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将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文革结束之前,20世纪70年代末到2000年,以及新千年以来的10年,进而对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情况作一详尽的梳理和评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文革结束之前,20世纪70年代末到2000年,以及新千年以来的10年,进而对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情况作一详尽的梳理和评述。  相似文献   

3.
高尔斯华绥的作品传入中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译介及研究深受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梳理其在国内的译介及研究状况,探讨影响译介的成因、译介与文学批评的互动关系以及推动翻译作品接受与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井上靖是在中国最有影响的日本作家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他的作品开始在我国翻译出版,80年代形成译介井上文学的高潮。外国文学的译介,都是一种期待视野中的选择。而中国对井上靖的接受,也折射出中国社会与文学的变迁,从中可以给我们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5.
曼斯菲尔德在中国的早期译介是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一定的契机下,作家徐志摩、陈西滢等人开始译介曼斯菲尔德,使其人其作扎根中国文坛;批评家沈雁冰、赵景深等人开始评介曼斯菲尔德,使她为中国主流文学所接受,并进入文学史。经过译介与评介,曼斯菲尔德对中国文坛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内学者对她的关注也日益密切。本文拟对阿特伍德在中国的译介情况作出大致的梳理,同时也分析当代文化因素对阿特伍德译介的重大影响.以期更好地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剧作家,在中国现代话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尤金·奥尼尔在中国受到了极为广泛的传播。大量关于他作品的译作以及评论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共同促成了奥尼尔作品在中国的第一次译介高潮。但二十世纪中期抗日战争的爆发,迫使方兴日盛的奥尼尔译介工作慢慢停止下来。  相似文献   

8.
英格博格·巴赫曼是奥地利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是战后德语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二十世纪德语文坛具有重要地位。巴赫曼的作品表现出非常深刻的时代主题,对西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达到了值得关注的思想高度,研究巴赫曼的作品有益于认识二战以来西方社会的思想走向以及社会心理;巴赫曼作品的诗性意识及其表现形式具有新的审美意味和借鉴价值,可以丰富我国的学术研究;通过对巴赫曼作品的介绍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德语文学,对于加强外国文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安房直子文学经由二十世纪末安伟邦的首次翻译、二十一世纪初彭懿、周龙梅的密集出版后,进入现今新生代译者不断加入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其文学作品的中译研究分为发现期、繁荣期和平淡期三个时期.安房直子文学译介情况受到中国经济发展、儿童教育理念变化以及对安房直子文学认知变化的影响,作为日本独具个人风格的幻想文学家,随着作品翻译...  相似文献   

10.
纳博科夫作品从1981年正式传播进中国至今已三十多年,80年代体现为尝试性的译介与研究;90年代在翻译与研究方面都有姿态明确地推进,但也出现了不少讹误与偏差。进入新世纪后,翻译上日益正规化、全面化,研究上则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他们一方面对前期纳博科夫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进行清理,一方面又建设性地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以自己的学识和才能为纳博科夫研究开拓了新疆土。  相似文献   

11.
伍尔夫提出的"双性同体"观被认为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重要的关键词,曾被许多英美女性主义研究者研究。在关键词"androgyny"的译介中,它经历了一个文化碰撞和文化对话的语义演变过程,词语的意义不是由西方理论规定的,而是在不同文化场合中游走。  相似文献   

12.
文学翻译中普遍存在着语言错位的现象,译者不自觉的文化误读和自觉的文化取向是引起语言错位的主要因素。面对文学翻译过程中语言错位必然存在的现实,文学译本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尽量发挥语言错位的积极意义,才能促使异质文化共存于同一个文本之中且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3.
网络穿越小说的创作是女性作家面对自身的生存和生活压力向外界突围的一种方式,在这些小说中,创作者赞美女性,批判男性,体现了女性的心理诉求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4.
英汉翻译中词汇空缺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东西方的种种文化差异而造成了在英、汉两种语言互译时的词汇空缺现象(包括语词空缺和词义空缺),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是不但要注重语言,更要注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方法来进行处理,使译文自然、贴切而传神.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不同的评论者运用了不同的批评方法对《荒原》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并提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见解。文章试图应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性别理论对《荒原》进行新的解读和诠释。仔细研读全诗发现:生不如死的人生,无情无爱的婚姻,颓废与堕落的生活是诗中所有女性人物的特征和写照。《荒原》中的男性人物则表现出精神与肉体的畸形脱节,他们要么“有灵无身”,要么“有身无灵”。女性人物象征着圣杯的迷失,男性人物象征着利剑的扭曲;扭曲的利剑已经不能坚定地指向圣杯所在的方向。当所有的男人和女人只剩下性的差别,当他们只为情欲而存在的时候,这个世界必然会成为比地狱更可怕的荒原。只有双性同体,实现男女两性的融合和互补,人类才能获得新生,荒原才能得到拯救。  相似文献   

16.
唐日胜 《丹东师专学报》2003,25(1):95-96,14
针对学术论文关键词的选定质量不一的现状,本文探讨了文献标引及关键词选定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既是女权运动的产物,又是文学批评自身发展的结果。它具有斗争性、普遍性、矛盾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它影响广大但也面临着自身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理论术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需要理论建构,本文提出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术语,从地理基因到地理影像,从地理想象到地理叙事,从地理约束到地理缺失等,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学理学研究实践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从文学构成的具体形态与文学发展的历史流变着眼,以命名的方式所进行的相关论述,也期待大家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已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女性文学"到"女性主义文学",从"女权主义批评"到"女性主义批评",从"女性意识"到"社会性别",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到"性别诗学"."女性文学"是一个颇具争议和歧义的文学概念,并且造成了批评与阐释的困难;相比而言,"女性主义文学"的内涵和外延更为明确和清晰."女权主义"代表了西方早期妇女运动争取男女平等的斗争,偏重于政治和斗争性;而"女性主义"则深受西方后结构主义影响,偏重于文学、文化."女性意识"带有"性别本质论"色彩,以"社会性别"替代"女性意识"必将给女性主义批评研究带来更加广阔的话语空间.为了走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世纪之交面,临的困境与危机,"性别诗学"学说被适时引进.但理论化、系统化、学科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性别诗学"尚需建构.  相似文献   

20.
叶林 《海外英语》2011,(11):197-198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翻译研究中出现了文化转向,翻译研究开始关注影响翻译的诸多文化因素,作为其中因素之一的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性主义翻译是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反叛,这也体现在对切斯特曼提出的基本翻译伦理上。通过对女性主义翻译的分析,阐述了其对翻译伦理的反叛及原因,从而证明女性翻译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