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知您是否和我一样,小时候最敬佩的人就是老师.记得在儿时的游戏中我经常常扮演教师的角色,用煤渣在“小黑板”上胡乱涂鸦,就是这份憧憬,引我登上了神圣的讲台,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就是这份向往,当我第一次走进课堂,当我第一次以班主任的身份与学生见面时,我是多么地自豪。  相似文献   

2.
王红艳 《山东教育》2008,(12):58-59
童年时代,我最敬佩的人是老师,记得最牢的一句话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是人民教师崇高的劳动!就是这份激情,这份执著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使我的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于是,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我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相似文献   

3.
<正>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带着一群孩子,教他们自己喜欢的儿歌、数字之类的东西,有意思的是还让人家叫自己"老师"。那时哪能体会到老师的真正含义呢?岁月匆匆,我成大人了,没想到竟然真的做了一名人民教师,这时候才真正体会到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并不简单。俗话说得好:"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当桌上永远是改不完的作业,当身边永远是不懂事的孩子,当手头永远是做不完的事情时,我也曾困惑过,也曾犹豫过,甚至想到  相似文献   

4.
夏昆 《师道》2010,(7):80-82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当班主任,便教到了我执教5年以来最头疼的一个班,那两年的生活可以说是我教师生涯中最恐怖的噩梦——面对一群无心向学的学生,老师的任何教育和苦心都是无力的,我看到了一群被家长和老师放弃然后放弃自己的学生会是多么可怕,多么可悲。  相似文献   

5.
童年时代,我最敬佩的是教师。记得最牢的一句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是人民教师崇高的美德。就是这份执着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使我的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于是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相似文献   

6.
微笑每一天     
当刚刚踏上三尺讲台时,第一次面对那一双双纯洁的眼睛,一张张天真的面孔,我们感到由衷地喜悦,也深感身上的重任。我们每写的一个字,每说的一句话,都可能在这些稚嫩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印记。俗话说得好: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  相似文献   

7.
童年时代,我最敬佩的人是母亲,因为母亲是一名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是母亲一生全部的工作,这是人民教师崇高的劳动!就是这份激情,这份执着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使我的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于是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我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学需练基本功。刚走上讲台时,我和所有初为人师的年轻人一样,紧张、拘谨,板书不流畅,教学语言不生动,课上学生的反映总是不尽人意。为此我伤透了脑筋,开始寻找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于是,天生不服输的我下决心从一点一滴做起,苦练教学基本功。为了练习板书,我买来字帖,每天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三笔字。办公室、教室里,时常留下我勤学苦练的身影。为了改进教学语言,我常常用录音机把所讲的课录下来,然后反复播放,矫正语句、语气和语调,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同时,长年订阅《湖南教育》《演讲与口才》《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等杂志,从学校借来特级老师讲课的录音带和录像带,有空就听、就看,认真研究名家驾驭课堂、从容施教的语言艺术。此外,我还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鞠萍、董浩等全国著名的少儿节目主持人主持的节目,观察他们与孩子交流的一招一式,一...  相似文献   

8.
微笑每一天     
当刚刚踏上三尺讲台时,第一次面对那一双双纯洁的眼睛,一张张天真的面孔,我们感到由衷地喜悦,也深感身上的重任.我们每写的一个字,每说的一句话,都可能在这些稚嫩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印记.俗话说得好: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校舍陈旧,学生可能因课本费、学杂费交不起而缀学……教师们、校长们将不多的工资为这些特困生垫付,这样的事例常见于报端,那时我们真感到茫然和困惑.  相似文献   

9.
刘学文 《师道》2013,(3):48-48
曾因"误入"师专大门而意志消沉,然而走上讲台的时候我是欢欣的,满怀憧憬和不安。虽然毕业实习时指导老师的一句"你适合当教师"使我愤愤不平,但到了师专毕业的时候,我全面客观地评估过自己:依我的情况,我确实适合当教师。面对从学生到老师——人生中角色的第一次重大转变,我充满自豪又有点不自信。然而,"少年不知愁滋味",从走进工作单位的第一天起,我就觉得一切都充满着脉脉的温情——领导和蔼,同事热  相似文献   

10.
初为人师     
当我面对讲台下50多双闪烁、明亮、睿智的眼睛时,我的周身热血急剧地流淌,手心一个劲儿地泌出热汗。我记得自己在黑板上写“第一课”三个字的时候,手就有些颤抖,似乎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被老师叫上讲台,作演板一样地忐忑不安。我内心不停地告诫自己:“今天是当老师,不是当学生;初为人师,要镇定自若,不要让学生们看出‘破绽’,”啊,初为人师  相似文献   

