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散文中,能在形式上前后照应,回环往复并不难,难在形式与内容相互融合、丰润圆通。下面从两个方面说说《琐忆》何以具有丰润圆通之美。  相似文献   

2.
唐弢的《琐忆》是一篇纪念性文章,它巧妙地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方法来表现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很是耐读。笔者在教学中偶有所得,兹就几个零散的问题作一番“琐议”。一关于“丫叉章法”《预习提示》说本文“琐而有纲,琐而有序。开头所引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全文的纲,全文的材料都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从对敌能憎、对友能爱两个侧面进行阐发”。然而,文章在组织材料时并没有严格按照两句诗的先后顺序,而是先写“俯首甘为”,后写“横眉冷对”,这是否违背写作规律呢?没有违背写作规律。因为文章采用的  相似文献   

3.
唐弢同志的《琐忆》,追忆了关于鲁迅后期若干零碎的小故事。乍一看,确如题目所言,是有些“琐碎”的,但由于这些“零碎”的故事,都被作者巧妙地编织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主题的红线之上,所以给人的印象,却是十分严谨的。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赞扬先生“俯首”的伟大精神,第二部分歌颂他“横眉”的高贵品质,这就完整地塑造了鲁迅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鲁迅精神的实质。如果说“琐”,只是就选材的现象而言,或者说是作者的一种谦词。这种以零碎的材料,着力表现一个统一而集中的主题的写法,正体现了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其实,《琐忆》的严谨,并不仅仅表现在有个统一  相似文献   

4.
要在一篇四千字左右的短文里准确地反映一个伟大人物的全部人格,生动地写出他的思想立场、战斗风格、精神力量以至气度来,这确实是谈何容易。然而,唐弢同志却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的《琐忆》就是一帧十分成功的鲁迅先生的写照。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除了他作为鲁迅先生的学生和战友,亲聆教诲、熟谙鲁迅的著述,对鲁迅先生的思想,为人有着深刻的了解这些原因之外,就是他精巧细密的艺术构思了。那么,《琐忆》有哪些艺术特色呢? 一是纲举目张,展现全貌。这是《琐忆》结构的主要特色。文章开头就提起了全文的纲:“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  相似文献   

5.
谈《琐忆》     
回想建国以来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 ,大多强调鲁迅先生品质战斗性的一面 ,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一句阐发得比较充分 ,但是关于他对同志 ,对青年的爱就强调得很不够。我认为“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鲁迅先生伟大人格在不同方面的两种表现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对敌人恨 ,对同志必然是爱。所以我想在我的纪念文章里应该两方面都讲一讲。三十年代我作为一个青年 ,曾经和鲁迅先生有过一些接触 ,亲身感受过他对青年的关心爱护 ,因此 ,想从后面多说一些 ,这就是我写《琐忆》时的指导思想。196 1年是鲁迅先生诞辰 80周年纪念 ,我从上海…  相似文献   

6.
《琐忆》、作者在结构文章方面,是苦心经营,独具匠心的。为了反衬鲁迅的平易近人,开头有意写听说鲁迅不好接近.这种欲扬先抑的写法,不仅使文章跌宕多姿,而且给读者造成了悬念.整篇文章,紧紧围绕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来展开。先是总  相似文献   

7.
《琐忆》是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在历来的教学中,一般都采用二分法,将全文分为并列的两个部分,即依据文章开头引用的鲁迅先生的两句诗,将文中写的七次谈话中的前四次作为一部分,对应着“俯着甘为孺子牛”,后三次作为一部分,对应着“横眉冷对千夫指”。这样划分似乎也合情合理,顺理成章,但如果深入探讨一下,又不能不让人产生一些疑问: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唐锼《琐忆》两个问题:一、《琐忆》结构是否紊乱;二、《琐忆》所记七次谈话内容该如何概括。  相似文献   

9.
《琐忆》(人教社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一册)一文,寓丰富的感情于平实的叙述,语言畅达、情文并茂,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保留篇目。但文中也有一些小毛病,斗胆指陈如下:1.标点方面①“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气大,爱骂人,如何睚眦必报……”从“如何……如何……如何……”句式看,“如何脾气大”和“爱骂人”之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②“‘唔,有这回事,’鲁迅先生说。”后一个逗号应作句号。③“‘真个姓唐,’我说。”句中逗号应作句号。2.词语方面①“正当想见而又不敢去见的时候,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却不期…  相似文献   

10.
我没受过完整的中学教育,但因为我的哥哥大我五年,我的姐姐大我六年,我读小学的时候,他们正读中学,他们在中学有六册《初中国文》、六册《高中国文》,寒暑假新书一发下来,在他们是预习,在我就成了新的课外读物。  相似文献   

