,一些反动的通讯社也乘机起哄,散布谣言,对她进行人身攻击。她被剥夺了正常的采访活动的权利,但是她没有停止战斗。  相似文献   

10.
刘振敏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政部的主任记者,河南南阳人。三十多年来,她采访的大多是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活动和国际交往。她的报道以语言清新流畅、感情丰富真挚、表达自然娴熟、时空形象强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这篇采访随笔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她的采写的特点,而且可以看到一位老记者具有的思想、作风和情怀。  相似文献   

11.
“套近乎”一词不乏有些贬义,但在采访中,它还挺管用。初学采访时,我不善于“套近乎”一找到采访对象,掏出本子就提问。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1980年,我参加地方新闻集训班。在上采访课时,老师给我们讲斯诺夫人海伦·福士德·斯诺的采访经验,使我深受启示:1937年4月,她第一次到延安去找毛主席采访,一见面就从笔记本中取出一张照片,递给毛主席说:“我早就从这张照片中认识你了。这是斯诺给你照的。”这样一“套近乎”,使她和毛主席象老朋友似地交谈起来。1978年,她在西安采访王震,见面就说:“我记得我们俩是同年的。我在延安的时候是28岁,现在72岁了,你是不是72岁呢?”又是一个“套近乎”,不仅把她和王震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且一下就缩短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在报道世界风云人物这一领域中蜚声国际。从基辛格到马卡里奥斯,从霍梅尼到加尔铁里,十年中出自她笔下的采访回忆录中的国家首脑人物就有二十多位。“采访基辛格”是她的代表作《对历史的采访》一书的首篇,也是她踏上进身之阶的第一步,从中不难看到法拉奇独特的采访风格。法拉奇同其他许多西方人士一样,把基辛格看作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他能随意出入白宫、中南海、克里姆林宫;他能发动战争、制止战争,并能改变人们的命运。她说,常常有这种情况,对某些著名的要人来说,你越了解他,你就越不能理解他。基辛格就是这样一种  相似文献   

13.
平易近人不仅是记者的风格,而且是一种采访艺术。能否跟群众交朋友,是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一些编辑记者以为只要到基层去就是走基层;只要离开会议和文件,走得远一点就是走基层;只要将笔头对准群众就是走基层。其实,这些认识都是非常片  相似文献   

14.
干新闻这一行,光怕吃苦不行,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随时随地准备着为她付出一切。我给自己制订了个采访计划,除非领导有安排,每星期必有两天下基层采访,真正跟工人、农民打成一片,和他们交朋友。  相似文献   

15.
思考的深度     
高尔基说:“谁思考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如何理解这个“思考”呢?中国青年报记者郭梅尼的体会是:一篇稿件的质量,取决于采访,而采访的深度,又取决于思考的深度。她初当记者时,采访只知道采访材料,却不懂得采访思想观点。如果没采访到思想观点,那些生动的材料就象  相似文献   

16.
美国合众国际社著名女记者海伦·托马斯的知名度是和美国总统联系在一起的。自1960年肯尼迪时期出任驻白宫记者以来,她已先后采访过8位总统,是迄今为止在白宫采访时间最长的记者。海伦·托马斯那富有传奇般色彩的记者经历以及她作为女性记者所获得的成功,对我有一种渴望了解的吸引力。 我是在一个色彩斑斓的秋天见到她的。海伦·托马斯身穿一件大红毛衣、胸前挂着一长串银白色珍珠项链以及她每天必戴的白宫记者证,准时站在她每天工作的地方——白宫  相似文献   

17.
去年12月下旬,我到荆州采访,发现了两条新闻线索:一条是荆州特殊教育学校有一个名叫赵先菊的26岁女聋哑青年上小学一年级;一条是江陵县资市小学一年级里有个年仅3岁的学生向世豪,我怀着浓厚的兴趣租车前往两地采访。 在荆州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正在上课的一群“小不点”中,赵先菊特别显眼。陪同采访的王校长说,她10来岁学缝纫,车工娴熟,因没文化,不会裁剪。半年前,她的父母将她送到这里试学,谁知 她一学就入迷,强烈要求继续读下去。经上课老师同意,我进入教室,抓拍了赵先菊举手发言,哑语回答问题等一组《青春哑女与稚…  相似文献   

18.
与一位年轻记者下乡采访,他腰间的BP机隔一会就响,一响,便放下笔去打电话,弄得采访断断续续,被采访的村干部说:“你们太忙,我也没有什么说的了.”采访草草收场.BP机是个神奇的玩艺儿,不管你走到哪里,只要有人对你肚子一呼,便传来一个信息.毋庸置疑,这有助于记者的采访.然而,但凡一件事,有利必有弊,BP机响的不是时候,响得记者心神不宁,响得采访对象扫了兴,便起相反的作用了.  相似文献   

19.
张芳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几天的采访你很难清楚地了解我们做的是什么;现在已有的报道中,没有一篇是说得准确的。致力于平民教育的学者杨东平评价张芳,"她在做一件非常特殊的、完全与众不同的事。迄今,也只有她在这么做"。  相似文献   

20.
王保荣 《新闻世界》2003,(12):48-48
据《新华日报》报道,10月24日下午。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主持人陈鲁豫做客南京大学。给学子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新闻课。该篇报道的题目就是“优雅鲁豫南大聊新闻”。陈鲁豫向学子们介绍了自己做主持人和采访时的一些技巧心得。她说:“我觉得自己是本色的人,所以做节目很本色。节目风格应该很自然地流露.比如你面对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