11.
微笑每一天     
当刚刚踏上三尺讲台时,第一次面对那一双双纯洁的眼睛,一张张天真的面孔,我们感到由衷地喜悦,也深感身上的重任。我们每写的一个字,每说的一句话,都可能在这些稚嫩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印记。俗话说得好: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校舍陈旧,学生可能因课本费、学杂费交不起而缀学……教师们、校长们将不多的工资为这些特困生垫付,这样的事例常见于报端,那时我们真感到茫然和困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真实教学情境:自然生成,快乐建构这里记录的是2004年2月4日,开学第一天,笔者到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随堂听的课。教师上的是三年级习作课:场面片段描写。师:同学们,新年好。生:老师新年好。师:大家别忙坐下,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要送给大家一个礼物。(生兴奋地猜测)师:(慢慢从身后拿出奖状,轻轻展开)猜猜,这是什么?师:奖状,我们班被评为优秀班级了。生:耶。(抑制不住喜悦)师: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庆祝一下。(生愣了愣,随即在原地欢呼、跳跃)师:你们还可以下位,将这份喜悦与你的好朋友分享。(课堂气氛热烈),上送这友师:想不想再回忆一下刚…  相似文献   

13.
<正>有人说,人生是一条走向终点的路,一路风景才是真正的人生。我在教育的旅途上已奔走了将近三十年,一路上风景无数,然而,柳暗花明之后,存留在心间的人生景观还是那三两点。报考师范专业是我的人生转折点。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境十分贫寒,跳出"农门"是那个年代农村孩子的第一选择。虽然从小就自卑内向的我,并不认为自己具备当老师的资质。但是三年的丹阳师  相似文献   

14.
存在主义之父丹麦哲学家克尔郭凯尔将人生境界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审美阶段,二是道德阶段,三是宗教阶段。我想为师之道与为人之道其实是一样的。想当老师的念头萌发于中学时代。1961年,我出生在北京顺义农村。1975年,在顺义的一所中学读书。每天放学看到老师手里端着喷香的饭菜,就浮想联翩,长大能当教师多好呀:既不用风吹日晒  相似文献   

15.
【正】存在主义之父丹麦哲学家克尔郭凯尔将人生境界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审美阶段,二是道德阶段,三是宗教阶段。我想为师之道与为人之道其实是一样的。想当老师的念头萌发于中学时代。1961年,我出生在北京顺义农村。1975年,在顺义的一所中学读书。每天放学看到老师手里端着喷香的饭菜,就浮想联翩,长大能当教师多好呀:既不用风吹日晒  相似文献   

16.
童年时代,我最敬佩的人是老师,记得最牢的一句话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是人民教师崇高的劳动!就是这份激情,这份执著给了我无  相似文献   

17.
老师,这是一个多么神圣的职业。我从小就羡慕老师这一职业,所以我长大了一定要当一名人民教师。假如我是老师,我首先要和学生搞好关系。上第一节课时,我要把自己的名字、爱好、性格等等都一一向学生介绍清楚,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然后再开始慢慢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8.
正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马修老师在自己人生低谷中从事了一份"池塘之底"的教师工作,当面对那些被抛弃、被放弃的孩子时,他坚持自己的教育观念,给孩子们灰暗的人生增添了一抹彩色。马修老师对学生的不抛弃、不放弃,让他的学生拥有了辉煌的人生。不抛弃、不放弃,不仅是对那些"放牛班"的孩子们说的,对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不抛弃、不放弃。我认为,一个集体首先要有灵魂,要有精神,要有凝聚力,要有方向,所以我做的第一点就是教导孩子  相似文献   

19.
最难忘初为人师李春扬当老师已经一年了。去年秋,我因高考落榜待业在家,借了父亲也是老师的光,顶替一位辞职下海者才成了一名小学代课教师。记得上班第一天,凑巧赶上9月10日──教师节,本来落榜后我的情绪就非常低沉,且又明白当老师也是临时“糊弄”一阵子,所以...  相似文献   

20.
恩师·慈母     
每次面对着张卫琦老师的照片,我的心情都无法平静。不是因为她是省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更不是因为她曾经居市重点小学业务校长职位,只是因为已经退居二线的她曾经并且现在仍旧在给予着我教学上的指引和生活上的关爱。张老师不是我学生时代的老师,她是我教学上的指导老师。认识她时,我刚满20岁,正经历着人生中的第一次“沉重打击”。中师一毕业就分到教育局工作的我,突然被“下放”到小学当一名普通的教师。当时,接待我的就是这所学校的教导主任、年届50岁的张老师。那时候,我对这件事想不通,又担心一天讲台没站过的自己搞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