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关于作文题型 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型与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型是基本相同的,都是属于材料引出写作要求的材料作文,考生须在阅读题目中的材料以后,按4个要求来写作。  相似文献   

2.
刘忠 《新高考》2010,(Z2):22-23
高考作文尽管强调文体自选,但大部分考生会首选议论文,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笔者结合二十多年的写作教学实践和六年的高考作文阅卷体会,归纳出议论文写作的"八项注意",以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一、注意审题要准确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第一条要求"符合题意"。审题如中医号脉,审清题旨如同切准脉搏。审题就是  相似文献   

3.
<正>6月7日全国高考一结束,课程标准一高考作文要求考生以"明华"的名义写一封信,此命题便遭到考生们的集体吐槽。如何正确认识高考作文中的书信写作,笔者有话要说。一、书信不是2015年高考冒出的冷面杀手,高考作文史上曾有过她的足迹书信体也是高考作文考查的一种形式。它的首次出现是1965年的高考作文题,(一)"给越南人民写一封信",(一)"谈革命与学习",二者中选一。写作要求有三点:(1)内容必须切题,要联系思想,联系实际,避免空  相似文献   

4.
从1999年的“假若记忆可以移植”,到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高考作文中都出现了“文体不限”这一要求。其实,文体不限从打破议论文一统天下的1998年就开始了,只是当时没有明确提出而已。这一要求的提出,摒弃了过去那种只写议论文的限制,拓展了考生的写作思路,让考生有了  相似文献   

5.
“有创新” ,是考纲对话题作文的特别要求之一 ,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第四项要求。这是对思维的要求 ,即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主要命题方式。它具有限制性 ,即对考生的写作有一定的约束力 ,通俗地说 ,就是给考生规定一个写作的“范围” ;它更具有开放性 ,其写作要求往往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等 ,这就给考生提供了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写作情境 ,有利于激发考生的创造性和想像力。概括地说 ,所谓“话题作文” ,即是用一段提示语启发思考 ,激发想像 ,限制范围的一种命题形式。应该说…  相似文献   

6.
高考作文要求的"文体自选"给考生营造了自由、宽松的写作环境,便于考生写作个性的展示。考场作文文体虽有很多选择,但从近两年  相似文献   

7.
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直面网络和社会热点问题,奏响青春主旋律,兼容长短句式和碎片化传播技术,构造尚美开放的大格局,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审美表现能力,满足考生的个性化写作需要,彰显了语文课程全面培养语文素养能力的目标要求,确为值得关注的好命题。  相似文献   

8.
笔者以为,在"高考作文"、"参赛作文"和"作家创作"三类"作文"中,"高考作文"的写作难度最大,这主要是因为该类作文要求"作者"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规定的写作范围、规定的写作字数等硬性条件下去"创作"。参加考试的"考生作者"需要克服诸多"写作障碍"去"创作",这样,就会导致考生在考场上倍受写作的"煎熬"。"考生高考作文"成为"天下第一难题"实属"当之无愧"!如此说来,作文大赛选手、作家不一定能现场写好"考生高考作文",他(她)们不一定能现场答好高考语文试卷也就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10,(1)
攻略指南在高考作文中,议论文是一种处于主流地位的文体,许多考题也直接以写作议论文作为对考生文体方面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牢牢把握议论文的写作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连续多年从事高三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深切地感受到:高考作文对考生写作素养、写作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多元化,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考生在文体选择上却越来越单一化。尽管每次高考作文的题目都要求自选文体,可是绝大多数考生还是选择了议论文。  相似文献   

11.
黄湘 《广东教育》2020,(5):28-28
2011年至今,英语高考作文均为书信类应用文.2019年英语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写一封信,申请做志愿者.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简单的三个步骤快速写好一封申请信,希望考生能够举一反三,把适用于所有书信类应用文的这三个步骤运用到日常写作备考中.  相似文献   

12.
<正>审题立意是考生写作高考作文必须迈过的第一道关卡,要求考生对题目进行具体、全面分析,准确把握题目的写作方向和要求,考查学生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辨能力。新课标背景下,高考作文试题基本以新材料作文为主,思辨性越来越强。怎样才能顺利通过审题立意这道关卡?本文以2014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真题为例,介绍了三种审题立意的方法。一、因果推断法高考语文考纲在作文发展等级一条明确要求,学生要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  相似文献   

13.
7月24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新华社《南大欲录取高考作文满分者引出争议》的电讯,我读后喜忧参半。所谓喜,是喜在今年高考作文试题出很好,它要求考生读一则简短寓言后,写一篇以“诚信”为话题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这就为考生提供了发挥和创新的宽广天地。喜在江苏这位考生用古白话文写作的蜀关羽坐骑赤兔马为“诚信”殒身的文章,故事感人,文如流水,烘  相似文献   

14.
<正>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有两个部分:试题内容和写作要求。纵观语文高考试题,其他任何一道试题都只有内容而无要求(个别诸如"简答"姑且忽略不计)。作文试题为何被人另眼相看?只有一个原因:分值高,含金量大。命题人深知其中玄妙,总想给"高考的奴仆们"提个醒,便有了这些千叮咛万嘱咐的"写作要求"。这些高考作文写作要求理应对考生写作有高度的规范作用,可现实中这些"规范"的背后有太多  相似文献   

15.
<正>从近年高考作文来看,材料型作文是目前高考作文的主要呈现形式,在继承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增加了写信、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突出了写作任务的指向。2015年北京高考作文就给了两个题目让考生选择:一为"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一为"深入灵魂的热爱"。第一个题目要求考生展开想象,尽情设想自己跟偶像共度一日的情景,叙述和英雄在一起的故事,写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种带有强烈的描述性和情境性、抒情色彩非常强烈的议论文越来越多,层出不穷,成了高考作文的一大亮点,逐渐成了高考作文的宠儿,人们称这种文章为议论性散文。但是在平常的训练中,尽管有很多考生想写作这种类型的文章,然而能熟练地写作这种文章的考生并不多,其原因是不知何为议论性散文,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全国普通高考作文中出现了话题作文,这就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它的要求往往是: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考生可以自由发挥,驰骋想象,写作更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考生可以按命题的要求,结合个人的写作实际,发挥特长,使文章写出个性,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从而更客观真实地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就多设置了一个"发展等级",分值为10分。要求作文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采和创新。要在高考中取得作文高分。必须重视这四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海嫚 《教学月刊》2023,(Z1):130-133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在很多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考生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的来说,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呈现出命题材料的时代性、价值导向的育人性、写作内容的可写性和写作限制的多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是考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面对一篇高考作文,考生需要具备材料母体意识、理性思辨意识、情景角色意识、逻辑论证意识、立意升华意识五种写作意识。五种写作意识统一于作文构思之中,都指向了审题与行文,这对提升学生的高考作文水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高考作文是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为了减少阅卷时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高考考试说明将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部分,从而提高了检测高考作文的信度。“基础等级”的要求包括五个要点,其实质是对写作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这是普通考生基本能达到的要求,属较低层次的要求。“发展等级”的要求,包括:1.深刻透彻;2.生动形象;3.有文采;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