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林书院在无锡东门苏家弄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院之一。东林书院始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由当时的理学名家杨时创建。杨时(1053—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谥文靖,福建南剑州西镛龙团池(今福建将乐县北门)龟山下人。杨时青年时代师事程颢,...  相似文献   

2.
东林书院本为起于民间的学术机构,它的数位发起人,以儒家正统自居,为整合明末芜杂的思想体系作出了努力。东林人自称非党,却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而引起的党争,延续至南明。书院的兴废更与东林人的命运密不可分,成为显示朝廷政治势力消长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3.
试论东林书院与明末政治的密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东林书院与明末政治的密切关系熊红书院推动了我国学术发展和乡情教化的传播。明末东林书院以其讲学活动关注政治、志在世道的特色而成为书院史上的一朵奇葩,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再现了我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传统。一、为什么东林书院和明末政治会产生密切...  相似文献   

4.
东林书院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材《中国历史》(人教版)第二册有一幅题为“江苏无锡东林书院”的插图。东林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坐落在江苏无锡东门,东、南两边临河,左峙城垣,西映惠山,北近市井。  相似文献   

5.
东林书院     
老大帝国,书院千座,谁比我东林用信仰做砖石磊落出如此的气象和魂魄;峨冠博戴,往来穿梭,谁比我东林用热血做浓墨挥洒出如许的浩然与巍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贴着这副对联的大门内走出来的只能是中国书生:“我善养我浩然之  相似文献   

6.
明朝万历进士顾宪成(1550-1612),被朝廷革职还乡,与其弟顾允成和高攀龙等在  相似文献   

7.
东林书院在江苏无锡,又名龟山书院。宁政和间,学者杨时“从京洛南旋,侨寓于此”,并聚诸贤讲学。元至正间废为东林庵。明了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宪成、顾允成兄弟于城东旧址重建。院户有中和.丽译、依庸三堂。中和堂祀孔子。院左修道南祠,祀杨时及宋明诸贤。书院重建后,顾宪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励、于孔兼辈讲学其中”。一时学者周仁在此聚会,雍容一堂,“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居林野,闻风响附,学会呈不能容”,为”吴中自古未有之盛。”书院所订《东林会约》,首列孔子、颜渊.曾参、子思、孟子语录,明确…  相似文献   

8.
鲁晓敏 《今日教育》2009,(10):36-37
历史上有两副著名读书人的对联形成鲜明对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说的是读书人皓首穷经.一门心事以功名钻营名利和厚禄.抛开社会责任:另一副就是悬挂在东林书院党前,由顾宪成所撰名联:  相似文献   

9.
十七世紀前半期的東林黨爭是明末農民革命形勢逐漸成熟時期的社會上层——統治階級的政治分裂,是明末農民革命形勢到來的條件之一。研究東林党爭是瞭解十七世紀中国社會的階級关係所必須接觸的重要問題之一。本文企圖就明代社會的政治鬥爭與階级关係來說明這一問題的首要之點——东林黨是如何形成的。一十四世紀五十年代的反元人民大起義推翻蒙元在中国的統治後,明帝國建立了。明帝国的統治者從各方面加强了封建的中央集權制度,鞏固了皇权的專制。同時也實行了恢復社會經濟及汉族文化习俗的措施。這一統一和集权的用帝國對蒙古進行了有效的防禦,同時也擴大了中國與週邊國家及南洋各地的政治的和經濟的聯系。公元十四、十五世紀頃的中國封建社會呈现了發展和繁榮。中國封建社會也就是從此時開始進入了解體的過程。十五世紀中葉以後,封建社會的危機日益加深。明帝国国內土地兼併劇  相似文献   

10.
东林书院,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颗明珠。不仅如此,钱穆还说:东林书院是"近世学术思想之先导"。当我们在明史大背景下观察东林书院时,我们的思考便很自然地凸现钱穆的"先导"一词。洪武元年(1368年)至崇贞十七年(1644)的276年,明王朝统治中国。史家指出:"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朝代……也孕育着新的因素的萌芽,酝酿着新的文明的发生。"(《中华文明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所讲的"新的因素""新的文明"主要表现为:一是明代的生产力水平达到封建社会最高峰,科  相似文献   

11.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为北宋知名学者杨时(号龟山)长期讲学之地。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被罢黜归里的顾宪成偕弟允成及高攀龙等  相似文献   

12.
天启五年,诏毁“天下东林讲学书院”。涉其名目者以东林为首,兼及首善、关中、江右、徽州等书院,其主持者皆入东林党籍,学术旨向略与东林同,皆“问道东林,力主正学”。以东林书院为中心,彼此交往不断,一扫王学流弊之迷雾,而使“程朱之说复揭中天”。  相似文献   

13.
收到这篇来稿,我们在惊异之余不禁心生疑问:这篇文章真的出自于一个高中生之手吗?要知道,在我们的印象中,现在的中学生,主要精力似乎不是在演算数理化题目上,就是用在记背外文单词上,总之全用在接受应试教育的学习与复习中,  相似文献   

14.
沈恬 《华章》2013,(14)
文化建设包括公益事业和文化产业。东林书院通过举办展览、活动和讲座,弘扬优秀文化,传播爱国主义精神,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相比传统意义上的陈列展览,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娱乐等文化产业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公益事业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发展文化产业则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当两者平衡和谐发展,文化建设必将走向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每次到无锡去东林书院都要去东林小学,每次去东林小学也都要去东林书院,因为这古代的书院和现代的小学原本是一体的,尽管数年前无锡地方政府专门建了新校舍,将小学迁出,但在东林小学依然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东林之风,当年东林学子秉承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精神今天仍然是东林小学的主要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16.
天启五年(1625),诏毁"天下东林讲学书院"。涉其名目者,以东林为中心,兼及首善、关中、江右、徽州等书院。主持者均入东林党籍,学术旨向皆问道东林,力主正学。密切的盟员关系,开放的学术交流,在生存抑或毁灭的党争大背景下,一扫王学之流弊,复揭程朱之中天。  相似文献   

17.
<正>古代保存至今的书院之中,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是名气最大者之一。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对联之中,为众人所熟知,至今仍富有时代气息的,大概要数无锡东林书  相似文献   

18.
余添 《文教资料》2010,(26):120-122
政党是近代经济社会出现的必然,封建社会的土壤里不会出现完全意义上的政党。不过,以东林党和复社为代表的近代早期政党雏形的出现无疑表明一些初具近代民主思想的士大夫想要在国家施政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们对以东林党为典型的“党”质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晚明是理学传播较活跃的时期,书院是理学传播的重要场域之一。晚明书院学人秉承修正儒脉的立说宗旨,思考理学传播中淑世精神的传递,通过讲会、结社等方式在书院或书院之外弘扬己说,构建传播网络,形成了以东林书院为代表的多个波及全国、影响社会深层结构的学派群体,对晚明清初学统构建和学术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晚明东林党是由一批富有历史责任感的士大夫组合而成的政治群体,作为这个群体的精神领袖,顾宪成以程朱的“理本论”学说为政治斗争展开了理论论证,形成了较系统的思想学说和具有个性的学术风貌,后人名之为“东林学派”,从时代氛围,儒家化这些宏观背景和顾宪成的家庭身世,从政经历等微观视角,来解读其思想,以期较全面地理解东林党的政治主张及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