11.
《琐忆》采取欲扬先抑的写法,以极强的艺术对比,调动了读者的审美情感。作者写他与鲁迅先生不曾相识时,用了不少笔墨叙述关于先生的种种议论和由此而产生的“想见又不敢去见”的心情,他写道:“当我还不曾和他相识的时候,时常听到有人议论他:‘鲁迅多疑。’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气大,爱骂人,如何睚眦必报,总之,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于是我相信了,不  相似文献   

12.
【审题】文题为“琐忆” ,“忆”则表明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记叙文 ,所写的都是过去的人和事 ,“琐”则表明所记的是“小事” ,且不只一件。“琐忆”一文则是通过所忆的几件小事来全面地表现一个人或表达一个中心。【构思】本文作为复杂的记叙文 ,可以记人为主 ,也可以记事为主 ,无论写人叙事 ,都要以记叙描写为主 ,适当地进行抒情、议论。议 ,要结合具体人、事而议 ,情 ,要是真挚之情 ,不可泛泛而议 ,也不可矫情 ,这是本文的难点之一 ;难点之二是 :无论写人叙事 ,都要围绕中心展开 (中心即是文章的“纲”)。做到“琐而有纲 ,琐而有序”。基…  相似文献   

13.
14.
曹银根 《语文知识》2000,(12):40-43
唐弢先生的《琐忆》是篇忆往怀人的佳作。写作上,它琐而有序,琐而有纲,又能以小见大;内容上,通过“琐忆”,形象而风趣地再现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因此,新教材高中第一册将它作为典范的记叙文而收录之。对于这篇文章的选材,各种教学参考书一致认为,是唐弢先生将自己与鲁迅的交往情况作题材的,换言之,文中所忆之事,都是  相似文献   

15.
<正> 《琐忆》是唐弢先生1961年写的纪念鲁迅的文章。此文从80年代初直至今日,多年来被收入高中语文教材作为传统课文,所以影响不算小。《琐忆》一文开头,引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纲总摄全文七个材料,分“憎恨敌人”、“爱护青年”两个侧面进行阐发,读者从文中所感知的信息,似乎《琐忆》材料全都是作者与鲁迅直接交往时的“回忆”,而高中教材也都将文中材料说成是鲁迅与作者的“七次谈话”。然而,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6.
阅读唐弢的《琐忆》,要求着重学习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把许多零碎事情组织成一个严谨的整体结构;怎样以记叙为主、在记叙中结合议论和抒情以表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把课文看一遍后,做下面几个小练习。一、词语解释:1、内疚( )  相似文献   

17.
《琐忆》“琐而有序”,并不是新鲜话题,但如何“琐”,如何“有序”,却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如何做到“有序”,认识更不一致。研究本文如何“琐而有序”,对学生阅读与写作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琐忆》是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唐弢写的一篇回忆鲁迅的散文。唐弢,1913年出生于浙江镇海县畈地唐(现属宁波市)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境清贫,勉强读书到初中二年级就辍学了。为生计所迫,十六岁考入上海邮局当邮务佐。1930年参加进步读书会,并在地下党领导下搞工人运动的宣传工作,同时学习写作。1933年开始向《申报》副刊《自由谈》投稿,其中《新脸谱》一文被叭儿们误认为是鲁迅写  相似文献   

19.
一、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众口铄(shu6)金 光芒闪烁(shu6) 睚眦(z1)必报 龇(z1)牙咧嘴 B.唐俟(s1) 涯涣(s1) 、溥(p0)仪 敷(p0)陈 c.谚(r CI)子牛 耳濡(rI=I)目染 情蝼(zh u1)不安 妄加揣(chu6i)测 D.虫豸(zhl) 一丘之貉(zhl) 梦魇(y芒In) 餍(y白n)足 二、选出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 ①不期而遇(多如坐春风 (④各毁销骨 ④莫名其妙 A.①约定(多沐浴 ③诽谤 ④说出 B.①日期 ②驾驭 ③诽谤 ④说出 c.①日期 ②驾驭.③毁灭 ④命名 D.①约定 ②沐浴 ③毁灭 ④命名 三、下列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同学…  相似文献   

20.
琐忆     
记得我与他第一次见面,是在小学五年级开学的时候。开学典礼过后,老师领来了他:“马肃志同学从今天开始在咱们班就读。”他咧开了大嘴,下意识地用手摸着后脑勺,冲着我们傻笑。我们先是一怔,紧接着以哄堂大笑结束了这短暂的首次会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