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电化学方法首次在导电基体玻碳电极上制备出了钼酸银薄膜饰电极,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发现该电极在硫酸溶液中进行伏安扫描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研究了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茜素红配合物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的电催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方法首次在导电基体玻碳电极上制备出了茜素红-铜活性化合物薄膜修饰电极,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发现该电极在硫酸溶液中进行伏安扫描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具有很好的电催化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谷氨酸在玻碳电极表面上电化学聚合的条件及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发现在0.0V-1.9V范围内,以10mV的扫描速度循环扫描10圈制备Glu/GCE电极效果最好,并且Glu/GCE电极在强酸性环境中对Fe(CN)63-探针离子的阻滞行为较弱.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谷氨酸在玻碳电极表面上电化学聚合的条件及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发现在0.0V-1.9V范围内,以10mV的扫描速度循环扫描10圈制备Glu/GCE电极效果最好,并且Glu/GCE电极在强酸性环境中对Fe(CN)63-探针离子的阻滞行为较弱.  相似文献   

5.
中学化学中电化学分为原电池和电解两大部分。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在于电极方程式的书写,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既是中学电化学的难点,又是重点。只有掌握了电极方程式的一般书写规律,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电化学是高考必考的重点内容,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既是复习的重点,又是学生的难点。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中轻松掌握电极反应式书写?在此将电化学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了联系,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缺项方程式的配平进行了综合,这样,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就变成了氧化还原反应缺项的配平。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酸性溶液中亚硝酸根在玻碳电极上电化学还原是由前置化学步骤控制(CE)的电化学反应,对此反应机理,可以使用碳纳米管粉末微电极增大电极表面而加快亚硝酸根的电化学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8.
以膜转移技术在铟掺杂氧化锡(ITO)导电玻璃电极表面构建聚苯乙烯微球有序排列结构,并以电极表面有序排列的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电极表面构筑了有序的氧化钨微球腔阵列,进一步在氧化钨球腔内电化学沉积聚苯胺,在ITO电极表面形成氧化钨/聚苯胺复合修饰层.在1mol/LH2SO4溶液中,复合电极表现出良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特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了线性扫描伏安法 (LSV) ,循环伏安法 (CV) ,双电位阶跃计时库仑法 (CC)等多种现代电化学方法并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研究了短杆菌素 (TYN)在不同的 pH缓冲溶液中 ,于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和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TYN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该不可逆过程中质子转移数与电子转移数相等。TYN本身在玻碳电极上吸附性不强 ,其电化学氧化反应基本上以扩散控制为主 ,而其电极反应产物不具有电化学活性 ,能强烈吸附于玻碳电极表面 ,从而阻碍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电化学研究方法中循环伏安法实验技术的原理及在电极反应性质、定量分析、电极制备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构成原电池的众多电极中,铝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电极,它时而充当负极,时而又充当正极,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让人捉摸不透。为了揭开铝电极的神秘面纱,让我们来做一组实验吧!  相似文献   

12.
电化学学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成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拦路虎,掌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则与策略是学好电化学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对近年高考原题的研究,提出了书写电极反应式的原则和策略实践证明,掌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策略可以较轻松地解决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这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13.
在自制的碳纤维电极上,研究了碳纤维电极性能和对氯苯酚(p-CP)的电化学行为,考察了扫速、pH值以及浓度对p-CP在碳纤维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CP在碳纤维电极上有灵敏的电化学响应,其电极氧化还原行为受吸附过程控制,p-CP在1 mol.L-1硫酸底液中,其氧化峰电流与对氯苯酚浓度在5×10-5~10-3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9981),检出限为1×10-6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3.3%(n=10)。  相似文献   

14.
分析近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电化学知识为每年的必考内容。高考中主要考查电化学基础知识,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选择题中主要考查原电池以及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如电极及电极产物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正误判断、电子或离子的迁移方向等;非选择题中主要考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化学计算、电池的设计、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等。  相似文献   

15.
<正> 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电化学系统的参量(如电流、电位、浓度分布、电极表面状态等)变化甚微,基本上可以认为不变,这种状态就可以称为电化学稳态。相反,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一定时间内各种电化学参量改变显著,这时系统便处于暂态。显然,稳态和暂态之间并无绝对的界线,只是相比较而言,因为电化学参量的变化显著与否,一方面决定于时间的长短,另一方面决定于测量手段和测量仪器的灵敏度。由于稳态系统的电流,电极电位,电极表面相电极界面区浓度分布等不变,使得电极的双电层充电电流为零,由吸(脱)附引起  相似文献   

16.
《大连大学学报》2017,(6):55-60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玛卡中腺嘌呤在邻苯二胺/β-环糊精/银-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依次用邻苯二胺、β-环糊精、银-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结果发现用银离子浓度为0.1 mg/m L,碳纳米管7 mg修饰过的电极催化效果最好。使用该修饰电极考察了腺嘌呤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在p H=7的PBS缓冲液中,腺嘌呤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较好,产生明显的氧化峰。该氧化峰电流与腺嘌呤在浓度为0.2 mg/m L到1.0 m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依此建立了玛卡中腺嘌呤含量的测定法。该方法灵敏、简便、重现性比较好,应用此方法能够准确的测定玛卡中腺嘌呤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以In2O3-SnO2石英光透电极为研究电极,采用薄层光谱电化学方法,测定了铁氰化钾体系在不同电位下的光谱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循环伏安与方波伏安电化学方法,在1073 K,SmF_3-LiF-Sm_2O_3熔盐体系中对Sm(Ⅲ)在钨电极与镍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钨电极上电化学测试仅能观察到Sm(3+)/Sm(3+)/Sm(2+)氧化还原反应信号,其反应为准可逆反应且扩散系数为2.0×10(2+)氧化还原反应信号,其反应为准可逆反应且扩散系数为2.0×10(-4)cm(-4)cm2·s2·s(-1).与惰性钨电极上电化学测定相比,Ni电极上新增一对氧化还原信号,对应为镍钐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溶解.  相似文献   

19.
<正>电化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是一种基于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合理利用电化学相关知识,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下面就介绍电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作用。一、电化学电池电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获取电能的方式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电等多种方式,其中,利用化学反应创造电能的方式为便携式充放电电池的研发创造了可能。电化学电池的原理较为简单,它是在电解液中插入两个电极板,利用电极  相似文献   

20.
孔令珍 《高中数理化》2014,(13):102-102
电化学是历年高考的命题热点,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不仅仅是高考的直接考查点,同时在分析电化学试题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化学的核心其实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因此,对有关氧化还原的概念必须有着清晰的认识.下面,我们就以高考试题来看一下如何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